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孙军煜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孙军煜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量出现,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需运用各种施工技术,其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身份证号码:33900519821204xxxx天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量出现,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需运用各种施工技术,其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整体性强、结构受力合理、施工速度快、与其他模板施工技术相比适用性强。因而,现阶段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但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需解决,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并经过严格的力学计算、验算后才能确保安全和质量,最终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并为促进我国建筑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房建土建;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顾名思义,高支模施工技术即以5m为最低限度进行的施工,作业要求必须以模板搭建和支撑结构的作业为准,从而为整体作业提供较为可靠的稳定性。就高支模本身的技术性与专业性而言,高支模施工是否符合专业性,对于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起着直接影响。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模板固定的方式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系统。同时,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传统的支撑方式,对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2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优势
        第一,高支模技术具备良好的承压能力,应用于土建施工中可以给人们提供跨度大、空间广的建筑环境和结构,既能够保证建筑的支撑性,还可以降低工人的施工难度,维持土建工程的稳定进程。第二,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有效优化土建工程结构的布局,切实提高建筑的荷载强度,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第三,应用高支模技术能够进一步减少在土建施工中消耗的建筑材料以及设备,节省工程的施工成本,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3.1工程实例
        某工程位于某地区,由于该项目本身地理位置较为开阔,资金投入量较大,所以,具体施工作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技术性要求更为严格。具体而言,本次项目的地下室较多,即3层,总长宽高数据依次为260m、50m、27m,其中,包含了7层框架结构,设定地下室高度也由实际施工需要决定,即5.0~8.3m。在该项目中,由于施工设计中将东西两面以及中间等分别作为配电地下室与地下车库,所以配合设计了相应的支撑点,即27m高的10根柱子。具体的高支模技术应用则在下文展开论述。
        3.2施工前的准备
        3.2.1材料准备
        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准备。由于该项目的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的工序较多,因此,在材料准备上要严格地进行管理。例如,钢材、木材与混凝土这些材料,在准备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强度要求;同时对钢筋也需要进行强度检验,此外,还需要对模板的强度、张拉度、抗压度进行检验,保证各相性能指标满足工程需求。
        3.2.2参数设计
        由于高支模技术的使用涉及较为精确的施工参数,所以,就要求正式施工前必须以合理的参数设计为前提,以此保障正式施工中的意外情况被合理规避。具体以施工需求为准,进行对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将模板的荷载重量等进行确认,从而推动正式施工的科学性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参数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位置,对模板工程的安装面积、安装高度等数据进行设计,从而保证模板工程的数据符合工程需求。
        3.2.3测量放样
        在测量放样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施工现场的场地清理干净。在该项工程测量中,主要采用经纬仪进行放样。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轴线位置的科学性,同时,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需要对边线与中线标记,即以墨线作为标记工具,在模板的位置将放样结果标识出来;另外,模板标高需要进行复核,确保相关问题的合理规避以及解决,提高其安装质。
        3.3高支模安装与混凝土浇筑
        安装模板时,首先考虑模板拼接与安装模板的材料,在拼接模板时,必须保证长宽对齐,预留的空隙不宜过大,当模板主体安装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对模板的整体干湿度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拼接变形情况,而埋下安全隐患。在安装楼面支顶模板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装工序,首先测量楼面标高,然后在纵梁上放线,完成脚手架安装,在安装脚手架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事先测量脚手架的水平以及垂直位置,值得注意的是,脚手架两侧安装应当同步进行,并确保安装完毕后,两侧脚手架处于锁死状态,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在安装楼面支顶模板时,每一种类型的脚手架立柱应当保持在同一条中心线之上,这样,能够增强脚手架在垂直方向的稳固性。在混凝土浇筑工序,振捣顺序主要从梁中点开始,逐渐向两端平行推进,振捣时应当遵循“稳定均平”的原则,防止漏振或者过振现象的发生。在设置外框架柱梁时,首先进行混凝土柱与梁板的浇筑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井格梁瓦盖施工时,应当将排架与梁柱形成一个水平式的支撑力,确保外框架梁柱的整体稳定性。而且承受主力的主柱梁纵向的水平杆一定要对两端形成一个支柱作用,进而形成一个侧面的力,最后将每一个柱梁中间延伸出的斜向支撑钢管与每一层的脚手架进行衔接。当外层支撑与框架施工结束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框架柱梁以及排架的刚度与稳定性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4高支模质量验收工序
        高支模施工结束后,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对高支模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严格执行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验收标准。比如在对钢管以及扣件进行验收时,检查钢管、扣件是否具有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检测证明,在对模板立柱进行验收时,立柱间距应保持900mm×900mm,立柱接长无搭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需要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应当小于1/3步距。在对水平拉杆进行验收时,水平拉杆必须满足小于等于1.2m步距的要求,并且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建筑层高在8m~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之间需要加设一道水平拉杆,与此同时,水平拉杆端部与四周建筑物必须顶牢,这样才能确保水平拉杆的安全稳定性。
        3.5高支模拆除工序
        在拆除模板前,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值进行测定,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标准要求时,方可进行拆除作业,比如某建筑物梁板间的跨度为8m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75%,而其余部位的混凝土强度需要达到100%,否则,在拆除模板后,建筑主体强度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拆除模板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牌,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拆除作业现场。此外,施工人员应当及时清理拆除作业遗留下来的模板构件以及其它材料。
        结束语: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当前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促进施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趋势下,建筑企业只有合理控制施工技术,才能促进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提升,增强其自身竞争实力。但由于施工人员的自身素养问题、管理部署问题等,会导致在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较多的隐患。为此,应在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对高支模检查、楼面支顶的安装、外圈框架柱梁施工、混凝土浇筑、高支模的验收和高支模拆除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切实增强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志峰.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50-151.
        [2]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3):54-56.
        [3]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0-181.
        [4]王泽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55-56.
        [5]徐锡凯.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