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模式创新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刘刚
[导读] 随着我国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由此,教师应该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本文以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模式创新为题目,展开积极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将核心素养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实现核心素养与数学素养的有效融合,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以往的教学来看,许多教师将核心素养丢在初中数学课堂之外,更是摸不着数学核心素养的真谛,导致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严重脱节,教师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导致现如今许多初中数学教学缺乏层次性、人文性、综合性,学生的学习水平不高,数学修养更是缺乏,这无疑是让初中数学课堂失去了色彩,更让初中数学课堂不再符合于时代的需求,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完成一项活动的内驱力,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数学学习课堂感兴趣,那么他将会全身心都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去,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魅力,感受数学文化。由此,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该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数学教学促进核心素养与学生学习兴趣的融合。首先,就是可以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开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导入情景,让学生在充满意境、充满情趣的导入环节当中,走入初中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正数和负数”时,我列举了一系列数字,例如“1、2、3、4、5、0、-1、-2、-3、-8”,引导学生找出这组数据的不同,以此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之中。随后,我便可引领学生发现“正数和负数的界限在哪里”,步步引导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这种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调动课堂的氛围,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勇于思考。
二、体现开放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和谐性和互动性,在促进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交流的基础之上,开展更开放式的数学教学课堂。首先,就是应该创设更开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跟老师交流,敢于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敢于对老师的教学提出疑问,这样是实现师生双赢的过程。其次,教师要抓住机遇引导学生交流,以达到掌控课堂的效果,有效避免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太过活跃,而偏离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我引领学生找到全等与对称图形的联系,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探究,这无疑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让他们在沟通交流之中找出答案。可是,有一部分学生趁讨论之余,偷偷玩耍,不参与到课堂之中,此时我通过明确小组分工,让小组成员之间书写任务单的方法来完成合作交流,这样既能有效地避免部分学生不努力、不认真的情况,也能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之中探究新知,促进学生交流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数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数学教学应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理解新知,学会做题,教师更要将数学方法引领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借助数学方法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提升。首先,根据所讲知识以及数学方式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比如,对于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数学方法。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避免部分学生不会应用数学方法的情况,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问题和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况中运用数学方式,并得以迁移到其他类似情境中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我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会因式分解,同样,要通过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学会因式分解的方法。巧借完全平方的展开式,让学生学习到可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进行因式分解。以此类推,我引导学习到其他因式分解的方式,例如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十字相乘法等。以此,来让学生会解同一类型的题目,而不是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解知识上。
四、强调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新知,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常运用的数学思维有类比思维、数形结合思维、化归思维、分类讨论思维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独特性,选择合理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巧借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的魅力,实现数学成绩、数学涵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函数具有较强抽象性,对于初中生而言,太过复杂。此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新知,我巧妙地借助“数形结合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来理解其特点,这样能够降低学生思维负担,让学生在更加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抽象的内容,从而真正地实现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的融合和渗透。
五、借助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做有针对性地调整,进而促进教师、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应该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搭建平台,让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教师应该搭建多样化的评价模式,促进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在评价之中培养学生学会表扬他人,鼓励他人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在小组同学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在采用小组互评的模式,让同学们更加凝聚力量为小组服务,为提升小组成绩而努力,学生在为小组,奋勇向前的同时,更是提升学生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以及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完“一元一次方程”以后,我再引领学生做变形题,以达到巩固新知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但发现有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出现许多漏洞,此时,我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自己的做题过程和题目的答案,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并习得做完题后自查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简而言之,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水平,以帮助学生理解初中数学课堂,理解初中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尹桂梅.初中数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94-95.
        [2]李凯.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才智,2020(09):156.
        [3]张玉玲.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06):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