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下会出现裂缝、沉陷等质量缺陷,为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效果,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采用预防性养护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文章主要对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路面养护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交通路线越来越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难度也在不断提升。考虑到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时间不同,受到环境因素以及时间因素的影响,一些使用年限较长的高速公路病害问题层出不穷。想要有效解决高速公路路面病害问题,就应针对病害问题的成因展开专门研究,并采取必要手段,对高速公路损害部位展开养护工作,以解决公路病害问题,延长使用年限。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
预防性养护主要应用在公路工程的路面养护中。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主要以半刚性路面结构为主,在使用期间,重型车辆相对较多,并且一些车辆存在超载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极易对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在对其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防性养护维护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性能。在沥青路面的养护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在道路养护过程中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确保施工过程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并在此基础上需确保养护的有效性。另外,对于自主开发的新型预防性养护技术,要先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工程实践检验其可靠性。
2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原则
预防性养护工作主要是针对高速公路工程中尚未出现的严重破坏位置进行维修养护。通常是在高速公路工程投入使用的5~7年之后进行,主要是为了改善路面工程的服务水平和实际功能,有效防治公路病害问题的恶化。根据国内外相关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可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来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水平,延长道路工程的使用的年限,并且,这种方式能够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节约养护资金的投入。针对高速公路工程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其主要的参照原则是及时性和针对性,主要是指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技术,针对存在病害和损伤的位置进行养护操作。在理论层面上,高速公路工程预防养护工作主要是为了强调某种问题发生之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开展养护工作;而在养护工作层面上,这项工作是具有相对性的工作,如将高速公路工程的养护资金按传统的养护方式进行提前使用;而在时间层面上,高速公路工程养护工作主要是在病害发生之前或者存在病害问题时进行实施。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3.1薄层罩面养护方法
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在当前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中较为常用。此项技术需要借助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对原路面表面进行摊铺。沥青混合料厚度一般控制在20mm~30mm之间。通过摊铺沥青混合材料,能够有效恢复原有路面平整度,并且能够解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裂缝、辙槽等病害问题。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可以提升路面的抗滑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根据养护的工艺以及材料不同,可将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分为热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以及冷薄层罩面技术两种。其中,热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借助热沥青混合料,在路面表面进行摊铺。此种方法具有延长养护效果、提升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年限、摊铺厚度易于调节等优势。而冷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一般适用于常温下进行施工,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与集料的混合物进行摊铺,具有节约资源、污染小等优势。
3.2裂缝填缝的预防性养护
裂缝填缝技术可以采用常温改性沥青进行填缝,不需要加热就可以直接对裂缝进行填充,运用改性沥青的常温流动性好的特点可以广泛的运用到裂缝填缝的养护技术中;也可以使用填缝胶来填充裂缝,因为填缝胶不溶于水而且黏度大,特别的具有弹性,这些特点都是符合直接进行填缝施工中最需要重视的因素。在填缝前要对填缝路段进行缝隙的清理,周边垃圾以及碎屑的清理,都是保证填缝过程没有任何的杂质,保证填缝的材料和裂缝很好的融合,确保施工的质量。填缝后要检查缝隙的饱满度和路面的整洁以及平整度,确保养护后公路路面的正常使用。除了以上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考虑贴缝带的使用,将这种具有成本低、施工速度快而且养护的效果好等特点的高分子材料应用于裂缝的养护中,但是这种办法主要是适用于路面裂缝特别小的时候,对贴缝带进行裁剪,取合适的长度然后直接贴到路面裂缝的上面,确保整个裂缝被贴合,不能让贴缝带中进入空气,保证路面的平整和安全的使用。
3.3稀浆封层技术
由适当级配的细集料(机制砂)、填料(水泥、石灰、矿粉等)、改性乳化沥青、外参剂和水为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和成稀浆状,摊铺厚度一般为3毫米至10毫米之间,主要起防水或改善恢复路面功能的作用,具有防水、防滑、耐磨耗等优点。首先,稀浆混合料的集料粒径较小,并且具有一定的级配,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在路面摊铺成型后,能与路面牢固地黏附在一起,形成一层密实的表层,可防止雨水和雪水渗入基层,保持基层和土基的稳定。其次,由于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摊铺厚度薄,并且其级配中的粗集料与细集料分布均匀,沥青用量适当,不会产生路面泛油的现象。路面具有良好的粗糙面,摩擦系数明显增加,抗滑性能显著提高。可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另外,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黏附作用,因此稀浆混合料可选用坚硬耐磨的优质矿料,从而得到很好的耐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施工作业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
3.4同步碎石封层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主要是通过破碎机把一些骨料进行破碎,破碎程度应符合公路养护需求。将黏接材料与碎石进行搅拌,搅拌过程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并且在摊铺过程中应确保摊铺的均匀性,压路机在碾压之后即可形成单层沥青碎石磨耗层,其主要作用是对高速公路的表层进行有效处理,同时,将黏接材料与石料在同一时间进行撒铺,以此确保黏接材料在一定温度环境中与石料进行有效的结合,使黏接材料与碎石更加稳固,从而达到较高的强度,对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也为提升路面安全性与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3.5微表处理
近年来,微表处理方法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这种预防性养护方法是建立在稀浆封层方法的基础上,由慢裂快凝的高分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100%破碎的骨料、矿粉、水、添加剂共同混合组成稀浆混合料。微表处理方法具有防水性能、抗滑性能、成本较低、施工便捷、性能较好等诸多特点,这种方法在高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延长高速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3~5年的时间。目前,微表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除了应用在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中,还会应用在旧路面的抗滑性能、抗磨性能的增强工作中以及应用在2cm深度以下的车辙修补工作中等,但是,该方法使用前需要对裂缝病害进行全面处理,并且不适用于已发生损坏的路面结构。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实际的道路发展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专业工作人员对高速道路的实时监督和勘查,同时对已经产生裂缝等问题的路面及时采取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以达到保护高速道路路面预防性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月刊,2016,16(7):212–214.
[2]王美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6(22):172–173.
[3]廖洲.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