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人们对于快速发展建设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非常重视。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深基坑施工处理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遇到深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时,必须要认真的对待,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各项标准要求。本文中,我们通过分析地下水处理的重要作用,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在处理地下水作用的基础上防治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下水处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重要作用
引言
建筑工程中基坑施工作为必备环节,可为场地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本身便于维护、排水效率高等优势为新时期建筑企业提供了较好的施工选择,尤其是边坡施工中有助于增强其稳定性,对于实现安全、快速、高效施工有积极意义。下面就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做简要解析。
1地下水处理的重要作用
由于地质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使得地下水呈现出两层结构,其中上层主要是粘性土中保留的潜水和上层的滞水,下层则是砂性土与砂卵石层内部的承压水。因为该两类水层的成分有着区别,所以引发的危害结果也不尽相同。经过基坑施工深度持续增加过后,对应承受的地下水威胁效应也会加剧。所以说,基坑施工期间所承受的地下水危害类型与严重程度等,往往和当下基坑开挖的具体深度维持正比例关系。如基层浅一些的基坑,开挖期间涌出的地下水,通常都是上层的潜水亦或是滞水,而包含滞水的砂层有较大概率会带动周边地面的沉降,给那些尚未完工的建筑物和周边的地质结构稳定性等,造成危害。又如当基坑开挖将近13m深之后,下层的砂层水就会持续上涌,此时一旦说不尽快提供妥善的疏导方案,就会令基坑周边引发大范围的坍塌现象。
2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
2.1轻型井点降水法
(1)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施工原理。轻型井点降水法又可以成为真空抽水法,它是在真空作用下来进行抽水的,运用这种方法需要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管路系统,另一方面是抽水设备。管路系统主要是由轻型井点管、过滤管、集水总管、主管、阀门等组成。抽水装置主要有真空水泵和隔膜泵型配套抽水装置。在施工的过程中,在抽水设备的作用下,将井点系统形成一个真空环境,在真空环境的作用下,井点附近的地下水经过砂井,通过过滤器被强行吸入到井点系统内从而使得井点附近的地下水位降低。(2)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在地下水位下降之后,地下水位下降的周围的土壤会产生固结,会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会给周围的建筑物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产生,最好采用回灌井点的方法,在建筑物的附近设置一排钻孔,在建筑物的地下水面出现下降的情况时,及时的向钻孔内注水,保证建筑物附近的地下水位不会发生变化,以此来防止建筑物沉降现象的出现。
2.2截水法
此法是针对基坑外的地下水而采取的措施。通常通过截水帷幕来切断基坑外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内部。截水帷幕通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土墙等施工方法在基坑四周构建一层截水帷幕,截水帷幕的厚度和长度要根据基坑壁的土质、渗水量、基坑的深度和基坑等级等因素决定,有时需要辅助施工防护桩或防护墙,让截水帷幕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宜小于1.0×10—6cm/s。截水帷幕分为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和悬挂式竖向截水帷幕。当采用前一种方法时,应插入不透水层。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内井点降水相结合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
2.3明沟排水法
在处理基坑中地下水的方法中,明沟排水法最为简单。其适用于浅基坑施工时地下水位较浅的情况,这种方法是解决较小渗水与雨水的最好排水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在基坑外围沿着四周进行水沟挖掘,并且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设置排水沟的宽度与深度。而一些施工人员往往因为粗心大意没有进行及时的排水,或者发生没有及时排出而产生的回灌现象,造成基坑的浸泡,严重的还会导致一定的土体塌方现象。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要注意地下水的处理工作,及时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解决。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的地下水的防治方案
在反复实践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基坑排降水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选择科学合理的排降水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排降水方法。具体来说,根据三种情况来制定排降水的施工方案。a.基坑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的选型;b.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浅时,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当基坑深度超过3米,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当因降水而危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c.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避免突涌的发生。②要持续进行排降水。从基础开挖一直到基坑土回填完成都要进行排降水,而且在排降水过程中各个井点要做到持续运转,各个井点要平衡的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位的平衡。同时,要落实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对排降水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井点降水深度不平衡,排出的水回流,基坑边坡土体滑坡、塌陷,开裂,支护体系开裂、位移等情况时应该及时解决,或者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会同设计人员一起制定解决方案。③要注意监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地下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发现新的地方发生地下水渗透时,不能擅自采取排降水的工作,而应该向技术负责人报告,通过专业人员勘察后制定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方案,选择降水方法并制定降水设计方案,然后实施合理、有效的降水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降水速度符合地下水渗漏的需要,才能保证基坑的安全施工。同时,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该注意到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和复核降水情况和降水措施的情况,及时地对基坑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基坑降水工作的安全、有效的进行,为项目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水一直处于不平衡、浑浊的状态,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施工应急预案,使用合适有效的滤网和砂滤料来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建筑质量、基坑基础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基坑可以在原有工程上进行深化改造,而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是极具挑战性的,是施工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的部分,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基地土体位移和沉降,威胁附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失,从而影响其他各项工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功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31(17):74-80.
[2]唐照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7,29(23):144-153.
[3]刘强.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
[4]吴军.浅谈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5]张杰.杭州承压水地基深基坑降压关键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