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多年从事地铁车站建设咨询经验,分析了地铁地下车站的质量常见问题的根源,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为后续质量管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 车站 结构 质量通病 要点
国家大发展,地铁建设风起云涌,但地下车站的质量控制一直困扰参建单位,如何能够做好质量通病的防治问题日益突出。多种专著与论文关于质量通病的防治有关,对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预防作用,但仍有一些特殊质量质量通病,缺少相关指导建议,现针对标准地下两层车站的结构防水及主体结构质量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处理的防治进行补充。
一、施工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工人技术经验不足;
在钢筋加工及安装过程中缺少统一考虑,会造成一系列的钢筋配料不当,接头不能错台,长度的精度不够。
(二)钢筋半成品加工精度不足;
放样不合理、加工设备陈旧等会造成连接安装不准。
(三)工人对现场质量问题马虎;
由于地铁工程钢筋规格偏大,操作不够灵活,责任心不强,将造成绑扎、焊接问题频繁,产生较大质量隐患。
(四)工期紧以及底板急于完成;
地铁基坑开挖后,基坑变形大,为了尽快完成砼浇筑,往往会忽视质量细节。
(五)技术交底未能充分考虑现场难度。
技术交底缺少节点处理措施,对交叉部分钢筋下料和安放顺序缺少通盘考虑。
二、设计方面问题分析;
(一)施工缝设置不合理;
纵向施工缝,设计往往只考虑最早版的设理念,在腋角上30cm,造成止水带安装与腋角斜向钢筋冲突。
(二)钢支撑设置不合理;
钢支撑的设置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施工,钢支撑与梁柱的关系,造成预留钢筋难以实现。
(三)梁柱钢筋设计只考虑规范,未考虑实施操作;
立柱与交叉梁节点钢筋难布设,梁端钢筋锚固筋无法安放。
(四)设计未明确各施工段预埋件的清单;
由于预埋件涉及多个专业以及施工工法需要,设计未给出预埋件及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清单。
三、工序转换及协调方面的问题分析;
1、主体结构施工前围护结构未进行验收,且缺陷未处理到位,仍有渗漏、鼓包、露筋、结构侵欠等等情况,;
2、支撑拆除过程中未做好既有钢筋砼半成品的保护;
四、规范标准方面问题分析;
对于钢筋绑扎、接头位置、保护层的精度以及接驳器针对规范实施困难。
五、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常见问题:
1、下翻梁以及接地网施工造成承压水突涌;
分析原因:开挖前降水措施考虑不全,出现基底不能抵抗基底承压水。
处理建议:在降水方案充分考虑翻梁的开挖深度,如周边环境复杂,需设置备用降水井。
2、主体结构渗漏水;
分析原因:围护结构桩(墙)间渗漏水未在主体结构防水前完成堵漏;主体振捣不密实;施工冷缝。
处理建议:提前做围护结构的堵漏工作,做好砼振的工作,保持砼连续浇筑避免冷缝的出现;
3、车站端头井高低跨处施工缝无法按设计进行施工;
分析原因:因高低跨处钢支撑影响,无法按图设置施工缝。
处理建议:施工缝设在墙面范围内,避开高跨柱位置,预埋注浆管。;
4、交叉梁部位立柱钢筋无法按规范或图纸实现弯锚;
分析原因:设计院设计钢筋只考虑线型,规范锚固长度,但实际难以实现或造成砼不能通过。
处理建议:对主筋进行分组或分两层绑扎,预留充足砼浇筑和振捣空间。
5、上翻梁柱节点钢筋无法保护层与设计偏差较大;
分析原因:梁柱钢筋交叉部位不能理想按设计位置定位。
预防建议:因梁柱尺寸较大,保护层宜大不宜小,
6、基底出现勘察孔未封堵到位,致使承压水冒出;
分析原因:勘察单位未按规定对勘察孔进行封堵。
预防建议:基坑开挖前对基坑内的勘察孔封堵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必要时进行注浆处理,开挖至基底后仍无法封堵的,可设置引流管,待结构完成后再封堵。
7、主梁钢筋数量较密,振捣棒无法深入;
分析原因:主次梁交叉钢筋设计太密,立柱钢筋交叉。
预防建议:主筋分组设置,确保砼振捣密实。
8、止水带钢筋在梁部连续造成箍筋断开;
分析原因:止水带的宽度远大于梁部箍筋的间距,保证防水效果,确保止水带按设计安装。
预防建议:将箍筋分成两个小箍筋。
9、梁柱部位砼振捣不实,自由落差过大;
10、结构净空尺寸不足;
分析原因:支架刚度不足,水平弹性和塑性较大。
预防建议:加强水平支撑杆件,每侧预留25mm~35mm的富余宽度。
11、中板、顶板腋角下部变形较大;
分析原因:模板刚度不足,模板背楞构造不当。
预防建议:加强腋角的支撑刚度并在腋角处设置三角构造加强角部刚度。
12、底板腋角钢筋与施工缝止水带冲突,止水带无法施工;
分析原因:设计的施工缝位置与钢筋安装冲突。
预防建议:向上调整施工缝位置或与设计沟通将斜向钢筋在侧墙部分弯成水平,确保施工缝止水带的效果。
13、梁柱节点处箍筋无法全部布设;
分析原因:在逻辑要梁柱的钢筋无法全部按图施工。
预防建议:在图纸会审中提出,设计确认,保证断面大构件箍筋,部分设计院明确确保立柱的箍筋;或者采取“U”型开口箍安放。
14、预埋件遗漏;
分析原因:图纸预留多,疏忽遗漏。
预防建议:根据图纸整理清单,逐段验收。
15、出入口斜面砼难以施工;
分析原因:砼浇筑时斜面砼不稳定。
预防建议:减少砼出厂塌落度,分节安装快易收口网。
16、直螺纹机械连接丝头污染严重,接头质量不合格;
分析原因:缺少直螺纹丝头保护。
预防建议:及时安装保护套,加强螺纹的质量检查,及时更换车丝刀具。
17、施工缝端模板预留多造成漏浆较多;
分析原因:端部模板采用木模,钢筋孔洞漏浆严重。
预防建议:采用标准定制端模或采用快易收口网。
18、表面裂纹较多
分析原因: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
预防建议:采取表面养护膜或采取喷淋养护,立柱及侧墙浇筑时增加导流串桶,减少自由落差。
六、工程质量管理建议:
1、设计单位应充分考虑钢筋较密处钢筋的布置顺序以及处理方式、原则;对钢支撑的位置和做法进行优化,充分考虑现场的可行性。
2、施工单位应认真研究图纸,充分考虑钢筋安装的可靠性,加强技术交底。
3、加强过程细节管控,提前采取措施;
4、勘察单位认真做好勘察孔的封堵,尤其勘察孔的封堵。
5、严格工序管理,确保上道工序不遗留问题,否则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地铁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良好的工程质量应经得起时间考验,否则在运营期间维护成本将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