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建结构桩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项目水平,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的高低决定着整体建筑的施工效率和水平。本文从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施工常见技术入手,提出相应的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的优化方案,旨在为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的质量提升和优化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建设行业前进的步伐,建筑工程的建设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地基与桩基的建设品质,直接会作用于整个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安全,直接影响人们整体的生活品质,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适时加大桩基与地基基础技术应用监督的力度,严格按照作业的规范及技术标准进行建设,从而使整个建设工程的安全属性能够得以更好的体现,为居民的健康安全生活保驾护航。
2 桩基基础
桩基基础指的是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地基基础可能受限于土壤软硬程度等自然条件,坚硬度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从而导致无法承载一些规模庞大的高层建筑等,这是往往设计工作人员会采用桩基基础来改善这一情况。
3 桩基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3.1 桩倾斜
对于桩倾斜来说,指的是在桩基的建造过程中,受到石子或者坚硬物体的影响,使得打桩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产生了挤压效应,造成桩倾斜的情况。除此之外,在进行桩机安装过程中,如果出现位置不正的情况,则会导致桩夹与地面出现不垂直的情况,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桩倾斜的情况。在桩面存在斜度的影响下,整个的建筑也会产生偏斜,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了较大影响。
3.2 断桩
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断桩的发生几率较低,但是一旦出现,则表明施工环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断桩的产生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桩倾斜,除此之外,产生断桩的原因还有四方面。(1)在打桩的过程中,由于锤击次数过多,同时锤击过程中的力度较大,但是贯入的程度并不是很大,这就使得其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断桩的问题。(2)在进行起吊与运输的过程中,受到位置放置不当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吊点与支点,引发了断桩现象的产生。(3)在沉桩过程中,桩身过度扭曲,使得其在遇到比较硬的土层时,在锤击的情况下,产生了弯曲的情况。(4)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考虑桩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作业过程中存在不达标的情况,使得沉桩的深度不足,在较大的承载力压力下,产生了断桩现象。
4 建筑工程土建结构桩基施工技术质量优化措施
4.1 提高施工队伍素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单位要积极引入优秀的专业人才,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为团队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扩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养,组织相关的施工技术的培训项目,强化在职人员的培训和训练,激发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活力和创新热情,不断促使施工技术人员去突破土建结构桩基施工中的难点。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是现实的需要,不同的主体要在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中发挥相应作用,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不盲目追求短期效益,树立社会责任心。
4.2 桩基过程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的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做好工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反复查看相关的材料和文件资料。施工前进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找出会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通过分析有关数据了解其现场的结构情况。然后再根据高层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整体面积、地面情况等因素来决定修建临时的道路。高层建筑的桩基工程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在施工之前进行实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检查现场的每个方面,以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开展项目之前,需要对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施工项目的建设程序、管理方式、施工成本的预算、施工的进度以及人员的管理,培训的重点则是要按照制定的计划完成项目的施工。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创造满足施工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当专业人员分析有关施工问题时,应该给出他们专业性的建议,以此使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在施工之前,还需要确定整个项目的施工人数,并确保每位员工的技术过关,还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4.3 振动压桩技术的应用
振动压桩是当前建筑工程基础建设中经常会用到的形式,利用桩定加压振动设施将桩压入地土层之内。这种作业形式比较简单,整体工作效率较高,不但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同时也使建设的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但这种方式也有自身的缺陷,对于现场的作业环境具有较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土质较为松软的条件,利用固定的振动设施作为桩身的位置,利用共振的原理,使各层移动及桩身减小摩擦力。当桩体下入1m后,适当加大锤击的力度,扩大锤击的范围,直至达到设计的使用位置及要求。
4.4 静力法
静力法通常是通过外力将压降柱下沉,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度、加大地基稳固程度的效果。虽然这种地基加固技术在稳固性和安全性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效果,但是其仍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施工效率远不如地基加固技术、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等等。所以由此看来,这种地基加固技术在一些没有时间限制、不太着急的建筑施工中比较普遍被采用。
4.5 灌注桩施工技术
沉管浇灌桩和打孔浇灌桩是高楼里运用的十分多的一体化桩。打孔桩其实就是存放液体里的洞,而后以正确的用具把浮起的液体灌入洞中,不一样的灌注桩作业技术所运用的作业要求不一样。在作业时,需要依据详细的作业要求选用适当的灌注桩作业技术。灌桩的优点就是能够排除泥墙的作业,灌桩方式比较适合在作业地点开口。在特定的现实下,允许人工打孔。节约人工和金钱。打孔的方式的本钱就是运用螺丝打孔。灌桩通道的液体以下桩的技术有使用钢管变成孔洞。将钢材压到地里,钢材四周的地因为压力而贴合,让地下和桩的底部两者有了摩擦,让阻力增强。只要运用液体下通道有了孔洞以后,不能够运用粗的和长度太大的桩基,不过要用长度大概在20m左右的桩基。
5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场地土质较差的情况,需要采用建筑桩基施工技术,从而实现建筑物承受能力的提升,降低沉降所产生的危害。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当中,桩基施工技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尽管在整个建筑工程环节当中,桩基工程的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整个建筑工程埋下隐患。所以说,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必须要提升对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高效的桩基施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人们的居住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静,张波.刍议土建结构中的抗震加固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74+176.
[2] 闫栋.土建工程结构的桩基设计及抗震设计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5):43+49.
[3] 黄锦周.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与抗震设计探究[J].民营科技,2017(09):158.
[4] 田雨,孟超,王华良.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与抗震设计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111.
[5] 孙作新.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与抗震设计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