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8期   作者:全国华
[导读]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行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行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56例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时间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随机电脑排序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实验组行PDCA循环。对比和分析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结果:就实验组而言,基础护理合格率高于参照组,且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比参照组低,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整体基础护理的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的产生,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开展治疗,使其尽快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PDCA循环;儿科;重症监护;基础护理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没有陪护,且病情也比较危重,病情发展快速,且又因为患儿皮肤娇嫩,患病之后活动也大幅度的减少,皮肤血液循坏较差,又不能准确表达自我的意识,护理人员侧重于治疗护理[1],基础护理的质量比较差,家属满意度低,很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为了改变以上的情况,需要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提高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依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改善护理质量。PDCA循环近几年在国内被提出和应用,为进一步的分析其可行性,本文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行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定56例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儿,时间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随机电脑排序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
        参照组:28例患儿存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18例、10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4.00±1.50岁。
        实验组:28例患者存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17例、11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4.25±1.58岁。
         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强,P>0.05。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即进行床单元的整理、口腔清洁护理,眼部护理等,护理人员每日需要依据医嘱进行基础护理,在护理之前不进行评估,在护理之后无效也不进行总结,护士长只需要抽查基础护理的执行情况[2]。
        实验组行PDCA循环,如下:(1)计划阶段:在护理之前,需要先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检查发现护士巡房不主动,生活护理不够及时等,分析原因可能与制度的不完整,责任落实不到位有关系,并且PICU病人也比较多,护理人员不充足,造成护士只侧重治疗性操作,对基础护理有所疏忽。(2)执行阶段:健全基础护理制度,提高基础护理的意识,将交接班的流程进行优化,对接班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另外可以通过培训来不断的强化护理人员的意识[3]。(3)检查阶段:护士长需要每日检查护士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医院组间质量监控小组每月检查执行的情况并且将其归入绩效考核。对于未落实的事件,责任人需要将其记录,并进行持续性追踪。(4)处理阶段:科室每个月都可以开展一次质量控制的总结会,将基础护理的检查结果纳入分析和总结,对于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持续性的质量改进措施,将其作为下一次循环质量的监控点。
1.3观察指标
    记录和分析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3.00软件分析数据。涉及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 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
   表1数据证实,实验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纠纷[n(%)]






3讨论
        儿科危重病患儿均会被收治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病情通常比较严重,且变化也很快,没有陪护,所有的基础护理均由护理人员进行,这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职业道德。PDCA循环作为科学的工作程序,有着完整性、统一性和连续性,不断的进行循环和改进。PDCA循环由四个阶段组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将其应用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制定基础的护理制度,提高质量管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也能够得到调动,强烈的责任感,能够更好的照顾患儿。同时优化交接班流程[4],对于排班的模式进行深度研究,护理人员对患儿也能够更熟悉和了解。护士长定期的进行检查,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检查,能够确保基础护理落实到位,责任有着明确的规定。每一次进行质量循环,不断的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以便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家属的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基础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产生,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红丽.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1):1403-1405.
[2]邱丽心,叶丽娟,林硕超, 等.PDCA循环法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3):134-137.
[3]马洁.浅析PDCA循环在PICU基础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173-175.
[4]王远香,黄志红,刘润梅.PDCA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4):183-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