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镇土地管理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陈少琼
[导读]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国家也在不断的调整对农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并且也颁布了越来越多的对乡镇政府有益的土地政策,这样就可以提高乡镇政府的经济收益。
        摘 要: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国家也在不断的调整对农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并且也颁布了越来越多的对乡镇政府有益的土地政策,这样就可以提高乡镇政府的经济收益。在发展的过程中,乡镇在对土地进行管理时,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了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步伐,并且也会影响了地区的经济收益。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在乡镇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土地管理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乡镇土地管理;难题;解决措施
       
        1986年,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建设速度的提高,《土地管理法》也经过了多次的修订。更加贴合我国社会的发展,并且也是我国对土地管理的重要依据,在土地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一些乡镇地区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就会对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就要致力于提高乡镇土地管理的水平,加强对乡镇工作的监督。
        1 乡镇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1.1 严格控制土地管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
        针对乡镇土地管理工作,我国已经提出了许多科学合理的政策以及帮助农民转变经济增长的方法,并且对于土地管理,我国一向是从严对待。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却存在许多难题导致正常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展开,这是因为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乡镇政府就想要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水平,但是由于条件所限,这些地区提高经济水平的方法仍然是依赖于土地种植。我国为了快速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会为乡镇政府提供奖励资金,使乡镇政府能够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但是一些乡镇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励资金,就会修建一些重复的基础设施,这就会造成对土地资源的侵占。
        1.2 乡镇建设缺少规划
        一些乡镇政府在进行土地规划时缺乏一定的计划,规划水平非常欠缺,因此该地区就会出现土地分配不合理和浪费土地资源的情况。例如,在重污染化工企业的旁边修建安置小区,这是因为在进行土地规划前没有对土地的周边设施进行考察,对土地的规划充满了随意性,在以后的土地管理中就会存在较多的隐患。一些乡镇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提高,没有遵循国家的政策要求,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土地进行改造和建设,在没有得到正式的批准时,就开始根据当地领导或者群众的要求来对某一块土地进行建设。从表面上来看,当地的建筑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实际上却缺乏了规划性,土地利用率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1.3 乡镇干部、群众土地管理知识缺乏
        一些乡镇政府的干部对土地管理缺乏一定的认知,并且法制观念也比较欠缺,那么该地区就会经常出现违法用地的情况,这是因为乡镇干部对农民的宅基地进行批审时缺乏专业性,甚至感情用事,擅自批准农民的建房要求,这样做不仅越权,并且还把法律置之脑后了所以该地区就会出现大量的违法建房现象。还有一些村镇干部私自的把村里的闲置土地出租给企业用来做厂房。
        1.4 对土地管理的执法不严
        乡镇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要协助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对用地情况进行监督和执法。因此在工作中土地管理部门就会出现矛盾的情况,久而久之,土地管理部门执法力度就会大幅下降。并且由于对违法用地的评审流程较多,程序的执行时间很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土地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在土地管理部门中也会出现工作人员感情用事的情况,主要是以教育为主,批评为辅,这就极大影响了执法人员的威慑力。
        2 乡镇土地管理的完善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
        为了能够使乡镇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就要提高对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合理的控制土地的建设和利用,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乡镇应该积极的学习和了解土地管理的相关政策,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利用,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这样就可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在一些地区,对土地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强,没有得到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乡镇政府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进行就显得有些孤立无援,因此我们就要加大土地管理的宣传力度。
        首先,乡镇政府要明确宣传的目的和重点,把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关单位作为重点宣传的对象,把一些对土地违章使用的案例作为宣传内容。其次,乡镇政府要制定一个阶段性的宣传计划,能够根据工作的完成度进行动态变化,制定出季度计划和年度计划,宣传计划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改变进行及时的调整,实现更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同时,工作人员也要明确下一阶段的宣传目的、宣传对象和宣传内容真正的落实宣传工作。最后,拓展更多的宣传途径,通过会议、文字、口头宣传等,定期的召开座谈会,使土地政策能够受到每个人的重视,提高领导和干部对落实土地政策的认知程度。
        2.2 加大城乡统筹机制
        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土地的依赖性是十分强的,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多为土地收入。因此,为了减少乡镇政府对土地的依赖性,就要实现对财政极致的合理统筹,对政府的预算和支出进行统一,尽可能的缓解财政压力,对于这些落后的地区国家要给予政策和财政方面的补贴,降低对乡镇政府的经济增长指标,能够使乡镇政府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经济增长工作当中,实现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提高对土地的保护,使土地的开发利用更为科学合理。
        2.3 加大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巡查力度
        土地违规现象较为常见,并且长期以来都是工作的一个重难点,尽早的发现违规现象,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更加的容易。一旦有人构成了违规的事实,那么就需要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努力才能实现对违规现象的查处,因此乡镇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就要争取对土地执法的主动权,改变在现阶段较为被动的局面,增加巡查人数和巡查时间,多次组织开展不定期的巡查活动。这样有利于乡镇政府能够对每一块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掌握,对于违规现象要及时的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当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我们要建立一支土地巡查队伍,这支队伍由市级、乡级和村级的土地管理部门组成,实现从上到下、层层递进的目的。其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巡查制度,实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目的。最后,还要建立一个反应机制,一旦查到有违规使用土地的情况,土地巡查队伍就要及时地采取行动,采用疏导引导或者强制性措施,使问题尽早的解决。
        2.4 彻底改变土地监察队伍的经费补充机制,扭转错误的工作导向
        在很多地区,土地巡查队伍的活动经费来源于对违法使用土地的罚款。因此,罚款越多,开展工作的条件就越好,罚款越少,可能连基本的办公经费都没有。这样的模式会使土地巡查队伍更加注重罚款,而不是对违章土地的查处,这就容易在工作当中出现罚款过重或者处罚不当的情况,违背了建立土地巡查队伍的初衷。因此为了真正的体现出土地巡查队伍的价值班,乡镇政府就要改变队伍的活动经费补充机制。
        首先,乡镇政府的财政部门要给予土地巡查队伍充足的活动经费,确保能够展开正常的办公和巡查工作,由巡查队伍没收的罚款要上交至政府财政部门,更加彻底的改变土地巡查队伍的经费来源,改变一直存在的不正确的土地查处问题。第二,为土地巡查队伍建立一个指标,一般为土地违规现象的发案率、查处率和结案率,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考核实现对土地巡查队伍的考评,机制的建立,使土地巡查队伍的工作人员能够把目光集中于对违法违规土地的查处工作上并且要做到公平公正,实现对违规问题的妥善处理。
        2.5 加强对城镇和村庄规划性操作,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
        乡镇政府要提高城市建设的规划程度,最大程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在工作当中,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要走到实际中,对城镇规划的相关数据进行归于,饭盒测量,实现分步实施,促进各个村镇和盛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并且也要对不过农村的发展程度进行一定的要求。致力于提高村民们的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落实,使农村的发展能够跟上国家的脚步。使国家的政策能够真正的是农民受惠。为了加强对村镇的管理,乡镇政府还可以在每个村建立社区服务网点,尽可能的避免公共设施浪费的情况,是土地的利用达到最大的程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民而言,土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目前乡镇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解决,就会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因此乡镇政府要对管理问题提高重视,促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们要,意识到在我国土地管理中面临的困难,通过集思广益找出解决方法,实现我国新农村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朝林,李阿琳.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经济地理,2018(1):138-141.
        [2]熊凌坤,冷静,杨君.新农村建设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2-85.
        [3]谭善凯.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7(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