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2038119890209XXXX;江苏铸砼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百花齐放,各个建筑企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但是在机遇的背后,建筑企业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也是与企业经济效益相关最为密切的就是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的大小,不单会影响经济效益,如果风险过大甚至会使企业面临严重的危机。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现状和方法,希望对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引言: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长远利益,而如果忽视对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企业就会时时刻刻面临潜在的危机。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我国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现状,对于薄弱的环节进行研究,形成加强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新思路,为企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现状
1.投标报价与实际价格不符
现如今,虽然我国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仍然不到位,投标报价不够准确。除此之外,许多建筑单位并没有以一种足够重视的态度来对待工程造价管理,这一点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在进行投标报价之前,建筑企业中的报价人员并不能做到对建筑工程进行充分地了解,对很多细节的支出认识不足,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实际的支出远远超出投标价格,轻则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给企业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完成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合同条款表达不精确,造成歧义
我国的建筑企业目前对合同的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由于合同漏洞而遭遇公司破产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如果要降低建筑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就一定要重视合同条款的表述。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合同上的大小条款进行仔细阅读,尤其是细小的条款,因为一旦这些问题被忽略,就会产生很多未知的开支,这会给企业的造价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损害企业的各方面利益。
3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缺失
若要对企业进行良好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在施工前加以注意,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提高重视程度。所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而目前我国的许多建筑企业都没有专业的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导致施工材料的利用率不高、建筑质量差或者实际施工与计划不符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很多现场的支出被忽略,导致实际消耗与投标报价的金额有一定的出入,使企业遭受利益损失。
4.对材料购买的管理不够严格
在材料的购买环节,许多建筑单位并没有形成一种有力的监督机制,材料的质量全都由购买者把控,缺少第三方的监督。一些材料购买人员在购买时故意选用低价、劣质材料,从而在其中赚取回扣。还有些材料购买人员在向公司报价之前虚假提高材料的真实价格,这些都导致实际建筑成本与招标价格有所出入。这种对材料购买者管理的缺失增大了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的风险,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二、完善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根据具体国情开展担保业务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企业自身来降低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但是为了进一步保证企业的安全,我们就需要根据国情开展担保业务。担保业务是一种工程类保险,和我们的人身保险类似,他会在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进行赔付,这种业务在国外目前十分常见。开展担保业务后,建筑企业的利益就被进一步保护,对降低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有着重大意义。
2.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构来对企业的工作进行指导
在建筑企业的各个建筑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统一,容易造成造价评估的偏差,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专门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的部门在降低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情况下对建筑企业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这种专职人员的安排可以使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更为精细,并且可以将企业的造价风险降低到最小,尽可能避免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
3.在签订合同之前注意阅读细节条款
建筑企业在承接建筑工程之前,一定要对合同进行仔细的通读,尤其注意合同中的细节条款,如果与对方的理解有分歧,必须要与对方进行沟通直至意见统一。如果对合同的理解不准确或者忽视了合同内的某些细节条款,那么建筑单位的造价控制就会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也必须由自身承担。所以,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大小。
4.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管,将现场施工算入造价管理的范围内
建筑单位不能只是从理论上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也应该切实进入施工场地,对施工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监督:第一,要注意施工材料是否被浪费,如果发生这种问题要及时制止,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第二,要注意建筑工程是否是按照图纸如期进行,如果建筑工程与图纸有所出入,就会使实际造价和招标报价不一致,这样会使最终的建筑成果不符合建筑的初衷。所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并让造价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适当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5.建立材料选购监督机制
为了避免材料选购过程中贪污情况的出现,建筑企业应该建立起对材料选购的监督机制,避免建筑材料采购的任务长时间被分配给一名员工。在采购时,可以由监督机构的员工陪同购买,为建筑材料的价格和购买数量建立档案,避免贪腐情况的发生。只有我们避免了材料选购环节中的资金浪费,才能把企业的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认识到,我国目前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控环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若要实现建筑市场进一步的繁荣发展,我们就必须要认清自身的不足并且有的放矢、进行改进,通过开展担保业务、设立监督部门、严格建筑材料采买的价格控制等措施来规避建筑单位工程造价所面临的风险。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何黎萍.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J].河南建材,2017,(5):66-67.
[2]席志翔.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江西建材,2017,(1):268+274.
[3] 王冠,赵略成,孙琦.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浅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3):176-177.
[4] 陈加林.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建筑知识,2018,(5):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