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杭飞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的4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均低于实验组。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且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舒适护理;慢性支气管;应用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老年群体高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通常是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吸入有害气体等因素导致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其具有起病缓、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发作严重时可伴随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夜间睡前和晨起时更为严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易导致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利于病情改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传统护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医院逐渐推广舒适护理模式。为了探究舒适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80 例,其中男性患者 55 例,女性患者 25 例,年龄在38-6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8)岁,这 80 例患者均被我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且排除其他影响本研究的重大疾病。采用随机抽签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进行常规的病情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的4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舒适护理的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心理护理: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患者保持沟通,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心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②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了解,学习相关知识,掌握日常护理和注意事项,促进患者对治疗措施、并发症和预后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重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③舒舒适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初为患者介绍医院相关情况,帮助患者及早适应医院环境,控制病房温度、湿度适宜,病房定期打扫、消毒,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④生理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咳嗽、可
叹、胸闷等不适情况,病情较为严重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吸氧,轻叩患者背部,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在患者吸氧过程中,应保持吸氧器械的清洁,定时消毒,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⑤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患者高蛋白、高能量、和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加强患者对营养物质的摄入,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嘱患者清淡饮食、戒烟戒酒。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定运用本院自制统一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患者在出院时采用不记名填写的方式进行填写;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统计方式为患者出院时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为显效;症状比入院时有好转的为有效;如入院时无明显差别的为无效。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进行数据处理,采用 t 检验、卡方检验对对应数据进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 40 例患者在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为77.5% ,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的40例患者在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为95.0%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75.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我们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感染因素等)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如果发生感染将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一旦诊断,应及时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如不及时治疗和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该病治疗过程较长,且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在给患者身体带来不适感的同时也会降低其心理健康状态,影响整体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致力于提高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舒适度。通过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评估其心理状态,可为护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针对性地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加强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障碍,促进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增加治疗信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治疗;通过调节病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并维持病房干净整洁,可有效提高患者生理上的舒适度;此外,采用针对性的症状护理并结合肺功能恢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肺功能。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护理的时候通过舒适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缩短患者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越,邱志新,李为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7,32(04):606-611.
[2] 陈洁,李和杏,张丽明.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9):7.
[3] 曲桂媛.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3(2):253-254.
[4] 赖石娣. 舒适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9):188-189.
[5] 罗杰刚.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37-38.
[6] 吴限.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