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土植物价廉物美,种类多样,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时,在设计中加入乡土植物,既可以提升乡土植物的直接价值,又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的特色,对城市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有重要意义。乡土植物所特有的季节性和色彩变化对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提供了美感,表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建立健康简约、美观和谐的城市生态园林。本文基于城市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的具体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乡土植物;具体应用
引言
乡土植物具有非常高的生态价值、造景价值、观赏价值,有助于打造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所以,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价值,科学展开植物景色搭配,通过不同的搭配方案营造多样化景观环境,这样才能够发挥园林景观建设的价值。
1乡土植被及其价值
1.1景观价值
任何植被应用到园林景观中都具有其价值,本土植被更是如此,其不仅赋予了基本的景观价值,同时也蕴藏着文化价值。乡土植被可以呈现出当地独特的造景价值。当然,为了保证植被群体的自然性和成活率,乡土植被一定是园林景色的主景或背景,呈现乡土特色的大片植被景观。在景观配置上也可以灵活调整,也就是相同植被群落可以通过不同造型形成不同景观。当然,山东乡土植物种类非常多,达到了成百上千种,可选择性非常多。
1.2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是乡土植物的基本价值,不同地区的乡土植物存在差异,但不同的乡土植物所展现出的观赏价值较强。如黄山松的奇特、大王椰子的挺拔等等,都能够全面和充分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以时序性为主,地区乡土植物的运用则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去做好乡土植物的筛选,从而确保在不同季节都能够将乡土植物的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美感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将乡土植物运用其中,能够全面放大乡土植物的观赏价值。
1.3生态价值
乡土植被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选择性,十分适合本土种植,所以相比外来物种的生态价值要更高一些,更有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山东地区三面环海,因此四季温度变化要比内陆更低,但会受到海风影响,所以当地乡土植被很多都是高大、茂密的灌木、乔木,这些植被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作用,生态价值更高。由于城市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很多城市生态问题,如2019年台风也波及到了山东,而园林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风量、吸收台风降水量,生态价值非常高。
2乡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2.1有助于改善生态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大多数国家统治者过分注重实际的经济效益,而工农业作为经济利润的主要创造者,一直处于被关注的主体地位。由于思想意识的缺乏,过去乱砍滥伐现象屡见不鲜,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环境保护必须加以重视,凸显本土物种的作用,除了优化当地气候环境外,还能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空气,过滤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抑制细菌繁殖,降低其成活率。当生活和工业污染中释放出有毒有害的气体成分时,植物会吸收分解二手烟气、放射性分子等,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除了吸收有毒气体外,还能有效缓解噪音污染,提高民众生活质量。一些叶子较大的绿色植物,通过阳光和水分的作用会生成大量分子,可有效消灭部分细菌,防止发生大面积传染病,保障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2.2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们在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地建设当代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植被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降低城市污染物、维持大气碳氧平衡的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已然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主流方向。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园林设计,自然才是最合理的,以乡土植物为自然植被运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是符合人们的心理,将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将自然植物引入城市园林之中,让城市融入自然拥有自然气息,创造出具备生态的居住环境,实现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
2.3有助于体现社会功能和城市品位
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我国的民主制更加注重人的重要性,在发展中注重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和感受。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需求也绝非停留在温饱上,对于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要以民众的需求为出发点,竭力打造高端特色的园林景观。园林景观作为人与大自然的主要协调者,通过乡土植物的运用,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让人们多接触美的事物,从而起到愉悦心情的作用,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受。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中,偶尔感受一下本土植物的气息,能够减轻焦虑,让人们在美好的自然中逐渐放松心情,缓解来自外部的压力,从而提高舒适感,打造高品质的幸福生活。带有当地浓厚文化气息的乡土植物,对现代新型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选择景观性强的乡土植物,打造城市特色
环境质量的高低,是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加入景观性较强的乡土植物,可以令人们舒缓情绪,一定程度消除疲惫感,提升自身幸福感,而景观性较强的乡土植物也可以为城市文化特色添砖加瓦,打造城市品牌,凸显特色地域文化与生态景观,如香港的紫荆花,青海门源的油菜花,利用乡土植物,建立城市特色生态文明。
3.2选用耐旱植物
人们将耐旱性较强的植物称之为耐旱植物,耐旱植物是因为自身生长的环境具有干旱特性,久而久之自身也具备耐旱性。乡土种植属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本土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方面是一些外来树种无法比拟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参考本土植物的配置模式并进行优化选择,结合延安市的气候特性,在城市园林化景观设计中合理应用本土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
3.3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乡土植物的选择时,要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趋势与色彩变化(叶色、花色等),根据植物花、叶、树形的不同造型,进行协调植被配置,突出植物的特点,提升整体美观,丰富人们审美需求。在设计中,考虑植物的生存属性,在划分种植时,选择互不干扰或者干扰较小的植物,优选互利共生的植物,如:云杉和淡黑接骨木、七里香和白蜡等。在种植时考虑品种间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避免出现植被间的竞争,打造相对稳定的城市园林景观。
3.4合理配置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的是生活在同一环境空间下的所有植物,在进行植物群落搭配时应以干旱或者半干旱,或者2种结合的结构为最佳参考,综合与本土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和生态设计,确保本土植物搭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提升植物的生态功能,形成形态丰富感较强的园林景致。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主导树种,其次要选择较为耐旱的树种,如油松、侧柏、国槐、刺槐、白蜡、杨树、垂柳等等,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将主导树种合理地应用于公园绿地之中,营造符合城市特色的植物景观。
结束语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能够有效提升植株移栽的存活率;掌握植物的景观功能,可以提高植物排列的有序性;应用具备特殊观赏效果的植物,能够提升区域景观设计的个性化;结合城市文化特征,能够赋予景观设计文化价值;确保材料的观赏属性,能够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观赏价值;优化乡土植物的配置核心,可以明确景观配置过程的侧重点。通过将乡土植物应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对于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推动和谐城市的建设速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汪芳,王仕保.乡土植物在彭泽县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园艺与种苗,2019(11):28-30.
[2]陈自锋.厦门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探究[J].四川水泥,2019(11):98.
[3]赵小婧.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种子科技,2019,37(15):88+90.
[4]赵丽芍.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9):135-136.
[5]陈晓红.浅析利用乡土植物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文化——以江门市营造葵乡特色的园林景观为例[J].居舍,2019(2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