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蕾 刘怀莉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加强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均行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IRF、LFR、HF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10d观察组RET%、RET#、IRF、MFR%、HFR%显著提高,且高于治疗前,LF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RET%、RET#、IRF、MFR%、HFR%显著高于对照组,L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治疗中应加强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可判断患者红细胞活动度变化,评价疗效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参数;临床价值
缺铁性贫血属于常见的血液科疾病,主要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表现出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等症状[1]。当前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以补铁为主,而为准确评价治疗效果,除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外,还应结合血常规参数进行判断。此外网织红细胞参数作为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是否可应用在缺铁性贫血疗效判断中需深入研究[2]。为此,本次研究对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加强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74例作为对照组,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41例,女33例,年龄22岁至72岁,平均年龄(42.41±3.74)岁;对照组男40例,女34例,年龄22岁至70岁,平均年龄(42.35±3.81)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两组均行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均为原装试剂盒及原装质控。采用EDTA-K2真空抗凝管取静脉血2ml作为标准,混匀后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治疗,检测指标包含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 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
观察组给予铁剂治疗,连续5-10d。
1.3 观察指标
测定观察组治疗前、治疗5d、治疗10d患者RET%、RET#、IRF、MFR%、LFR%、HFR%等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表1可知,治疗前观察组IRF、LFR、HF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10d观察组RET%、RET#、IRF、MFR%、HFR%显著提高,且高于治疗前,LF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RET%、RET#、IRF、MFR%、HFR%显著高于对照组,L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确诊,如外周血常规参数,铁代谢指标及骨髓铁染色检查等[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先进诊断设备的发展,如今应用血液学参数检测中高档血细胞分析还检出网织红细胞参数,实现对相关疾病的进一步诊断,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其中网织红细胞主要体现骨髓造血细胞功能,可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如流式细胞术联合核酸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网织红细胞体积,细胞内含物及细胞内RNA含量等,诶额可依据荧光强度分为三种营养类型,如MFR、LFR、HFR,成熟网织红细胞细胞质中RNA含量少,荧光强度弱,而若造血受到刺激,幼稚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释放,荧光强度高。IRF可作为提示成熟红细胞生成的开始[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观察组IRF、LFR、HFR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d-10d观察组RET%、RET#、IRF、MFR%、HFR%显著提高,且高于治疗前,LF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RET%、RET#、IRF、MFR%、HFR%显著高于对照组,LF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网织红细胞可作为判断缺铁性贫血发生及发展的参考依据,而且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可反应疗效,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加强网织红细胞参数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可判断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合成水平,红细胞活动度变化等,实现疗效评价,研究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何小霞,李果,张洪波,等.武汉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生物参考区间调查[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32(05):769-772+776.
[2]付塬,修云霞,樊金宇,等.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4):140-142+149.
[3]王利民,刘善凤,阿腾古丽,等.湖北地区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5):2877-2879+2899.
[4]徐元浩,李可成.网织红细胞参数检验在诊断贫血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