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42219880321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在工业化和机械化的发展也随之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但由于目前制造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在工程机械建设过程中引入信息化与智能化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中主要从目前我国国内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其次简单的阐述了现如今智能化与信息化在工程机械运行过程中具备的一些技术手段。最后根据工程机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工程机械在走向智能化与信息化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化;未来;发展
引言
长期以来工程机械多依赖于动力、传动和执行机构,机场工作也需要通过人工完成。此种模式下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且测量结果不准确,还会加大操控难度。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可以有效结合该类先进技术,以此改善工程机械的设计、操作与工作效率。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工程机械中,可以提升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量,进一步提升物性参数的精确度。所以分析和研究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能够有效推动工程机械领域发展,同时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1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现况
1.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对工程机械的智能化与信息化进行研究时,相关管理人员要对整个项目进行管控,让工程中的任何一个工作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从而保证整个工程机械项目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如果管理工作在工程机械技术中落实的不到位,很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机械技术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使信息不能够及时传递,后期的维护工作难以进行。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推进工程机械技术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
1.2工程机械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社会的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为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工程机械提供新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进行工程机械方面的研究,水平落后。因此,必须向国外的一些先进企业购买核心技术与相关设备,并且有很多高水平的技术都是被垄断的,千金难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经由这几十年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与扶持下,一些国内的企业与高等院校已经在工程机械技术研究方面获得了一些成果,为打造我国的工程机械核心技术做出了贡献。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机械技术不断被改进与创新,性能得到了提高,种类也变得丰富。为了能够追上国际发展的脚步,要打造更加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工程机械技术,但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人们在其中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使得先进的技术不能够和工程机械技术充分融合。因此,要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工程机械技术能够得到改善,更加高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
2工程机械运用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技术概括
2.1在工程机械中应用信息智能化处理技术
在工程机械制造过程中智能化处理技术占据着工程机械制中的主要地位,工程机械生产部件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工程机械智能化水平的程度。智能化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工程机械生产过程实行电子控制,而且是从单个零部件控制到整机的综合控制。并在生产过程中还通过计算机的模块化技术,对生产部件进行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从而实现各种工程机械同步进行部件加工。
2.2在工程机械中应用信息检测技术
在工程机械领域运用信息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对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进行准确的记录。通过对工程机械工作状态中的位移速度、转速、重力、压力、流量、流量变化率、压力变化率等数据的监测,就可以在工程机械的加工过程中控制机械生产部件。
3工程机械技术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趋势
3.1会更加注重柔性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种类型的终端及应用软件开始出现,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制造工作时,在其中应用到计算机的部分也越来越多。柔性化生产,能够在生产过程当中按照生产产品的类型,会选择最合适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式进行工作。这是借助计算机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流程简化办到的。柔性化生产能够实现多类型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能够将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到最大化,从而提升了项目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
3.2远程操控技术更加先进
对于一些较为大型的工程项目,都需要运用工程机械技术。由于工程的规模较大,工程量较多,因此工程机械设备都需要长时间的进行运转,这样就说明机械设备的操控人员也需要长时间来完成工作。操控人员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会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运用远程操控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对工程机械设备运用远程操控技术,能够实现对被测设备的实时监控,能够实时地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远程操控技术减轻了操控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人员在操作室就能够完成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实现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随着社会对生产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工程机械设备会越来越朝着大型化发展,传统的手工操控已经不能够满足生产要求,会阻碍机械工程的发展。经过机械远程操控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实践,能够进一步推动生产行业的进步。
3.3多技术融合
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能够直接影响未来的研发方向,工程机械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的目的在于提升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以此降低人力劳动成本。通过应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化融合,利用工艺技术能够解决多个问题。比如无人操作技术、声控技术、一级自动称重技术等。
3.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也相应加大了工程机械的技术与资金投入。同时注重机械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的人才培养力度。工程机械的发展成果可以代表机械制造技术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工程机械主要应用于工程作业中,工作任务量比较大,且运行环境恶劣,无法应用于人工现场的长期控制中,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
结语
完善工程机械中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就需要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机械技术等各方面协同进步。虽然我国是传统上的工业强国,但是在世界上的工程机械领域我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利用智能化和信息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相联合,并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让工程机械行业成为全自动化智能加工行业。这样不仅可以为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还可以通过机械制造产业带动我国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吴国祥,李玉河.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工程机械,2013,44(01):2-7,3.
[2]黄斯琦.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南方农机,2017,48(06):112.
[3]李欣.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261.
[4]陈佛保.有关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讨论[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74.
[5]张峰.浅谈工程机械技术现状与智能化信息化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6.
[6]陆柏林.工程机械技术现状与智能化信息化趋势[J].中国金属通报,2019(6):204~205.
[7]李小刚.浅析智能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