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   作者:梁晓婴 刘心 李飘萍 林诗欣 洪春柳
[导读] 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梁晓婴 刘心 李飘萍 林诗欣 洪春柳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80例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监护室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对促进护患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重症监护室;护理
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在医院治疗中是极为特殊的病室,病人在监护期间必须要受到最全面的护理看护。不管是从治疗上还是护理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难度显著高出普通病患许多,人文关怀理念主张将人文元素融合到医疗工作中,为重症监护室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1]。为了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效果,降低和消除重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对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重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为患者意识清醒,能配合正常医疗过程,排除精神异常、昏迷及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90岁,平均(65.3+28)岁;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者23例,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者1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1~89岁,平均(66.1±27)岁;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者22例,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者1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治疗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转科前或转科即刻关怀护 重症监护室一般收治病情严重、时刻存在生命危险的患者,为了便于管理,不允许患者家属进行陪护,所以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其心理会发生极大变化。因此,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前,护理人员就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怀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将重症监护室的基础设施、治疗流程、护理方法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介绍,还应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需要向患者强调一个健康、向上、平和的心态对治疗的影响,让患者能够进行自我调节[2]。
1.2.2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重症监护室有别于普通病房,一般是开放式,且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行声加上患者呻吟声等,患者易出现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心理和生理变化.且患者家属不能时刻陪伴其左右,极易产生孤独情绪。为了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护理上在日常工作中要避免大声喧哗及谈笑风生,切忌谈论患者病情危重及家属所作的负面决定;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病房的光线要柔和,尽量保持仪器声音低微。根据患者喜好及病房的实际情况,给患者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或放置一些报刊杂志,从而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同时尽量在有限的探视时间内告知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1.2.3 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 护理人员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避免浮躁、轻佻及对患者的病情妄加评论,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敬程度。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准备、有效和迅速,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认可度及对治疗的信心:避免在患者前接打私人电话,注意工作态度和语气,在进行有创性操作前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取得患者同意,消除患者负面心理。

1.2.4 提高基本护理技能 在提高基本技能方面,护士要切实地落实各种基础护理服务,需要将重症护理落到实处。除了常规的口腔护理、眼部护理、皮肤护理等,还要重视卫生清洁等,每日清晨为患者擦脸,睡前擦脸和擦脚,有出汗的患者,帮助擦身;保持患者床单的整洁干净,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
1.2.5 离开重症监护室的人文关怀患者符合转入普通病房治疗的条件,医生同意患者转科治疗是重症监护患者治疗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标志,此时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家属其病情已趋于平稳,目前已解除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状态,同时使用平车护送患者进入普通病房,与普通病房护理人员详细交班,与患者家属沟通护理注意事项。在患者出院后进行积极主动的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传统护理模式中.护士总是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患者生命抢救和病情监测上,忽视了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本研究从患者转科前或转科即刻开始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规范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并加强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而且在患者离开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时,同样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期间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焦虑和抑郁,对促进护患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華护理杂志,2018,43(6):540 543
[2] 周轶鹏.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健康必读,2019,10(1.2):168.
[3] 庞静,单秀连,金艳鸿,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压力分析与护理[J].现代护理,2017,1.3(33):3205 3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