身份证号码:31022919901221XXXX;上海金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基于事前、事中、事后阶段针对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大体分析,围绕健全跟踪审计制度体系、明确跟踪审计查证重点、布设现场跟踪审计停审点、强化审计工作队伍建设四个层面,探讨了落实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具体控制方法,以期为工程造价控制与审计执行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全过程控制
引言: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是基于现代审计方法,针对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与竣工结算阶段涉及到的各项固定资产与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致力于维护工程各参建方的合法权益,提升对工程造价的管控水平,并且保障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实现降本增效目标、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1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分析
1.1事前准备阶段
事前跟踪审计主要发生于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在此阶段的审计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事中、事后阶段的审计效率与项目整体审计质量。首先应从立项环节入手,针对相关职能部门出具的立项报告进行审计,联合项目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到施工现场勘查工作中,根据收集到的现场勘查结果为施工方案的审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其次应从招标决策环节入手,基于“双编双审”模式实现对招标控制价、清单完整性与具体内容的审核,要求审计人员针对招标过程实行监督、对不合理单价提出质疑。同时,需在项目投资决策环节针对可行性报告、资金筹措方案进行严格审计,围绕相关单位资质、审核程序、报告内容等层面审查其是否符合标准,注重针对报告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进行审查,完成对项目资金来源、自筹资金量的审计,并且针对项目建议书、项目评估报告、批准文件等进行逐一核对。最后从合同签订环节入手,应完善合同会签制度的建设、制定标准化合同示范文本,落实对合同价款结算、工程变更计价等方式的审查[1]。
1.2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跟踪审计主要围绕项目整体施工过程展开,要求审计部门严格落实对施工现场情况、成本投入与实施进展、施工进度、施工方案变更等要素的审查控制,严禁施工单位出现违法分包行为,为工程建设质量与造价成本管控提供保障。具体来说,首先应针对施工材料、成本价格进行审查,督促管理部门及时认质认价,降低审计风险;其次需落实对关键部位、隐蔽工程的审计工作,注重针对施工材料规格质量、施工图纸内容、工艺技术标准进行跟踪审计,并选取现场核实工程量、留存照片等方式保留结算环节的证据资料;最后还应做好对工程变更、签证问题的严格审计,综合考察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资料进行变更、签证问题的审查核对,避免出现虚报工程量、过失签证等问题。
1.3事后跟踪阶段
事后跟踪审计指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执行审计工作,审计部门需针对工程量堆积、票实不符等问题进行严厉打击,落实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收尾工作。具体来说,首先要求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竣工验收环节,依据合同要求针对施工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其次应做好竣工结算资料的审查,针对结算资料的完整性、有无签字或盖章等进行核对,并加盖审计专用章;再次应做好工程量的现场测量,确保管理方、施工方同时在场,经由三方签字确认后方可证明测量结果符合验收要求;最后还应做好审核结算工作,注重核对工程量有无重算、漏算、多算问题,施工材料与价格是否匹配、有无以次充好问题,定额有无重套、高套问题,并做好取费标准的审核把关,保障跟踪审计质量。
2落实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具体控制方法探讨
2.1健全跟踪审计制度体系
为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应从制度规范层面入手推动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的建设,为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提供约束与指导,借此降低审计的失误率,保障推动相关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应建立项目类型、项目过程全覆盖的跟踪审计制度体系,将不同资金来源的工程项目与不同项目类型均纳入到审计工作范畴之内,实现对工程项目立项审查、勘察设计、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环节有关造价活动的全面审计管理,建立集招标、财务等管理部门于一体的部门联动机制,依托部门合力把好工程造价控制关。另一方面,应细化具体审计制度的编制工作,基于岗位责任制细化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能与内容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现场施工内容完成全过程跟踪审计奖惩制度的编制,引导审计人员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履行职能要求,保障审计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抑制违法违规行为、审计工作失误等现象的发生。
2.2明确跟踪审计查证重点
通常工程造价管理在降低项目成本、提升工程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提高工程造价合理性、发掘项目资金使用价值的重要方法,为工程质量与效益创设双重保障。为保障实现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有效控制,要求审计部门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做好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分析,维护建设方、施工方等多元主体的合法利益,提升跟踪审计执行效果。审计人员应明确跟踪审计工作重点,运用跟踪审计查证法实现对关键环节、重点内容的有效管控。具体来说,其一是整合工程造价信息,及时查明、解决其中包含的突出问题,并给予建设单位有效建议,保障提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其二是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审计变更、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签证问题进行及时测算,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把控,践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目标;其三是做好对隐蔽工程等工程细节部分成本消耗情况的跟踪记录,实现对工程建设效益、资金利用率的有效保障[2]。
2.3布设现场跟踪审计停审点
为确保提升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管控水平,应以施工现场作为切入点,结合施工内容与审计要求完善施工现场跟踪审计停审点的布设,借此实现对施工现场作业情况的有效监督,更好地保障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覆盖范围与实效性。在跟踪审计停审点设置上应把握以下三项要点:其一是停审点设置位置,应明确施工现场各工序环节与流程衔接点,围绕相邻两道工序间进行停审点的设计,借此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减少成本消耗造成的损失;其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严格要求,确保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最新的审计工作方法,明确工程计量的预算标准与方式,综合考察不同施工环节、完善审核与筛选,确定具体的跟踪审计停审关键点,实现对关键部位、隐蔽环节的重点把控;其三是加强对审查重点内容的记录,包括施工现场会议、工程检验等内容,保障针对审计内容、相关文件做好详细记录,为后续验收环节提供参考依据。
2.4强化审计工作队伍建设
2.4.1明确审计职能要求
一方面,应确保审计人员明确自身职能要求,在针对施工方等主体工程费用审查的基础上,需针对各参建方的权责履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围绕前期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环节落实严格审计管控,确保及时向施工方提出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建议,为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效率的提升创设保障。同时,审计人员应严格依据合同约定履行自身职能,结合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实现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另一方面,要求跟踪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到施工现场不同生产环节,与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现场会议、了解项目进展,并做好审计宣传工作,争取到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在施工现场管控阶段,要求审计人员在隐蔽工程验收前做好现场检查与核实工作,综合收集市场信息进行材料价格、质量的核对,并且做好审计资料的留样保存;此外,还需做好工程变更数据、现场测量结果的收集、整理与存档,禁止随意更改、保留备份资料。
2.4.2加强建设进度把控
审计人员应确保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工程建设的同步开展,针对工程不同阶段的造价内容进行跟踪审计,保障与工程建设进度保持同步,并且细化审计人员的职责与分工,针对项目特殊环节执行后续针对性审核与监督,避免发生事后审计问题、降低审计风险。同时,还应推动审计工作常态化培训机制的建设,引导审计人员定期参与培训活动,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业务水平,保障审计人员熟练掌握全面审计法、标准图审计法、分组计算审计法、对比审计法、筛选审计法、重点抽查审计法等审计方法,配合绩效考核制度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发挥对审计人员的约束与激励作用,实现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化建设,更好地提升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水平[3]。
结论:通过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对工程项目投入资金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掘资金利用价值,推动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化建设,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合理把控跟踪审计重点、采取多重管控措施,实现工程造价审计的专业化建设,提升工程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兰芳.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跟踪审计[J].建材与装饰,2019,(25):155-156.
[2]杨小平.浅谈市政燃气工程的造价控制及跟踪审计[J].建筑与装饰,2018,(20):42.
[3]田江.探讨造价咨询单位建筑工程跟踪审计造价审核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1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