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何栋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何栋
[导读]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当中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
        广州天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当中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和防水性能,因而有着广泛的应用范畴。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应用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效果。基于此,以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工程数量和规模的日益扩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引发极大的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房屋建设施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深入探讨和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明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势特点,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构造设计,并从模板、钢筋、混凝土等不同方面着眼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效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应用效果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高耐水性和耐火性。在建筑项目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使用。在建筑外墙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整体结构的工程施工。钢筋是一种具有独特的耐高压性并结合其外部结构的特殊性能的建筑材料。在正常的实际条件下,钢梁可以承受的压力高达2.81MPa。混凝土材料的新型建筑材料导致混凝土材料的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这决定了它们的抗拉伸强度,但其抗压强度却相对较弱。两者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它们各自的出色性能,从而提高了建筑外观和结构的稳定性。与其他工程项目的基础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模板还具有很好的抗震和防暴性能,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的整体结构,这对于处理各种小地震,瓦斯爆炸和其他事故非常有用。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具有建筑外观施工项目操作简便灵活的最大特点。它也是一种复合基础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组成相对简单。在应用技术过程中,需要诸如物理和机械混合与搅拌之类的更多操作,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也相对较低并且易于实施。
        2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2.1保护层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的构件的承载力是由于混凝土和钢筋一起相互作用产生的。如果钢筋混凝泥土的保护层不够厚的话就很有可能造成钢筋受力的表面凝土掉落,最后造成工程的质量问题。但是钢筋混凝土也不能太厚,如果过厚就会造成破坏构件的结果,所以需要把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那要将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控制好,就需要合理运用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施工技术。在项目工程施工之前要按照工程的部位和施工的图纸来确定合适的保护层的厚度,在项目施工中就需要施工人员严格遵守规范进行施工作业。
        2.2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的关键步骤,要保证模板中不能出现漏洞,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的问题,并将隔离剂涂抹于模板内部,避免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影响。其具体施工流程包括: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等步骤,要在模板安装前充分清除模板表面的油污、水泥等杂物,充分润湿木模板,进行钢模板的严格校准,使之满足平整度要求。在进行模板的测量放线作业中,要注重全程跟踪、监督和检查,保证模板拼接的坚固性和整体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的现象。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及时修整不规范的钢模板,注意保证接缝尺寸最小,不得出现模板拼装不严、接缝尺寸过大的现象。还要注重对模板的变形控制,有效降低钢筋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
        2.3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技术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对照图纸结构进行检查,各种数据都要确保无误,防止因为粗心大意或者识图的水平不够高而造成钢筋的绑扎错误。然后要继续检查钢筋的垫块是否符合绑扎的要求,以此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下一步就需要施工人员对钢筋的绑扎牢固性进行检查,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这样的流程才能够有效确保钢筋的绑扎的高质量。


        2.4混凝土浇筑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可分为基础面浇筑与分层浇筑两部分,其中基础面浇筑是指在建筑物基面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为保证浇筑施工质量,浇筑前必须要对建筑物基面进行清理,用水将灰尘、杂物、泥土等清洗干净,使基础面能够保持洁净、平整、湿润。基面清理过后还需铺上一层水泥砂浆,以提高基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合度,待水泥砂浆铺设均匀后,即可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水泥砂浆的厚度通常在2-3cm左右,而水灰比则需要根据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而定。在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分层分块进行浇筑,浇筑时需要坚持“随浇随平整”的原则,将每一层混凝土平整的摊铺在前一层混凝土上,并对其摊铺厚度进行检查,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层的均匀、平滑,每一层混凝土浇筑、平整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另外,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因此为避免振捣施工与预埋件、钢筋产生冲突,还需在浇筑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预埋件、钢筋的位置,同时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来设置振捣器插入点。
        2.5混凝土振捣施工
        选取适宜的振捣器具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作业,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较密的钢筋梁、柱节点,依循“直上直下、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振捣作业,注意振捣间距在50cm以内、振捣时间在20s~30s以内,避免混凝土振捣作业中的气泡、下沉等问题。并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作业方式,并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操作,排除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提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结合力。还要注意高温季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避免内外温差较大的现象。
        2.6钢筋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要合理控制好混凝土内部和表面之间的温差就需要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的养护技术,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在当前钢筋混凝土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棚盖式的养护技术和覆盖式的养护技术,而其中的覆盖式的养护技术是运用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养护技术。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想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仍需要对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加以注意:首先,在混凝土拌和阶段,配合比不合理、未按照配合比用料、搅拌不均匀等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离析,从而影响混凝土砼的坍落度,因此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必须要提前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并对拌和操作进行严格规范与监督,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其次,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时间、振捣棒移动距离等都会对混凝土质量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振捣时还需对振捣时间与振动棒移动间距进行严格控制,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二次复振,以提升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
        结束语
        在其他方面,水泥钢筋的施工还涉及许多其他问题,在他人看来,施工单位的质量水平是好是坏与新建房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有关。因而施工单位必须在许多方面学习和吸收新概念和新技术,改善整体技术以达到更好的水平,以便我们的住房结构能够不断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龙俊良.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0-11.
        [2]李笑磊.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9):124-125.
        [3]夏建长.试析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04):117-118.
        [4]郭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6(11):192.
        [5]邓统旺.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6,6(10):140+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