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也不断落地实施。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而混凝土灌浆又是水利工程的重点施工内容,水利工程灌浆技术在大坝坝体加固和防渗中都有较多的应用,控制好混凝土灌浆的施工要点对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灌浆在混凝土水利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灌浆;混凝土施工;水利工程;施工要点
一、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的分类
1.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是布置在靠近上游水面的坝基以内,进而形成一道连续的防渗墙,其目的在于降低坝基的渗水量,减少坝底的渗透压力,保证基础面的渗透稳定。帷幕灌浆的深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地的地质条件和作用水头所决定的,和固结灌浆相比要深很多,一些水利工程的帷幕深度甚至超过百米。帷幕灌浆通常是在水库蓄水之前完成,这样能够较大的提升灌浆质量,而由于帷幕灌浆的工程量很大,并且在时间上和坝体施工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帷幕灌浆一般是在坝体基础灌浆廊道内施行,这样既能实现坝体和基岩灌浆同时施行,又极大保证灌浆施工具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压重,对于提升灌浆压力和保证灌浆质量有着重大意义。另外,为了保证灌浆质量,需要将高坝的灌浆帷幕深入两岸坝间较大单位的岩体当中,许多水利工程的坝基和两岸山体形成的地下灌浆帷幕面积要比可见的坝体挡水面积大出很多。
2.固结灌浆。固结灌浆的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基岩的强度和整体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础透水性,当基岩的地质条件较为优质时,通常可以在坝基上、下游应力较大的部位布置固结灌浆孔,而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就需要对坝基进行全面的固结灌浆,甚至对下游一定范围内也要施行固结灌浆。该灌浆的深度不一,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固结灌浆最适宜的施工环境为一定厚度的坝体基层混凝土,这样能够极大的防治基岩表面冒浆。如果基岩比较坚硬和完成,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和速度,可以直接在基岩表层进行无混凝土的固结灌浆。在基层混凝土上施行钻孔灌浆时,其必须要在相应部位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或者预埋灌浆管等混凝土浇筑到规定厚度之后在对其进行灌浆施工。
二、灌浆在混凝土水利工程的施工要点
1.选择适当的灌浆技术。首先是根据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灌浆技术,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地区没有完善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很多施工人员通常是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或者参考类似的施工成果进行施工。在岩溶地区施工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有填充物的施工,其次是无填充物的基础施工,通过两种基础施工的对比发现,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技术要求更加严格,其施工技艺同样是根据岩溶的深度和大小确定。
2.针对吸浆较大的工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当中,最佳的灌浆实践应该是在1到3小时内,在进行岩缝灌浆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量,通常情况下,岩缝灌浆的水泥量应是少于120~220kg/m。所以,在进行岩缝灌浆施工时,首先需要采取正常的施工措施,而大多数岩缝都具有一定的吸浆情况,所以,基础水泥浆根本无法满足其需求,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完善。从对基础灌浆时所采用的灌浆方式来看,一般情况灌浆结束时的压力要少于设计计划中的压力,在不能满足设计压力灌浆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压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达到一定灌浆时间之后,等待灌入的砂浆凝固,在各种因素都考虑完全之后,再按照计划进行灌浆施工。
3.施工时严禁在升压情况下进行灌浆施工。
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当属漏水,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出现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在选点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表现在可溶性岩石地区上进行水利施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会极大的降低施工效益,增大施工成本,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结合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以下对采取的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1)膜袋灌浆法。选用耐磨性较强的膜袋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尼龙和聚丙烯等材料。在膜袋灌浆施工重首先需要在膜袋上装泥沙浆,装上泥沙浆之后膜袋会在相互挤压的情况下出现水分流失,使得膜袋内部只剩下水泥和沙土,极大地降低了水泥砂浆重的砂含量,最终提升水泥砂浆的凝结速度和效率。另外,由于膜袋受到压力的限制,其中的沙土并不会被流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砂浆的溶度阻塞效果。
(2)填充级配材料的应用。水利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填充材料当属水泥和粗砂岩石砾,而在选用岩石砾时还需要对其大小的控制,如果只采用砾石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被配料的选用应该是一些粘稠度较高的水泥冲灌类的配料,这些材料主要包括砾石和一些砾石和沙土的混合物,这一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天然反过滤系统,极大的提升灌浆效率。此外,在配料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灵活的掌握配料的数量和材料,粒料应该是选择一些较大的颗粒,并设置一些能够过滤不合规格的沙石,形成一个反过滤网,最终让整个通道得以有效拦截。
4.岩浆地段的灌浆技术选择。基础灌浆技术几乎是用于各种深浅层的岩溶地段,对于一些较浅的地段面,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将其中的泥沙挖掘出来即可,而对于较深的岩层,如果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就会将其中原有的填充物排泄出来,极大造成地质破坏。所以,在岩浆地段选用最多的还是基础灌浆技术,通过在岩溶地段四周灌浆,使其和内部岩层融合,逐渐固化完成灌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灌浆施工中,虽然利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具备较为显著的优点,但是其中也会呈现出一定的确定。在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中,尤其是在岩溶地区的施工,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合理的制定施工计划。对于一些吸浆较大的区域,如果仅仅是选用简单的灌浆技术,会极大的造成材料的浪费,最终大大提升成本。所以,在进行灌浆施工时,一定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特征选择不同的灌浆方法,尽可能体现出不同灌浆技术的优点,极大地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小川.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92-293.
[2]高玉良.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9(21):58.
[3]杜世会.水利工程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9):111-112.
[4]王振军.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0):143-144.
[5]王诗蕊.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