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余雪峰 王晓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余雪峰 王晓春
[导读] 建筑主体的结构,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摘要:建筑主体的结构,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程的建设阶段中,需要结合技术的核心的,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进行应用。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商用建筑还是民用住宅,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都是建筑在建设与使用中人们的关注点,需要对此给予更多重视。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主体结构;关键技术
         The key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YU Xuefeng, WANG xiaochun
         (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QUzhou,Zhejiang  3240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of the project, the need to combine with the core of the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structure is the focus of peop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both commercial building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which need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Key words: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works; Main structure; The key technology
         目前,大多数建筑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施工工作的稳定性。还涉及到对建筑主体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这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主要类型,探究了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1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的建设特点有这样的表现,由于土地较为紧缺,城市中的建筑、大型建筑等项目建设的展开广泛,同时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特色。这种发展的方向,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对建筑还是大型建筑、结构多样性的建筑,建筑主体建设质量的保障,都是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以及长期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关注。在目前的主体建筑建设中,钢结构、混凝土、钢结构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应用最为常见,要结合建筑项目所在地点的地理条件,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应用。
         2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主要类型
         2.1框架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在目前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这一结构类型具有比较好的抗压性和抗拉性,能够同时承受来自横向的载荷应力和纵向载荷应力。框架结构多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梁柱节点的受力承载模式,具有比较高的施工灵活性、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比较高、整体结构重量比较小、工程造价相对较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多种施工方式,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合理进行选择,一般为了缩短施工工期会选择采取梁、板、柱模板全部预先组装,然后现场进行浇筑的施工模式。
         2.2剪力墙结构类型
         剪力墙结构也属于建筑施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这种结构类型具有比较多的施工优势,结构整体稳定性比较大,剪力墙结构能够应对横向水平载荷和纵向载荷,横纵交叉的结构模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能够节约钢材的使用量,有比较好的空间性能,施工简便具有比较高的施工效率。剪力墙结构多应用于酒店、宾馆等墙体较多的建筑中。
         2.3框架剪力墙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布置方便、施工方便等特点,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刚度和抗震性能,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中。一般这种主体结构类型多用于高层写字楼、酒店等建筑施工中,也可以灵活在建筑中合适的位置进行布置,例如采用主体部分采用框架结构,楼梯间或电梯间采用剪力墙结构,从而布置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2.4筒形结构类型
         建筑的筒形主体结构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施工技术,同样具有比较高的使用率。筒形结构是将筒体作为主要承重结构,能够有效的承受来自水平方向的载荷,自身结构具有比较高的刚性,同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施工材料损耗较少,施工方便,筒形结构可以抵抗来自外力带来的扭矩,多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我单位承建的义乌中福广场A组团项目便是这种结构。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建筑测量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测量放线是第一步施工内容。只有确定好位置、标高,确认好布局和长度,才能保证施工的准确和质量。建筑测量精度要高于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测量基准点也更多,测量范围和内容也更加繁琐。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前,需要做好测量方案和交底,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相关工作。测量工具要齐全并经校准,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还需要由第三方专业测量单位进行关键点位和初始点位的测量复核,并出具测量报告。主要测量设备和工具有,经纬仪、水平仪、直尺、激光放线仪等。特别需要确保建筑结构边角柱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确保楼层垂直度和水平度复核设计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筑的标高和水平的测量,需要根据地面基准点的位置进行取基准点,不得从低层向上引用,防止产生误差的累积。
         3.2模板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选择使用模板支护技术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由于每个施工工程所设置的主体结构形状、采用的施工材料及具体要求都不相同,因此,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择制作模板的方式来开展结构支护工作,采购原材料进行制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基于建筑对结构稳定性和材料自身重量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模板材料大多以钢板为主。从支护技术上来看,可以选择的支护方法分为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两种,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建筑物结构的稳定状态进行合理的选择。同时,在拼接模板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接缝处是否存在缝隙,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跑浆或者漏浆的现象,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最后,在使用模板施工技术时,施工单位还需要明确施工的具体顺序。通常来说,都是先安装主要承重结构的模板,后安装次要结构的模板。而如果使用临时支护方式,则还涉及到拆除模板的环节。拆除顺序应当与安装顺序相反,先将次要结构拆除,这是提高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环节。
         3.3钢筋施工技术
         从实际工作情况当中可以看出,建筑施工的基础材料为混凝土,这种材料成本相对较为低廉,且承重能力较强,符合构建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需求。不过,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存在抗侧力较弱的问题,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则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结构裂缝而引发安全风险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混凝土材料当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并可以采取制作钢筋笼的方式来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侧力。在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环节中,首先,应当明确本次工程的基本需求,选择质量符合要求的钢筋原材料。并应当关注于不同供货商的供货价格,进行合理的对比,研究科学降低经济成本的方法,推动施工单位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在钢筋入场时,还应当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测,拒绝有质量问题的钢筋入场。而在钢筋加工操作环节中,涉及到的技术操作内容主要有钢筋绑扎、预应力筋拉伸,以及钢筋防锈蚀的技术等等。这些工作都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施工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以钢筋绑扎工作为例,可以选择的方式也有很多,常见的就是人工绑扎或者电焊焊接。绑扎时,对绑扎结点的科学选择,对绑扎牢固性的安全检查等等,都是现阶段会对建筑施工主体结构建设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的基础环节,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高度重视。
         3.4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3.4.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和分次的方法进行,一般先对构造柱进行浇筑,然后浇筑圈梁和板。采用泵送的方法输送混凝土,对柱浇筑以前,先在底部使用标号与混凝土相同的砂浆浇筑30~50mm。梁板的浇筑应保持连续,不允许设置施工缝。为保证板面的标高,需双向设置钢筋,将其作为标高控制的基准。圈梁和板的浇筑宽度应依次推移3m,用于保证浇筑的均匀性,接缝要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进行,振捣在浇筑的同时进行,振捣时应防止漏振,此外要注意楼板处的振捣应使用平板振捣装置,这样能有效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浇筑时要经常性钢筋、模板及支架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移位和变形,则应马上停止浇筑,同时在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修整。
         3.4.2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以机械振捣方式为主,包括插入式振捣棒与平板振动装置。在插入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在振捣棒快要从混凝土的表面露出时快速将其抽出,否则将产生空鼓。一般振动棒都呈行列式插入,插入后根据顺序进行移动,不可混用,否则很有可能产生漏振。在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对上一层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需要将振动棒插入到下一层50mm左右,用于消除接缝,并且上层混凝土要在下一层混凝土达到初凝之前完成振捣。底板混凝土振捣如图1所示。

        
         3.4.3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方法为覆盖草袋和浇水,对于浇水的次数,需要以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在湿润的状态为准确定。养护时使用的水和混凝土搅拌用书完全相同。混凝土养护时,若发现覆盖和浇水都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应立即补充遮盖,并全面加强养护,适当延长浇水的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养护持续时间应达到7d以上。另外,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向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早强剂和减水剂,并采用草袋覆盖与塑料薄膜覆盖相结合的方法养护。
         4采用关键施工技术开展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注意事项
         4.1创建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制
         建造一个建筑需要很长的工期,建造时期的质量管理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每一次工作中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所以为了很好地保障建筑的建造安全,必须要创建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制,着重于创建一个科学、客观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并且还要依据建筑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管理手段,才能够确保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建筑的安全,以及更久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原本的经济实力以及质量管理情况,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过程可以圆满完成,还可以采用阶段性的质量管理手段来控制影响造价的每一个环节,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不足情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4.2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安全的问题是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技术操作行为、工作流程的规范性等都会对施工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展建筑施工工作时,应当积极对员工进行工作能力的考核,分析出员工是否具备参与施工建设的能力。尤其是在对一些专业施工设备的操作环节中,要保证施工人员是持证上岗。并应当定期展开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其自觉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技术交底的工作,了解本次施工所需的关键技术、基础设备及材料,结合内部管理机制,安排专业的管理部门全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4.3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问题是受众群体普遍关心的问题,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安全息息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充分意识到,只有把施工的技术控制好,才可以有效保障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全面且严格地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放线测量工作时,还需要设计与使用专业的控制网,这一操作会涉及到庞大的数据信息。基于此,在信息处理工作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管理结构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问题。最后,应当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不断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研究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行措施,从而达到推进我国建筑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目的。
         4.4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建筑中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在施工时控制和管理工作范围十分宽泛,包括施工技术的规范和有关的标准、施工技术的测度?、施工技术实验的效果衡量、施工方图纸的绘制以及读取,要做好对于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就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及时进行相关的评价。所以,就需要增强对于施工队伍的建设,引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这样可以帮助那些技术不熟练的工人,从而整体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为建筑主体的结构工程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5结语
         建筑项目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不管钢筋还是混凝土的施工,都有许多要求和方法。另外,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对于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和各个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并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6):33.
         [2]刘顺先.浅论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8(23):234~235.
         [3]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4):116~117.
         [4]邵男.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29):41.
         [5]黄迅.高层建筑主体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安徽建筑,2018(3):77~78.
         [6]徐阳.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27.
         [7]乔凯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