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兴宾区道路运输管理所
摘要: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能够对各个工序实际加工质量实施有效性评定,对于整体的选矿质量来说有着直接影响,尤其影响着选矿生产精矿的品位及金属实际回收率。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具体应用开展深入的研究,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及学者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依据。
关键词:选矿过程;工艺指标;应用;确定方法;
前言
选矿生产,属于矿产开发重要节点,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有效确定更是重中之重,不仅关系着矿产开发质量,更关系着矿产资源后期高效化的利用,需得到广大选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对此,深入研究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具体应用,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选矿常见技术手段及工艺
1.1常见技术手段
①拣选技术
拣选技术,也属于选矿常用的技术手段,以机械拣选与手选为主,被广泛应用到预选丢除的废石当中。手选,也就是人工拣选,判断标准则是矿物外部的特征,对操作者个人的实践经验有着极高要求;机械拣选,即为有光拣选技术手段,通过对矿物光学特性的分析来实现;X射线的拣选技术手段,主要是借助X射线荧光照射实现有效甄选;放射线的拣选,在选别方法上则是借助钍、铀等各种矿物质天然放射特性来落实拣选操作。
②浮选技术
借助各种矿物质材料颗粒表面不同亲水性实施有效甄选,即为泡沫浮选。由于天然的疏水特性矿物并不常见,故矿浆内需添加捕收剂,以确保欲浮出的矿物质具备优良疏水性,而后,添加相应调整剂,确保其更具选择性,添加起泡剂后予以充气处理,促使气泡产生,具备疏水特性矿物颗粒会附着于气泡上面,实现上浮分离。物料通常在0.3mm范围,均可选用该浮选操作技术,可实现多种的矿物原料甄别,属于常用的一种选矿技术手段[1]。
1.2工艺流程
选矿的工艺流程,以分选前各项准备、分选操作、产品处理为主,详细如下:
①分选前各项准备
选矿过程中,需先妥善落实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它属于选矿过程首要步骤,以原矿石处理、破碎涵盖、涵盖筛分与研磨、实施分级处理各个工序为主。落实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为实现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单体分离,以确保矿物之间能够实现单体互相解离,为后续选矿分离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②分选操作
分选操作,主要是为将矿物和脉石分离,在方式上以浮选、电选、磁选、重选等方式为主,分离作用均较为良好,通过矿物之间有效分离,可获取到矿产产品。落实分选操作期间,粗选为首要步骤,待完成粗选后,便可获取对所获取产物实施有效选别,以便于实现高质量矿物的获取;二次筛选粗选出所有矿物,粗选与单独处理中矿,可促使其回收率得以增长,该操作即为扫选。扫选后所剩余的产物,就是尾矿。分选操作,其实就是借助分级装置,通过固体颗粒比重处于不同的沉淀速度条件下作用原理,清洗和分级矿石的混合物。
③产品处理
产品处理,也就是获取到成品后,需对精矿及尾矿产品实施有效处理,具体的处理流程以借助浓缩装置实施脱水处理、沉淀颗粒物、过滤、借助烘干装置实施矿物质烘干干燥处理等为主。
2、确定工艺指标的方法及其过程
对于选矿生产计划,日计划需结合矿石块矿率,选别当日的原矿种类与数量,以便于确定好当日的强弱系列块矿和粉矿总投入量、品位等等,废石率和品位皆为规定的参数值,以金属平衡和物料平衡为基本原则,便能够获取到焙烧矿的品位,务必要着重考虑到精矿的品位,还有金属产量和回收率,将入选原矿确定下来。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以强磁精矿和尾矿品位、弱磁精矿和尾矿品位,这些工艺指标可决定强弱磁系列配合的方式,更对精矿品位与产量、金属的回收率贡献比等起到决定作用。确定完入选原矿后,需结合相应标准,将最适宜配比确定好,以为精矿品位提供保证,获取更好金属的回收率和精矿的产量[2]。那么,期间还需注意的是这些工艺指标最适宜配比往往会受强弱磁磨矿粒的束缚,更会受预选前期所预备好一次溢流的回收率所影响,务必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保证获取最佳金属的回收率和产量。经综合分析可知晓,确定完入选原矿后,所决定可完成生产指标的总量,即为各个工序实际工艺指标。故而,需要将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有效确定下来。
选矿厂现阶段重要的一些工艺指标,如强弱磁的磨矿工序和竖炉等,均已在特定目标范围内锁定,全部矿石只要能达到该目标范围实际要求便可。选矿的工程师落实具体应用工作期间,通常会通过个人经验,将磨矿具体粒度确定下来。选矿厂的工艺部门,则结合入选矿石突出性质,选定强弱磁各项工艺指标,以金属最高的回收率作为底线,将最为理想状态之下,将强磁精矿和尾矿品位、弱磁精矿和尾矿品位最适宜配合方式确定下来。然则,处于理想状态之下选定方式,往往会因入选矿石差异性,影响到最终结果。故而,要求选矿的工程师应当善于运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或者系统,实现对各项指标配比方式的动态化调控,以保证选矿工艺实践工作高效化落实。
3、具体应用
结合某选矿厂具体需求,开发确定矿厂内部各个工序实际工艺指标的目标值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属于选矿企业落实MES期间的子系统,为过渡层,存在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及控制中间,可在过程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针对过程化控制系统实施指标下装设定。软件系统内部初始案例数据为选矿厂近两年数据记录,所入选矿厂有4种原矿,即为大堆粉矿、黑沟矿、未预选矿、预选矿。实际应用期间,需先预处理和阐述不合格精矿的总品位相关数据记录,获取记录650条,构成数据挖掘基础部分;借助子组织的映射性神经网络实施原矿分类,将各类的入选矿石当中金属最高的回收率数据记录提取出来,获取到初始的案例48条。实施软件系统基本特点的综合分析工作,因考虑系统使用用户较少,故系统选定C/S 模式,C/S 模式内部构成以辅助软件、数据库的后台、界面前台等为主,有着高响应速度和交互性,可实现上层管理及下层控制,借助Oracle的客户端,实施管理层当中Oracle的数据库系统服务器实时访问,借助OPC通信面向下层部分Rsview的优化控制所在系统传输数据[3]。选矿的工程师,在将当日生产综合指标和入选原矿等输入后,该系统会自动给出当日各工序所需获取工艺指标。此系统可与局部的控制优化综合系统实现密切配合,经一段时间的持续运行轨后,经数据统计分析,可发现金属的回收率要高于之前的2%,精矿的品位也同步高出0.57%,明显提升了总体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论述之后我们对于选矿常见技术手段及工艺、确定工艺指标的方法及其过程、具体应用情况,均能够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及了解。从总体上来说,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具体应用工作,属于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对操作员个人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均相对较高。那么,为了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开展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具体应用工作,便还需广大操作员们在有效把握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确定方法同时,能够积极投身于实践探索当中,多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的技能实操水平,以确保选矿过程当中工艺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实践应用工作得以顺利高效化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赵智俊,佐太东.自动化控制促进选矿工艺指标优化[J].数字化用户,2019,25(016):220-221.
[2]刘庆贵.选矿过程综合生产指标分解的补偿方法及应用[D].东北大学.2018,11(08):314-317.
[3]李冬敏.分析高浓度技术提高铅选矿指标的工艺技术[J].大科技,2018,20(02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