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期   作者:刘艳华
[导读]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
        摘 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在单位时间内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取知识得到高效发展。
        关键词:学习气氛 高效课堂   境化教学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在单位时间内教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取知识得到高效发展。针对语文课程,如何在课堂上使学生最大范围地提高参与度,在知识层面、鉴赏层面、学习方法层面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问题的关键。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在《快乐学习法》一书中提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无味,尤其是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开始大量接触文言文,面对突如其来的“之乎者也”感到茫然无措、焦躁不安,甚至谈“文”色变,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其实语文教学是一种美的鉴赏与传播的过程,每一篇文章都是陶冶性情的经典之作。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先天优势,进行快乐教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堂是“美”的发源地,而不是“愁”的集散地。
    如何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进入到所讲的情境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前预热,与学生达成共识。如学习《死海不死》一课,教师可以先展示有关死海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死海的神奇和美丽,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注重课后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但是课前准备与课后反思是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很多教师认为一堂课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刻就万事大吉,再也不去想了,这样是不科学的。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事实上,凡是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绝不仅限于课堂,往往都有课后反思的习惯,并且注重课堂反馈,以此作为下一堂课的前车之鉴,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一一改正,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情境化教学
        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的特点,且以直观思维为主。情景化的教学能够创立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对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具有积极作用。情景化教学有多种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多种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且其声音、影像、画面等内容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视听神经,为营造语文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初中课程《木兰诗》的教学中,笔者预先准备好有关花木兰的影视资料,并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播放该片段。通过视频这种直观、生动的画面刺激,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化了对文中主人公花木兰的认知和了解,产生了探究花木兰生平事迹的兴趣,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四、优化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的营造离不开学习方式的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以该方式进行的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采用自主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灌输知识,同时问题的设计要结合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上述步骤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初中语文《女娲补天》的课程教学中,笔者在课堂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关于女娲的故事,并提出问题:“你知道的经典神话人物有哪些?”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对神话传说有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主动开始寻找其他的神话人物,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五、.注重课后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但是课前准备与课后反思是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很多教师认为一堂课在下课铃响的那一刻就万事大吉,再也不去想了,这样是不科学的。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事实上,凡是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绝不仅限于课堂,往往都有课后反思的习惯,并且注重课堂反馈,以此作为下一堂课的前车之鉴,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一一改正,做到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不断提升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心力,从心底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听课,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语文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与语文魅力息息相关,独特的文人气质,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情感表达或是非凡的语言技巧,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语言带来的现实意义。比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因为设备故障导致提前备好的图片资料无法展示,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的失望,便灵机一动说:“可能再优美的图片在徐志摩笔下都显得暗淡无光,都没有他本人的诗句来的更有感染力,下面就让我们与徐志摩一起感受这份浪漫。”学生们会心地笑了。
    七、完善评价体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推行素质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现全面发展,必须要完善评价体制,改变传统的以成绩为标准评价课堂效果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健全的评价体制必须要完善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学要建立关于学生的全面评价标准,实行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评价;二是建立教师考核制度,这里的考核不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而是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为主。同时评价教师是否积极带动课堂气氛,展开师生互动。通过上述评价体系的完善,语文教学的效率会越来越高效,并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高效实用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凤香.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8).
[2]马琼花.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青年文学家,200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