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36072919840814XXXX 江西赣州 341000;2.身份证号:36072919831106XXXX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现阶段,人们非常重视公路桥梁工程整体质量,这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在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此确保公路桥梁下部结构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基础以及其下部结构是公路桥梁工程的主要支撑承载结构,也是保障公路桥梁整体结构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公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环节。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公路桥梁基础以及下部结构的施工规范,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工艺,同时要准确把握公路桥梁基础结构以及下部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为确保公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1公路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质量病害
在桥涵基础和下部结构施工中,应注意桩基施工,桩柱施工,立柱盖梁施工和大型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常见质量风险点。这些风险点主要产生以下危害:桩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涵结构的承载力;桩柱连接不良会导致结构层薄弱,容易造成早期损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和墩身钢筋保护层不足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桩基偏位。为了确保立柱中心定位准确,通常调整立柱的中心或接桩,这导致作用在桩上的桥的压缩应力与桩的中心之间的过度偏差。桩基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桩基的偏心力很容易导致损坏。
(2)钢筋笼上浮。在灌注桩基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笼骨架出现上浮现象,导致桩基底部钢筋缺失,影响桩基整体受力。
(3)桩基底部沉渣。在桩基钻孔过程中,未能有效进行孔底沉渣清理,桩基孔底沉渣超出设计及规范,桩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后期桥梁整体沉降。
(4)桥梁桩柱连接差。桩基浇筑完成后,为更好的桩柱新老混凝土连接,须对桩基顶部进行多余桩头破除,桩头须凿除至露出骨料石子。由于一线工人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差,往往未凿出桩头骨料,甚至未清理桩头泥浆及钢筋调直便进行桩柱连接施工,导致桩柱连接薄弱,甚至出现裂缝断桩。
(5)大体积承台裂缝。公路桥梁承台体积较大,在施工当中工人往往少布或漏布冷却水管,混凝土浇筑后缺少有效的洒水养生,在混凝土水化热反应下承台易膨胀产生裂缝。
(6)立柱盖梁保护层不足。立柱盖梁施工中,现场工人及技术管理人员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意识不足,钢筋加工尺寸未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立柱盖梁表面易产生裂缝和钢筋锈蚀现象。
2公路桥梁基础结构施工技术
2.1支架搭设施工技术
公路桥梁的搭设是桥梁建设的最关键环节,其中桥墩作为大桥的支撑,在运输的过程之中切记不可运用除垂直运输之外的其他运输方法。与此同时,桥梁支撑处的三个方向,一定要有链接杆,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障桥梁自身的稳定性。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是公路桥梁建设的重要材料,钢筋套笼是极为困难的,在制作时一定要注意,一定要使用大型机器进行吊装,与此同时,要用分节入空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施工,在焊接过程中,要运用焊电的技术防止出现缝隙,可以多台设备同时进行焊电。这个过程是要视情况定的,有时可以进行焊电施工单独进行。在焊电时对准空位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第一时间避免出现大的误差。
2.3围堰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围堰基坑开挖施工时,最开始要做的就是降水处理,我们要向基坑中来注浆止水,并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注浆的厚度。当基坑周边渗水渗泥时,注浆止水的位置就要选择位置稍微远点的区域。围护桩施工如果碰到较为坚硬的物体会导致围护桩发生位移或者渗漏,从而使公路桥梁工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处理这种情况,可以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基坑来说,保障基坑留存和边缘边坡互道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5m,这是静态要求,对于动态来说,应该不小于1.0m。
3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3.1钻孔施工技术
钻孔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项目钻孔施工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同时施工时严格的对钻孔数据监测。正式施工前,需要将相关的黏土准备,做好泥浆的拌和;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冲击钻的参数标准,当在卵石层、砂砾层等石层施工时,要采取小冲程的设备进行施工,一般冲程的深度为1~2m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中需要时刻观察泥浆的黏稠度,保证孔洞的施工不出现塌孔等问题出现;当钻孔深度达到2~3m的范围时,需要及时的对孔深、直径、垂直度检测,是否存在偏差,同时按照施工参数表核对各项施工指标;桩孔施工时,一旦出现孔洞倾斜的情况,假如倾斜的问题较大,就会导致后续的施工不能正常开展,因此,发生倾斜时需要将钻头上下提升来回扫孔,保证孔径的垂直度得到纠正;另外,施工时遇到岩石层,出现不平整问题,此时可以使用小片石、黏土等材料将施工区域填充,然后在采用十字锥钻进,以减少孔洞倾斜、坍塌的现象发生,钻进阶段若遇到的岩石层坚韧度高,此时,可以选择频率较高的冲击锥钻进,以提高钻孔的效率和质量。
3.2清孔
在清孔时,需要保证孔内的水位需要比地下水高出1.5~2m,避免钻孔塌陷。此外,清孔速度要快,间隔的时间太长会影响后期的施工质量,完成清工作后要即可的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在水下灌注施工时,项目采用的是导管发,直径控制在250mm以内,该设备在应用时,需要检验它的密封性,保证施加施工能够满足工程目标。
3.3混凝土配置与施工技术
混凝土拌和时,要按照施工规范标准进行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温度、材料标号、坍塌度、水灰比等方面的要求,另外,对材料的初凝时间进行了解,且每根导管灌注的时间需要在材料初凝之前完成自身工作任务;在正式灌注施工之前,需要对沉淀的厚度进行检查,保证它的相关指标,满足工程实际的要求,然后再进行灌注施工值得注意的是,在灌注施工阶段中,要采取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关注后,需要对孔内的混凝土下降以及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要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高度,高度要适中,如果高度过高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针对每根桩需要自备相应的混凝土试块,当试块的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方可使用并且做好相关的施工记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深度以及时间拆除情况进行登记,从而将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方便后续的工作开展。
结语
综上,施工单位应根据公路桥梁工程的不同基础和下部结构形式特点,合理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同时施工单位应准确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提高施工操作的规划化以及标准化程度,从而促进公路桥梁基础结构以及下部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保障公路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固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涛.关于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9):337.
[2]孙佶龙.公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7(4):32.
[3]袁胜顺.公路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智库时代,2018(48):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