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表现在应用中。小学语文是学科的基础,更要重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养成习惯。口语交际作为一种应用语文知识的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开展。本文从当前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学
前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开展对话,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心中明白话如何说,语言如何组织,才能开展有效的沟通,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通过口语表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一,教师开展的口语交际教学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课程的要求。部分教师注重生字、词语、作文等书面学习,而对于学生说话的能力不注重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特别喜欢说,不喜欢写,这种矛盾造成了口语交际教学问题。第二,教师对于口语交际社会能力的运用认识不够。教师过分的强调小学生要养成好习惯,不要多说话,不要乱讲话。但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口语表达和交际沟通能力,才是学生展现自我最直接的形式,学生从小如果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对于未来适应社会可能不利。第三,教师对口语交际的综合表现认识不全面。部分语文教师,喜欢安静的学生,对于闹腾的学生严厉制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展,在这种环境中,小学生一旦养成恐惧交流的意识,会造成话说不清、意思表达不明白的沟通障碍,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对小学阶段学生语言黄金段的认识不够。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对于语言的学习很快,是黄金阶段,而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样具有快速模仿、快速识记的特点,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进行口语化教学的运用,不利于学生口语提升。
(二)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够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应用的程度不够。首先,教师认识不全面,一定会影响到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不能及时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境,开展教学实践,对于口语交际教学运用造成影响。其次,口语交际教学的运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生活中,而教师对于学生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引导不够,造成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沟通不顺利。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小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对语言的组织混乱,对语言的逻辑模糊,不会交流,不会沟通,严重的会造成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影响校园生活。最后,教师不能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对口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明确,学生不能从心理上重视。小学生在学习中,对于教师的教导,大多言听计从,教师说重点的内容,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教师不重视的内容,学生会自动忽略,从而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进行更好的口语学习,限制了交际能力。
(三)学生口语交际心理差
首先,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小学生天生能言善语,能说会道,有的小学生天生口齿不清、表达不畅,这种差异会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差距,而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在表达受挫的时候,会影响到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会严重影响到其在未来生活中进行更好地学习。其次,小学生对语言的分析逻辑思维不同,有的小学生善于从形象化出发进行表达,有的小学生善于从理性化出发进行阐述,这种思维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小学生表达的习惯,而大多数小学生的普通认识会形成一种正常环境,一旦个别的小学生思维与众不同,会受到排斥,而这种排斥的环境也会影响到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其不愿意进行交流,不愿意进行沟通法,影响到口语的锻炼机会,限制了交际能力的发展。这些学生的交际心理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及时的引导、缓解,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优化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研究运用意识
教师要重视运用口语交际教学。比如在进行教材文章《“贝”的故事》讲课过程中,针对教材内容中的“贝”,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对话,引出文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生活中都见过什么样的贝呢?”、“贝有什么意思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会回答“贝壳、宝贝”,教师接着提问“那你们觉得贝壳是宝贝吗?”,学生有的回答是,有的回答不是。在这种疑问的氛围中,教师可以引出古代人对“贝”的认识,因为古代人将贝壳作为一种宝贵的物品进行佩戴,所以有“宝贝”一说。借着“宝贝”,引出文章讲课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贝,来让学生学会认识更多和钱币有关的字词,比如“赚”、“赔”、“购”等。在这个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使用口语化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对抽象的物体进行描述,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又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写话”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让小学生使用合适语句,对假日生活见闻、假期趣事进行交流,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组织,为写话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开展写作。
(二)充分运用体现到教学过程
通过情景的搭建,发挥出口语交际的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进行文章《小毛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的对小毛虫的教学过程使用口语交际、共情体验的方式开展。首先,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出一只小毛虫,把小毛虫置身在树叶子上,周围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昆虫,小毛虫只能呆在树叶子上,不能乱动。教师将这个画面使用语言描述出来,让小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毛虫,可怜的呆在树叶子上,做好共情体验的基础。其次,教师在大屏幕上对小毛虫拼命织茧的过程进行播放,让小学生使用语言对这个过程进行描述,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同,描述也会不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张开嘴巴,说出来。通过具体的口语描述,小学生完成共情体验的过程。最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场景进行播放,引导小学生对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现象进行交流,小学生会被大自然的神奇所吸引,进行两两之间或者小组之间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小学生明白“蜕变”的道理。教师引导小学生将小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进行写作,通过写作,完成书面知识与口语交际的结合教学过程,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健康的引导,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学会口语交际。比如针对内向的学生,教师多制造机会,多提问,多引导,鼓励这些学生张嘴说。针对性格活泼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养成合理的逻辑思维,有层次的完整表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都养成爱说话、会说话的能力,开展有效的沟通。另外,教师要注意多进行口语演讲、口语辩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参与,多练习,通过说话实践,来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建立说话表达的自信,能够更全面的开展口语交际,更好地学会口语表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口语交际的教学实际情况,主要可以从教师重视、教学应用和学生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开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会学语文,会用语文,会交流,会沟通的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展示自我,推荐自我。
参考文献:
[1]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4):100-103.
[2]周蕾.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1):197-199.
[3]陈秀英.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及方法[J].甘肃教育,2020(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