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泥稳定市政工程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徐路路
[导读] 摘要:近年来水泥稳定碎石以其较高的强度及抗渗性广泛应用于市政施工方面,符合现代施工大规模机械化技术发展方向,成功推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身份证:13062219900622XXXX
        摘要:近年来水泥稳定碎石以其较高的强度及抗渗性广泛应用于市政施工方面,符合现代施工大规模机械化技术发展方向,成功推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通过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特点,以探讨市政施工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展开。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市政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凭借其优良的成板块和成体型的特性、能够固定水分的特性、抗冷冻能力强以及承载性能稳定和受力能够根据要求而改变的特点、成本较低,在我国等级公路的不断开发和建设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由于其广泛的使用,所以其质量受到了人们着重的关注,一旦使用水泥稳定碎石的企业或者单位对于其特性的掌握不足,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有效的分析和控制才能够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例如: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产生的缝隙,自身材料不能够稳定形态的特点,容易随着力量的改变而变化等等特性,了解不到位就会使得等级公路建设和施工的基层路面遭受到损坏,减少道路的使用期限。所以在利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有效地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相关技术和使用量,最大限度地保障基层施工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基础
        1.1水泥稳定碎石优势简述
        水泥稳定碎石以其良好的结构性和高性能,常被用于市政道路基层。其自身优势在于,不仅初期强度高,作为抗压能力和重载强度的效果明显,还拥有着良好的抗渗度、抗冻性等性能。组成水泥稳定碎石的成分非常简单,一般是由粒料和灰浆及胶凝材料组成,其成分并不包含任何特殊材料,降低成本消耗与施工难度[1]。
        1.2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管理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按设计要求调整相应的配合比,通常情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原材料主要由硅酸盐水泥混合矿渣构成,集料粒径及其压碎值应按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1.3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特点
        水泥稳定碎石普遍应用于道路施工的基层建设,以其特殊的高抗重压性能、高抗疲劳性和初期高强度等优势,对高载重车辆运行的路段效果表现十分出色。而且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集料及外加剂,使其更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效率要快于其他施工技术,以整体特点考量,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处在相同条件下,在确保建设质量合格和设施工程完善的同时,能达到更短的施工期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其抗水性和抗冻性也非常符合现代城市交通情况。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2.1科学合理的原材料配比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整体过程,其原料的配比直接影响拌合料的质量,集料集配应根据试验段得出的配合比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反复调整得出,使其符合要求,并应按要求进行抽检。水泥用量一定要控制准确,用量太少减少胶凝作用,用量太大加大水化热反应温度,极易形成裂缝,水泥用量应经计算得出,并及时观察拌合料颜色及流动性等及时调整水泥用量,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验报告。
        2.2专业有效的混合料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应该在搅拌之前,确保原材料合格后,调配好水泥、碎石的构成比例,严格遵循混合材料制作流程,控制时间、限制温度。采用专用拌合机械进行拌合,并及时调整含水量。在搅拌过程结束后,对其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2.3适当合理的摊铺碾压
        根据试验段所得数据及现场实际情况、使用机械情况等,分析计算后得出相应的松铺系数。

检查调整施工机械使用状态,保障其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出现中断并出现裂缝,影响基层板体性和强度,并影响道路正常使用[3]。在摊铺、修整后立即用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压实时,可以先稳压→轻振碾压→重振碾压→胶轮稳压,压至无轮迹为止,并及时处理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保证施工路面的平整和压实度,使其符合规范要求,严禁薄层贴补进行找平。
        2.4及时的养生及交通管制
        在完成摊铺碾压后,施工人员需检测道路的压实程度,做好养护工作。一般的养护周期最少是7d,养护时可用土工布或密封性好的塑料薄膜覆盖施工路段。在养护期间禁止车辆行驶,洒水车除外,并且洒水车在行驶的时候,必须匀速,禁止洒水车出现急转弯和猛刹车情况。
        2.5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及时清理基层淤泥土和杂质,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和粗糙度,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保证市政工程顺利实施。原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应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以及数量,良好的保管水泥,防止出现硬化、潮湿等问题。另外,强化机械的配置,合理安排机械的进场顺序也能提高施工效率。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案例
        3.1施工准备工作
        正式施工前选择试验段先行铺筑,准确了解其施工材料配比是否合格,机械配置情况是否满足要求,总结摊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相关参数,用来指导大面积施工。
        正式施工后,摊铺工作开展之前,做好测量放样工作,按照摊铺机宽度和全站仪间隔10m,控制平曲线5m位置放点,并放置导向控制线支架,根据试验段所得数据、实测地面高程和松铺系数分析计算其松铺厚度,确定导向控制线高度位置并做好标示。正式施工前,需处理作业面除尘除杂,并浸湿其表面。
        3.2施工过程重点分析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进场原材料经送检合格后(水泥)根据配合比及试验段得出数据进行试拌、调配,达到设计标准才正式进行原料拌制,并提前备料。正式施工后,定期抽检原料配比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并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规定每2000m/1组无侧限抗压试块,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拌合好的混合料及时摊铺、碾压确保在初凝前碾压成活。
        3.3施工结束后的验收
        基层施工完毕养护7d后进行检查验收,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规定采用灌砂法按1000m/1点的频次取样检测压实度;按设计规定每车道、每20m,取1点使用弯沉仪检测弯沉值;其主控项目“原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一般项目“中线偏移、纵断高程、平整度、宽度、横坡、厚度”等需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等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如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4]。
        4结束语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市政道路基层使用,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问题和使用年限,必须合理加强监管施工过程的各项环节,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规范施工操作流程,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和有效的实施,促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发展,为人民建设更多优秀工程。
        参考文献:
        [1]朱锦华.刍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6):102-103.
        [2]许金溪,陈长青,孙小平,等.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J].商品与质量,2016(23):312.
        [3]金胜军,乐世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在市政施工中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1083-1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