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问题探析 郭威

发表时间:2020/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郭威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实现了电能表远程自动抄表和用电能量的实时监测功能,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
        山西省国网平定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0452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电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实现了电能表远程自动抄表和用电能量的实时监测功能,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对于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视,通过做好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率,使变户关系趋于精确,以此来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通过对低压台区线损采取精细化管理的举措,可以实现线损管理指标的责任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和考核目标的动态化,全面提高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措施
        引言
        低压台区的线损管理已经开始由传统的繁琐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精细化简单管理的改变,在企业内部也已经逐步建成了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是将配电台区划分成若干个单元,供电企业使用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进行现场实时线损计算,对本台区内的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科学制定线损管理方案,实现动态目标的评估管理工作。
        1线损以及线损率的基本概述
        线损以及线损率的基本概述主要涉及到方面:线损作为电能从发电厂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中,在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环节中存在的电能消耗或者损失状况。线损率则可以将电力网规划设计以及生产运行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体现。台区线损常规标准在于线损率控制在0~8%之间;采集覆盖的台区主要指该台区中含有一个覆盖,也就是采集覆盖台区;台区总电量应该低于配变总容量的二分之一,同时线损电量应该低于配变总容量的五分之一。或者台区总容量为零,并且台区低压表计总容量低于50度的台区为轻载,也就是线损正常台区。
        2目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客户档案信息错误
        目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客户档案信息错误。实际操作中,因为台区低负荷、抗干扰能力差、用电能量低等特点,可能会出现附近的两个台区在窜台区的情况下跨台区抄回数据,这将导致一个台区的线损过高,另一个台区的线损出现负值的现象。此外,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误,一些台区还有可能会出现无卡客户存在。由于在采集系统中无法找到客户档案,导致电能量无法及时统计,低压台区线损率增加。
        2.2审核管理方面
        目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审核管理方面。抄表换表作为供电企业管理的第一内容,下一环节则在于抄表的核查和校对,做好第一环节数据采集的核查和审批工作。结合相关标准,应该在抄表人员结束抄表工作之后,第一时间对所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核查,并核算出对应的数据线损率,以此便于对后续问题的体现和修整。在进行审核时,常常会面临两项问题,一个是录入之前审核工作落实不到位;另一个是分析以及考核不充分。不管存在哪一问题,就会导致线损管理失误现象出现,使得线损率提高。
        2.3计量故障产生的低压台区线损
        目前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计量故障产生的低压台区线损。如果线网断电时间过长,一些电池容量不足或电池性能较差的低压台区用电量采集仪器采集的数据异常。出现这类异常的关键在于,电池能源耗尽导致仪器计时器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台区线损的数据收集准确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计量故障就是远程信号不稳定导致计量数据不准。在一些用电量采集偏远山区,由于通信基站较少,信号难以稳定,电压台区用电户的用电量计量统计数据会出现较大误差。


        3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增强稽查与考核
        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一是增强稽查与考核。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出现的异常台区,由检查控制小组每周按计划进行一次检查。对于异常的台区,各台区负责人应该加以重视并在一周内及时进行处理,消除缺陷。公司的检验稽查团队每周进行一次报告,并要求运维团队在一周内及时消除缺陷和不足。及时检查和完善考核制度,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应与个人工作绩效相匹配,与个人的收入相挂钩,根据各级人员线损指标完成情况,在绩效考核中进行奖励与扣罚。
        3.2对台区线损管理实现过程管控
        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二是对台区线损管理实现过程管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台区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台区线损管理网络。二是为保障台区线损管理的推进和阶段目标的落实,实行领导小组蹲点负责,全面参与供电所台区线损提升工程。三是制定有效的反窃电措施,在一些窃电比较严峻地区,开展反窃电专项活动,营造规范用电氛围,为从严处理窃电用户打下舆论基础。四是实行线损分析汇报例会制度,会上就台区线损普查整治和反窃电工作进行交流分析汇报,抓住可控因素,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的薄弱环节。
        3.3打击窃电现象
        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三是打击窃电现象。要想从基础上防止窃电现象的出现,就要从管理、技术、宣传等多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加强社会群众对电力相关法律体系的认识,让其从基础上意识到窃电的危害。另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对防窃电技术的探究和研发工作,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规避窃电行为的出现,从而减少窃电给电能带来的影响。
        3.4加强数据通道管理
        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四是加强数据通道管理。在针对数据通道管理工作中宜从两方面入手,主要是预防故障发一及对已发生故障进行分析检修。在统计低压台区线损之前,需要保留以前接入点,并以此为基础适量添加漫游接入点。这些工作完成后,需要强化对电力载波通道的监控,一旦载波通道出现非正常情况,则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调整,并设置一定的有线通信通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现数据的稳定传送。
        3.5开展台区线损标准化诊断工作
        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五是开展台区线损标准化诊断工作。使复杂庞大的线损分析工作简单化条理化,扩大线损分析的参与面,提升台区线损分析能力和分析质量,可建立规范高效的线损分析标准,从台区线损成因入手,编制台区线损因素表、建立线损分析指导卡和评价表,理顺台区线损分析思路,降低线损分析门槛。分析人员按评价表内容逐条分析并签名,使台区线损分析的准确性和分析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根据台区线损诊断主因分层管理落实整改,按可自行整改、需配合整改和系统支持整改三个层次,制订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台区线损标准化诊断的推行,同时也加强了台区的基础信息管理,为后续的台区技改升级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
        在当前电力系统运营过程中,在开展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需要优化计量工具管理和数据通道管理,全面提高系统数据和资料管理水平,重视对线损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一步优化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居民用电量不断增加,对于用电标准和要求也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做好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居民用电质量,为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乐天.线损精细化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9,37(1):4-8.
        [2]茅晓蕾,陈冠.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供用电,2010,27(6):84-87.
        [3]尤智文.线损精细化管理在上海市区电网中的实现[J].机电信息,2011(6):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