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010319890916XXXX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优化管理策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采取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
1市政工程道路建设特点
市政工程的道路建设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条件,其施工特点是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繁杂。施工建设必须在露天的条件下实施,而且大多数施工在建设过程中都会影响日常交通情况,例如占用公交车道、暂封立交桥等。所以,工程建设中会出现很多预想之外的突发情况,存在不稳定因素,结果导致道路施工质量存在差异性。
2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施工区域的水文影响
在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施工气候与环境对工程的施工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路基会受到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干扰。如果施工现场的水文环境比较复杂就会导致周围出现冰冻、融化的现象,给路基施工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危害,一旦出现膨胀或翻浆的问题就会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降低路基的使用强度。所以需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对现场的水文环境与气候特点进行分析,确保对复杂环境的水文条件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工程的施工标准要求。如何才能加强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综合分析研究,确保路基施工的强度与质量是道路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2.2交叉作业项目较多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内容较为复杂,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交叉作业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也比较常见。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工程之间的交叉作业进行合理协调,相关的负责人也需要事先进行充分交流,才能在实际施工当中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2.3监管力度不足
在施工单位管理中,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用以规范建筑资源的合理使用,节约成本,同时也能确保施工中信息层层传递有条不紊,避免工程遗留安全隐患。然而,我国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不够重视监管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建筑单位过于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在施工现场空缺监管人员,久而久之,造成资源浪费、违规操作等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市政道路的服务质量,人们与车辆的出行得不到应有的安全保障。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工作
施工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碎石、钢筋、沥青、回填土等材料,上述材料在施工开始前必须经过相应的质量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比如对于水泥材料,需要对其细度、初凝及终凝时间、强度、稳定性几方面进行检查;砂和碎石材料需要检测的项目包括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钢筋原材料需要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回填土材料需要检测的项目包括GBR试验、液塑限试验等;沥青材料应进行软化点与延度等方面的检查。
3.2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保障工程质量
(1)项目经理的职责权限。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需建立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人员分工,与质量管理人员签订质量责任书;全面贯彻法律法规,坚持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制定工程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和创优目标;选择资质完备、行业信誉度高的施工队伍和材料供应商;针对质量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依法履规进行惩处。(2)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在分管范围内,行使项目经理授予的职责权限,全权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坚持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编制科学可执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定期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协调处理质量问题上报与评估等工作;全程参与材料供应商考评工作。
3.3准确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施工开始前要事先进行工程测量及放线工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准确测量。依据道路设计的宽度、中线、纵断面高程、施工边线等开展放样工作。在进行放样过程中应以全面、到位为原则,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且要参考此前对于道路施工的调查工作,设置一定的警示标志。
3.4设计方案严格把控
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是由政府进行经济支持,由于有政府拨款,前期项目的设计规划大多过于简易。并且,结合的事实依据都是相关监管部门已经掌握的规划材料,设计内容过于单一或者不具备实际施工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的审查,其设计方案需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吻合。同时,要监管施工单位对所规划范围内的电力通讯、地下管道以及给排水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干扰其他工程的正常运行,也降低后期施工中工程调整的次数。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求施工单位中相关设计人员与政府监管部门保持有效沟通,随时整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后期施工如期进行。
3.5针对道路路面路基压实工程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
在路基路面进行压实施工时,还要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与压实度,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针对这一情况,需要选择合理的碾压设备,来保证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为工程的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路基路面工程压实处理的时候,一般会选择使用吨位较大的压路机,同时技术人员还要注重对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确保碾压设备的使用安全与效率,从而为路基路面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3.6工程管理体系严格把控
在市政建设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合理手段。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实施前,结合道路建设的设计方案与技术要求,拟定出详细的管理规划,围绕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用于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就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实施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等。将管理制度与施工工作相对应,设立项目负责人,及时对工程中施工情况进行奖惩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水平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存在的通病制约着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持续稳定进步。在道路工程施工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规划方案与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执行操作,注重施工技术的科学管控,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维护交通运输安全。
参考文献
[1]高扬.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9):133-134.
[2]杨文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及检测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9(05):140-141.
[3]厉孔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17):251.
[4]李鑫.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7):173-174.
[5]史鹤鸣.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