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GDP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已经步入现代化建设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电力资源起到关键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我国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其次是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等。因为我国电力资源储备量有限,所以节能减排成为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应仅局限于大城市,也要在农村大力发展,帮助农村实现配电网的节能降损。
关键词:节能降损;农电管理;意义;应用
1 节能降损在农电管理方面的意义
1)农电管理中的节能降损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电力设备的老化问题出现的安全事故,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还可以增加对农民群众用电常识的宣传,增强用电安全意识,使得农民群众能够自觉的维护农电基础设施,从而为农电管理的节能降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在农电管理方面采取节能降损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力设备和用电线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延长农电网的定期维护期限,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3)如果农电管理能够做好节能降损工作,就可以减少农村电力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任务,大大提升农电管理工作的水平。
2 现阶段农电管理中节能降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电网布局不当、结构不合理
介于农村经济水平有限的影响,导致农村用电量较少。再加上电网构建资金匮乏,使得电网布局与结构设计多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举例而言,偏远山区农户居住地较为分散,且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复杂。所应用的电网超供半径电路较多,电网运行路线经常会出现空间距离过大或者不足的问题,导致电量分配不均。
2.2农电管理设备老化问题严重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偏远地区在配电设备的选用方面,仍旧选用耗能量较高的变压器设备,或者选择其他耗能量较高的用电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用电设备多会出现线路老化问题,比较影响农网正常运行水平。除此之外,导向导流界面过小、导线载流量过大等不平衡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农网的电量损耗程度。
2.3配电变压器运行不足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供电过程常常会随着农户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举例而言,在农忙阶段,白天用量基本上达到顶峰,而晚上用量多会出现空载或者轻载问题。在农闲阶段,白天用量较少,会出现空载或者轻载问题。除此之外,农电管理在节能降耗方面多存在配备变压器容量不足、与实际用电负荷不一致的现象,比较影响配电变压器的稳定运行。
3农电管理中节能降损的技术措施
3.1按照标准规划,合理的改造,改善电网的布局和结构
①应当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针对农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②对农电管理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按照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设计,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③使用效果比较好的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节能降损,严格把好农电管理的设计关;④农电管理的施工过程中严格对多电网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验,采用的电网设备和材料一定是电力行业规定或具有入网资格的厂家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杜绝伪劣产品的进入。确保电网施工的质量达标,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工作人员应当进行现场监督和跟踪,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运行。
从节能降损的角度考虑电网的布局结构,主要是合理的采用供电半径,应当按照用电负荷的分布和电压降进行合理选择。对电网导线的截面也应当合理选择,应当考虑到未来负荷量增大的情况,导线通过最大量负荷电流的时候所造成的电压损耗,应当保持在一定的标准之内。
主干线段是配电线路中电能损耗最多的线路,所以降低主干线段损耗的电能是整个线路节能降损的一个主要方向,而且降低主干线段上的电能消耗还可以提升整个线路电压的质量。转移负荷、增加导线截面以及提前分流都可以降低主干线段的电能损耗。加快对计量装置和变压器的更新改造,也是农电管理节能降损工作的重点。强化对计量装置的改造,用电的计量装置应当安装在电网设施产权的分界处,提升计量装置的精准度,避免因为计量装置出现的损耗。
3.2增强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负责农电线损管理的主管部门应增强农电线损的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农电线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针对农村电网用户分散、线路长、管理区域大、负载小导致农电线损管理困难的问题,应结合多种线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积极探索新的农电线损的管理方式,全面推行社会上先进的线损管理方法,尽可能降低农电线损,提高农电线损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可在农村全面推行10KV电网低压供电区线损的管理方法,全面落实农电线损管理指标责任,建立信息自动化系统,记录并统计各种农电线路损耗信息,加强管理人员的检查、考核管理,根据各地农村供电所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三包”和“三保”指标体系,加强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力度,提高农电线损管理水平。
3.3加快对农电电网的技术改造
1)加快高损变压器的更换及计量装置的改造。如某供电公司和上级协商,将22台高损变压器进行更换,使变压器自身电能损耗得以降低。此外,对变压器安装技术进行改进,将其安装在供电设备的产权交界处,从而起到提高计量准确性的作用。另外,针对不同的用电用户,应采用不同的供电设备,如对于那些高供低计的用电用户,应提供他们S级的电流互感器,对于那些高供高计的用电用户,应当提供S级多线圈互感器、全功能电子式的电能计量表。通过这种对应的安装措施,减少了电能在计量表上的损耗。(2)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发了电能计算、经济运行及无功优化的管理软件。电网值班人员可以应用此软件进行线路负荷、母线电压、运行数据、控制开关等调节,并根据潮流分布,将主变运行方式及主变档位进行调节,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3)注重电网的经济运行和调度。这长期以来是降损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对农户不同时期的用电特点及用电量进行潮流计算,使电网运行安全及经济有机的统一起来。
3.4加强电能表的管理和偷电窃电监督管理
加强农村电能表管理,制定统一拆解、移动、安装计量设备的规范标准,定期效验农户电能表,一旦发现电能表烧坏或者不能使用及时更换新的电能表,避免点电能表测量不准确或者电能表烧坏无人知晓的现象发生,提高电能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农电线损测量的准确性,通过规范农村电能管理降低农电线损,提高农电线损的管理水平。不定期抽查农村供电所计量总表、分表,严格控制农电线路漏电和计量表读数错误的情况发生。为电能表设置允许误差值范围,严格控制电能表测量误差,杜绝因电能表误差太大不能精确测量农电线损,增加农电线损管理难度,降低农电线损管理水平。此外需统一农村抄表时间,规范抄表行为,加强抄表监督管理力度,杜绝农村部分用户偷电、窃电行为,加强农村用电管理。此外还需加强和反窃电技术公司的合作,支持和鼓励先进反窃电技术。
4 结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农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家电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我国“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使得家用电器市场正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而且家电的功能也朝向大功率方向发展,电力能源的消耗快速增加。因此,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农电管理的规范性,强化节能损耗的合理运用,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山.节能降损在农电管理方面的意义和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04):174-175.
[2]涂芳,汪雄波,李佩瑶.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