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建设,必将是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从装配式构件生产、施工过程模拟、建筑材料管理、碰撞检测等方面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的效率,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推广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0 引言
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可以提高装配式构件生产、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在利用BIM技术后可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并可以避免设计过程中的缺陷,同时可以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确保构件质量,保证装配建筑工程施工可以顺利进行,提升整体管理效果。
1 分析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工程
1.1 分析BIM技术 从二十世纪开始BIM技术就被应用到建筑行业,不仅得到了良好的建设效果同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BIM技术中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模拟系统并充分的发挥出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作用。装配式建筑中利用BIM技术后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并可以对传统的施工方法进行创新。装配式建筑工程中主要利用了BIM技术中的三维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施工结构模型,形成施工管理一体化,以此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后可以有效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可以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可以利用BIM技术中的可视化、模拟性及调节性提升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1.2 分析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的特点,其所使用的建筑构件是在工厂中制作完成后再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在完成整体安装工作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装配式建筑类型主要有板材、砌块及盒式,在对工程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后合理的选择建筑类型,确保其满足工程需要。装配式建筑施工前应先在工厂中对所用的构件及原材料进行预制,这样会缩短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周期,也降低了整体施工难度,同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对构件的型号等进行调整,实现施工模组化。装配式建筑将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进行了有效的结合,现代化水平较高,因此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有以下特征:
第一,装备式建筑和传统建筑相比,有着更多的优势,在建筑过程中,传统建筑材料随意摆放、噪音污染大、资源浪费,但装配式建筑有着噪音污染小、材料浪费少等优势。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建筑物包括传统建筑无法模拟的优势;第二,装配式建筑也存在着不足,容易受到运输途径和生产效率的约束,同时在施工中,也会由于装配人员的操作失误,从而导致工作人员在安装时会有碰缺或错漏的情况出现,导致建筑效果不符合标准;第三,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能够有效的协调好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对于优化项目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2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 施工准备工作不足 目前,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施工准备工作中不足的情况比较常见。首先,施工企业并没有重视到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给整体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其次,装配式建筑正式开工前没有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程无法顺利开展。最后,由于施工企业没有良好的预见性所以当遇到问题时无法进行及时的解决,给施工进度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2.2 无法保证构件质量 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与构件的生产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来看构件质量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施工企业未对构件生产质量进行控制;构件质量检测及后期保养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2.3 管理工作力度较弱 装配式建筑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的强化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其整体建设质量。但是,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管理力度相对较弱,未对整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给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3.1 可视化技术的应用 ①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由于装配式建筑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所以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这样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通常采用人工监控方式,无法将人机联系到一起,计算机技术在长期应用后已经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可以实现可视化。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可以在可视化环境中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监管,以此来提升工程施工整体进度及质量,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可见利用BIM技术中的可视化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更好的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②利用BIM技术实施虚拟施工。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模拟,在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为了保证设计的准确性会不断的对设计内容进行更改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对设计图纸中的不足进行完善,有效的避免漏洞,以此来保证整体工程的设计水平,但是这个过程相对繁琐,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但设计却无法真正满足这些要求,设计人员无法对施工过程中现场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估,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但是,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虚拟化来对比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估,从而提升设计的合理性。利用虚拟施工设计人员可以对工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模拟,并计算出构件的用量及资金,可以提升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在应用BIM技术后可以有效的降低设计过程中的出错率并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模拟,提前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缺陷,通过有效的设计工作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整体建设质量。
3.2 施工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①进度管理。目前,信息传递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工程项目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纸张的方式来处理所得到的信息,不同的构件所涉及到的信息、图纸等较多,这样给查找带来困难,无法提升工作效率,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但是在使用BIM技术后,利用BIM技术可以构建模型形成完整的信息集成平台,并将数据进行立体化、科学化的管理,为信息收集、存储及传输提供便利,使进度管理更加直观,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从而提升了进度管理的水平。
②成本管理。可以说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可以对所使用的每一个构件进行编码处理,为后期的查找及使用工作提供便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监管水平也可以通过此对成本进行计算,同时可以对与工程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与分析并对后期所需费用进行合理的预算,其中包括不同部分的费用计算。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设计标准、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等,在构建BIM模型后可以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各项功能,装配式建筑的性质都会通过模型展示到系统中。从项目實施方面来看可以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计划、管理制度等,提升成本管理的水平。
③质量管理。在使用BIM技术后可以将施工标准与结构模型进行综合,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起完整的数据结构,在对各构件的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后可以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同时可以实现对各构件的质量管理,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装配式建筑利用BIM技术进行质量管理时可以对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然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便利,从而提升质量管理效率。
4 提高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水平的主要策略
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要想得到良好的建设效果,应不断的提升其应用水平,并对应用策略进行综合考虑。主要的策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考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控制计划,有效的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弊端,提升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水平,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其潜在特性及应用价值。第二,做好技术优化工作。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要想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水平,应不断加强BIM技术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管理效率。从技术角度来看,装配式建筑企业利用IFC技术对装配式构件进行编码,这样每个装配式构件的ID编码都具有唯一性;装配式建筑企业将BIM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后可以对工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以此来提升数据信息的应用效率。第三,对组织工作进行完善。装配式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将相关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并构建起统一的、标准的工程管理组织;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质量监督管理小组,进而提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组织能力;施工企业还应强化人员的思想管理,以此来提高BIM技术的应用意识。施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BIM技术来对工程进行远程监控,实现对工程的动态化管理。第四,与实际工程中的变化形势进行结合,强化BIM技术的应用力度,同时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利用,利用BIM技术给予装配式建筑更多的支持,以此来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可以更好的丰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手段;强化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效果的评估并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人员配置机制等,以此达到此项技术的应用目标。在应用BIM技术后可以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内容进行细化并可以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同时,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等可以通过实践正确认识BIM技术的价值,并与施工材料及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提升装配式建筑整体应用水平。
5 BIM技术的工程应用案例分析及BIM技术的应用
5.1 工程基本数据
西安市赛格国际购物中心停车场位于小寨十字东北角赛格购物中心七楼和八楼,七楼为室内停车场,八楼为顶楼停车场。赛格国际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20万平方米,六楼以下主要为商业楼层。在停车场项目的修建中主要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形式,从以往工程结构图纸的应用上以PC构建进行组合,使PC模具在(5-13)×(A-G)轴线区间内,创建不低于一层的平面结构,对不高于16层的平面结构实施PC构件分解;轴线区间(2-6)×(A-G)以内创建不低于1层的平面结构,不高于9层的平面结构实施PC构件分解。
5.2 通过模型比对实施碰撞检验
进行模型或空间结构模拟、比对时,需要创建三维土建结构、三维钢筋结构以及相关构建模型等,其次通过设置模型颜色进行区分以及坐标系进行定位等,确保模型数据与实际工程数据具有可比性[4]。通过数据模型之间的碰撞实验,检测PC构建的整体性和管线结构的设计合理性等,进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结构优化,避免出现数据不对称的情况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效率。BIM技术在应用上可以拓展以往的PC构件比对模式,使其更为直观、便捷,通过结构比对以及构件碰撞等方式,可及时对预留洞和预埋件的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以改善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施工效率。
5.3 吊装施工中的应用
在PC构件的拆分以及模型比对的基础上,为PC构件的制作与应用提供必要的施工数据。施工构件在吊装等过程中与时间因素联系紧密,应用BIM技术对吊装方案进行三维模型模拟,使其和项目Project的进程组合,进而实现五维数据模拟,如通过模拟施工环境调整起重机的运行路线和安置方位等。此外,还可将预期施工进度与实际情况向比对,通过数据分析调整施工进度和方式等,由此实现数据优化和施工调整。
6 结语
BIM技术中充分利用了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构建起的BIM技术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进度、施工质量等。在对BIM系统的功能进行完善后可以更好的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并为整体工程的施工过程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目前,虽然BIM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还处于未完全开发阶段,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应不断的总结经验,对其中的缺陷进行改造,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可见,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建设效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羿甫,韩中原.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9(8):155,157.
[2]王育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7):118.
[3]周鑫.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