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节能开发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袁庆洋 梅罗云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2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也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现代商用建筑和各种智能大厦的出现,中央空调广泛应用于其中。中央空调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的同时,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作为中央空调中最主要的耗能来源,其内设备相对集中,各个控制点对整个制冷系统的影响较大,是一个多干扰、时变性的系统。如果不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其耗能,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环保发展。针对酒店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使其满足节能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节能开发应用
        引言
        中央空调工程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步入现代化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高效率循环使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价值。其不但改变了以往人们取暖制冷模式,而且极大提升了应用效率。但是,在长期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应用中,发现该项工程所消耗的资源是非常大的,而且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是不可预估的。为了有效促使建筑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保证自身基础目标基础上,实现低消耗,降低对环境产生污染,切实需要落实环保节能技术,将环保和节能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建设与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想试运营的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1中央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系统是由主要构件机器系统和末端辅助系统构成。主要构件是指外面悬挂的机器,负责冷空气形成;辅助系统被放置在屋内,也作为空调内外配合的使用装置,便于空气的流通。空调可按功能分为四个系统有气体、水源、制冷和发热系统。空调的任务原理如下:首先,在空调打开后,气体状态的制冷剂被紧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被送到制冷设施(外机),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在释放能量后,其产生的暖风会被外机吹出来。而后经过较细小的管件,进入蒸发器(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受到蒸汽发生变化,变成气态温度较低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分子,蒸发器就会温度降低,室内机的电扇将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凉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留用的皮管出来,这就是空调会有水出现的原因。就这样使气态的制冷剂返回压缩机来回运转,持续不断制冷。压缩机是是空调的主心骨,是控制空调节约能源、有效利用的主要部件。它使用电力能源产生冷空气,降低室内温度。也就是说,室内存在的热空气利用电力能源传输到外面。与此同时,压缩机的运转会迸发热量,以至于电力能源转化为热能量。因而,能够提升压缩机的能量转换速度,以便用很少的电力把里面的热分子释放到外面。
        2基于中央空调制冷控制系统节能开发应用
        2.1热力回收再利用
        一般来说,空调系统的运行气体和液体能够相互转化。采用的人力回收再利用技术,通过回收气体转化为液体时产生的热量资源,为系统运行提供能源支持。目前来说,多回收利用冷凝热和排风冷热。其中,回收冷凝热运用的技术原理为旬还在利用。通过回收制冷环节产生的热能,借助冷凝热,实现对热水的加热处理,为使用者提供中热水或者其他热能,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采用的回收排风冷热节能技术,利用的是制冷机,实际运行时通过消耗负荷达到节能目标。借助低温度的冷凝水,对处于高温状态的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增强散热效果,能够实现节能。使用冷凝水对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处理,制冷能力能够得以提高。
        2.2新风预处理系统
        新风预处理系统的使用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除湿式新风预处理系统和热回收式新风预处理系统。这两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湿度控制对环境要求,同时能够控制机器出现漏电现象,同时规避冷热抵消。在以上系统应用基础上,中央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则能够有效得到控制。此外,在温度和湿度分开控制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调节的精确度。

热回收式新风预处理系统,主要应用在湿度要求较低的环境下,在回收排风内部能量使用和预处理基础上,控制系统环境内部的除湿量与制冷量。基于以上分析,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容量能够得到全面管控。如,某建筑工程其建筑面积大约为13万m2。在总体预估之后发现,该工程项目的夏季总冷功率为4532kW;冬季总冷功率为3776kW。为了贯彻节能环保技术,在项目使用太阳能光伏电板作为空调制冷系统的动力能源,在结合节能环保技术使用基础上,最后统计项目的中央空调系统造价为1675.62万元,相比其他项目每年能源节约开支能够达到120万元,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效果。
        2.3空气源热泵
        节能环保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首先注重空气源热泵的优化使用。空气源热泵在夏季能够对外部空气处理,满足室内制冷需求;冬季能够对外部空气加工后向内部供热,且空气源热泵的使用主要是在电能驱动下操作的,外部空气转化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与以往技术应用相比有着较大的改进。此外,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高、冬季热量需求大,可以发展空气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蓄热式电锅炉的互补供暖,充分满足实际供热和制冷需求。
        2.4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是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技术,他可以根据运行需求对中央空调系统中的风机风量、水泵水量以及冷机制冷剂循环量做出相应调整,从而达到按需供应、节约能源的效果。例如无极调速风机一般属于低速送风下的变风量系统,主要存在无极调速风机电机以及自动调节风量节流风阀两个组成部分,对其的控制可以通过送风温度、室内温度以及静压等方式予以实现。通过变频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对中央空调系统在各种状态之下的风机转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降低,进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5太阳能技术
        作为21世纪环保型社会建设,大力开发利用干净清洁的太阳能是最佳的环保措施,也是科研工作者备受瞩目的课题,有效地把太阳能应用到制冷空调领域十分关键,实现光能转换。采取太阳能、地板采暖、吊顶辐射相结合的方式,我国太阳能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吸收式制冷;二是吸附式制冷。
        2.6水蓄冷技术
        建筑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水蓄冷技术作为一种全新使用的空调节能手段,其获得了较为突出的应用效果。水蓄冷技术应用原理其实际应用投资成本低,主要是通过冰的相变潜热,在冷量储存基础上,后期转化使用,满足热量供应需求。此外,用电高峰期,同样可以通过使用冷水的冷量,实现降温,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制冷,实现了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
        结语
        随着现代数字化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对智能化控制领域内的有效创建,就需要结合现有的应用基础,促进在空调自动化管理程序上的有效应用建设。中央空调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对自身建筑范围的要求会高一些,且在能耗的比重问题上,也会比其他系统更消耗能量。因此在进行自控系统投资的控制比重理论上,就需要结合相应的自控利用率和空间调节作用,促进节约能源上的成本降低控制,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云.中央空调系统制冷过程与能耗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50.
        [2]林伟.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3):26.
        [3]李帆,张驰.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149.
        [4]金莉雯.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9(2):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