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陈良泽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能已经成为了公民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宿迁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泗阳分公司  江苏宿迁市  2237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能已经成为了公民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窃电技术也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严重的扰乱了供电的秩序,给国家的经济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了能够解决这一现象,供电企业研究了多项应对窃电的策略,并且也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来进行智能的反窃电工作,使反窃电工作更加的智能化、高效化,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功能优势,并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智能反窃电技术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反窃电技术
        1窃电方式的概述
        因为窃电行为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发生的,所以窃电的手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其一就是对电量的计量装置进行私自的改动,其二就是对供电线路进行改接。如果对计量装置进行改动,就会造成电表计量出现较大误差。通常使用的窃电手段是改变电能的机械参数以及电气参数,或者是对电表的软件进行干扰。如果是对供电线路进行改接窃电,一般都是用电客户做手脚,在配电线路上直接擅自添加电源,使最终的数据计入到供电企业的数据当中,从而减免自身所要缴纳的费用,这不仅是一种违法的行为,而且对窃电者自身的人身安全也带来很大的威胁。
        2传统反窃电技术概述
        传统的反窃电技术主要是通过将电能表安装的地方加锁,使得用户无法接触到电表,从而保证电表不被用电客户人为的破坏,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但是这种传统的反窃电技术在偏远的地区无法运用,因此,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对这些地方进行巡查。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电能表进行编号,采用统一的方式进行复封和管理,对于电量的突然变化,要进行统一的管理。
        3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功能优势
        3.1全面的监控功能
        与传统采集系统相比较,现代智能化的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其对于用电情况的监控更加全面,同时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因为此项技术本质上具备了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对用电信息进行分析,实现监督与控制的功能。此外,在科技的发展、制度的健全基础上,此项技术的先进程度更高,进而在整体精确性、全面性上自然会优于传统的技术,并且结合现代供电单位对用户的管理制度,能够形成精确的用户信息,以此帮助此项技术区别用户用电是否合理。
        3.2智能化功能
        针对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整体来看,其与传统电力采集功能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智能化功能,因为当此项技术将数据采集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调控、决策的就是智能化技术,所以智能化技术是此技术体系中的核心,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此项技术系统化,在此基础下运行,实现反窃电技术的价值。
        3.3调控功能
        即使在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应用之下,窃电行为也依然会发生,但是此项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对窃电行为进行处理,通过调控功能终止对窃电用户的供电,以此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窃电行为带来的影响。基于此项技术的智能化系统,当窃电行为被采集系统发现时,智能化系统会针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并同时针对异常做出调控,一般情况下,如果用电异常信息幅度较大,那么就很有可能的窃电行为所导致的,进而智能化系统会发出停止供电的指令,并生成相应的异常报告通知人工部门对其进行实地处理。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智能反窃电技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反窃电手段无论是怎样的进行改进和完善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的不断巡查,确保没有异常情况的发生,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保证。并且传统的反窃电手段容易惊动窃电者,造成犯罪现场的转移,难以快速的抓住窃电人员。


        4.1对高线损区进行准确排查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内部,设置一个线损的结构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线损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对高线损区进行准确排查。根据系统当中设定的计算程序进行用户数量以及用电量的比对,如果数据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和差距,就说明有窃电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反窃电操作方案。
        4.2窃电范围的确定
        在使用之前的排查功能后,确定了存在着高线损的区域,就可以进一步对该区域内的用户进行核查。通过不断的数据对比分析以及权威的鉴定,逐渐的缩小核查的范围,这样可以快速的确定窃电行为发生的地点,提高工作效率,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在确定了窃电用户的准确位置时,需要拆除相关的窃电装置,并对电能表以及线路保护装置进行加固,防止二次窃电现象的发生。
        4.3智能核查数据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系统能够试下对于电能表的远距离的信息抄录,这样能够保证信息记录更加便捷,通过将用户的信息和标号记录到相应的系统中。当发生窃电事故,工作人员可以将用户的信息调出,筛选出所需要的用户的信息,当存在异常现象的时候,对当地的供电线路进行排查,重点分析电流和电压的状况是否出现问题,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对数据进行核查,减少量相关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4.4现场检查
        通过上述智能反窃电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实施窃电行为的用户,工作人员应该在排查出之后进行现场的检查工作。对电能表的内部结构加以确定,对外部保护装置进行加固,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二次窃电现象的发生。如果更换了新的电能表,还需要对该表的性能以及质量进行鉴定,确保计量的准确性,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窃电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种是在电能表上进行改动进行窃电,另外一种就是对输电线进行改接。对于第二种情况,在进行现场排查时,应当对火线与零线的接法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反接的情况。如果有将会提高电能表的反向有功电能,降低正向的有功电能。所以要在现场的检查工作中格外的注意。
        5结语
        总之,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电力企业针对反窃工作的工作效率,有利于降低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得企业的供电质量得到更多的保证。这样做能够有效的保证电力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科技化水平,使得信息化程度深入的发展和进行。在实践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审核工作,结合具体要求实施,提升技术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霍尧.智能反窃电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5,02(02):52-55.
        [2]侯旭江.对电力系统中常用窃电手段的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133-134.
        [3]刘海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反窃电中的应用[J].电气试验,2013(2):39-41.
        [4]张光磊.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6,(8):226-226,250.
        [5]曹宇.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窃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7,(45):19.
        [6]邹欣荣,邹新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7):51-52.
        [7]张漫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反窃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2):284.
        [8]齐建忠,张艳.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应用分析[J].丝路视野,2018,(17):170.
        作者简介:
        陈良泽(1990.12-),男,江苏泗阳人,南京工程学院本科,研究方向:电力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