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曹金龙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曹金龙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施工部门对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进行改革。在可以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质量问题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解决工程建筑中出现裂缝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减少工程裂缝的出现,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0引言
         很多人对房屋建筑结构并不了解,如果房屋出现裂缝,便会降低生活安全感,甚至还会造成群众的恐慌心理。而且墙体裂缝还会导致墙面、门窗等出现变形问题。从相关研究和科学实践中能够看出,裂缝本身具备明显的物理特征,任何结构物质在受力状态下均会产生裂缝问题,房屋建筑更是会受到影响。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对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1现在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危害
         其实再好的房屋可能都会存在一些裂缝的问题,这跟现在使用的建筑技术有一定关系,但是如果建筑裂缝面积很多,这就是存在严重问题,因为问题的存在就会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所有房屋必须经过验收,裂缝过多或者过大都不能通过最后的验收,不能验收就不能出售,这就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和开发商的收益;其次,房屋建筑的工程中,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配比不准确,质量不合格,这就会降低整体的粘度,房屋的承重力就会下降,承重力下降就会导致部分墙体下沉或者裂缝,这样就会影响房屋整体质量,而且作为开发商发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解决,这次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例如,购买者看到墙体裂缝一定会质疑房屋的质量是否过关,影响销售;或者已经购买的人或者居住的人看到房屋出现裂缝一定要投诉的,所以出现裂缝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一方面是让客户安心,另一方面也是对人们安全负责,因为房屋裂缝大的会威胁到人们的安全,所以一定就要降低裂缝的产生。
         2房屋建筑结构裂缝的成因
         2.1建筑结构塑性收缩
         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塑性收缩一般只会存在于建筑物表层,通常由温度变化或者是由于水分蒸发速度过快,继而导致表层混凝土体积大幅收缩,最终产生开裂问题。该类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温度和风力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虑。但由于该种裂缝往往只存在于墙体表面,只能对混凝土外观产生影响。
         2.2建筑结构的沉降变形
         由于建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变形问题,增加了混凝土开裂几率。一般情况下,该种裂缝一般总是出现在施工过程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模板、钢筋等等。当混凝土浇筑操作全部结束之后,养护工作容易出现不到位等情况,或者是由于提前进行拆模操作,进而引发塑性沉降,导致开裂现象越来越明显。
         2.3温度变化
         当整个建筑结构混凝土浇筑操作结束后,混凝土内部会在水泥水花作用下,温度越来越高,增加了内部水分的增加速度。由于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存在较强的差异性,内外应力也会出现变化,如果应力值超过抗拉强度的极限值,开裂问题的出现几率也会越来越大。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主体操作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设备问题等等。相关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也会实用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在施工设备的选择上,同样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导致现场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3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措施
         3.1优质建筑材料的选取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相关单位要严格把控各种建筑结构材料。

所以,在对建筑结构材料进行采购时,应该对材料进行更综合的考虑,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性能、价格等多个因素,既要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又要科学适当的降低材料成本。建筑单位要考虑到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压力、施工环境、温度温差,保证建筑的结构科学合理。此外,可以添加多种外加剂,以防止出现混凝土热胀冷缩的问题。
         3.2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建筑工程项目标准提高,所以对混凝土的要求也变高了,因此,结构板和房梁的混凝土配比要符合工程项目的更高要求。同样,在选择结构柱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要求也同样标高。因此,施工人员在浇筑不同结构部位的混凝土时,要做好技术把控,严格按照工程项目选择混凝土的强度和浇筑方法,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3.3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要做好配筋设计,而且要做好建筑的加固技术手法,从而提高结构板和梁的加固质量。在现阶段建筑行业进行结构加固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双向双层长度方法开展施工,这样做的方法既提高了结构板和梁的质量、建筑的温度,又能进一步控制裂缝的产生。提前做好对工程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要求施工人员对建筑物钢筋的间距有明确的把控,从而实现减缓裂缝产生的时间。合理科学的使用钢筋和混凝土,并适当地添加一些外加剂,也可以达到减轻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所产生的结构裂缝的问题。
         3.4提高对混凝土的保养工作
         首先,妥善对混凝土构件实行保温,使用防晒手段,杜绝温差大而产生裂缝。施工人员需要参照施工需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借助设置草席、塑料等手段实施养护。要想杜绝人为的干预和破坏给混凝土造成危害,需要委派专人进行管理。其次,在混凝土的养护时间长短上进行控制,普通水泥的保养时间不能小于一周,加入掺合料和矿物等物质的混凝土至少养护两周的时间。最后,养护工作中还需要及时进行洒水工作,保持好湿润的状态,并及时做好强度检测。
         3.5减少混凝土板出现裂缝的方法
         在工程结构中,楼板的位置最容易产生结构裂缝,假如楼板处出现裂缝,就会使整个建筑的结构质量下降、安全遭受严重的威胁。因此,应对此种情况要制定设计科学有效的方法,保证楼板位置不会因为结构裂缝的产生而对整座建筑造成威胁。这要求在楼板设计和具体施工时,要提高建筑材料的选择标准,要选取优质的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减少结构裂缝对楼板的影响。在当前的控制方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按照工程项目施工标准,对钢筋和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的把控,致使两者可以有效分摊承受到的伸缩和应力的影响,从而减少下沉效果,使建筑结构能够承受更多的荷载压力;第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钢筋要配置合理,钢筋在其中要发挥主要的抗拉伸作用;第三,在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准确无误时,同时对钢筋的数量以及配置进行细致的了解与分析。
         结束语: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对工程建筑结构裂缝的研究,建筑工程裂缝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控制或解决。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施工方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改变,同时也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此外,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从材料质量、施工监管和设计等方面加强监督,加强对造成施工裂缝问题的关注,通过及时的预防和解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11-12.
         [2]潘政业.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46-47.
         [3]卢水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与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7):264-265.
         [4]龙坤.分析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31):11-12.
         [5]欧志坚.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06):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