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企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对于电力能源稳定性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上升,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作用下,电力企业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手段。通过对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变电运行所需资源,降低变电站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消耗量。目前,精细化管理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管理制度,一种独特的变电站运行文化与理念。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背景下,以精细化思想为核心,重视细节,以数据、标准以及量化为变电站管理基础,从而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模式化转型,对促进变电站生产运营水平及成本投入质量的提升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
引言
变电站是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为电能的分配和集聚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将对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所谓的精益化管理理论,及核心特征是避免浪费,就同时也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通过以人为本的精益化思想能够对电网进行安全生产或者是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精益化的思想不仅对于变电站内的工作流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充当监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考核体系。
1变电站变电运行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其核心在于精益且有效。换言之,在变电站变电运行的过程当中,必须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式促进变电运行实施的规范化发展,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朝着有益于变电站稳定运行的方向发展,以促进班组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契合变电运行管理的目标与需求。精细化管理是指:以消除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中各种浪费与损耗问题为出发点,遵循项目管理工作模式构建团队,以精细化专家为指导,对各类精细化工具及方法进行合理应用,从而达到改善特定目标的效果。
2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2.1细化相应的工作内容
在每天完成两个班次之间的交接时,一定要做到时间准确、手续齐全、责任清楚,必须按照规定来完成交接。值班的工作人员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负的责任,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要求。检修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自己的任务,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要了解变电工作管理的目的,变电工作管理不仅关系到经济方面的利益,更关系到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危。为此,必须要在工作过程中,增加对值班的工作人员工作情况有一个总体的监控,所有变电站的管理者必须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最近工作情况向上汇报到负责总体监控的部门,再由负责总体监控部门来完成最后的解析和处置,把正确结果回传到所有的变电站,完成整个上报与回传工作。
2.2操作标准统一化
变电安全运行对变电站变换和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接地线在变电运行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接地线带电或者合闸时将接地线不小心带上,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两端定位法。接地线有两端,分别为导体端和接地端,两段定位法就是将接地线的两端固定并统一。电力企业应该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操作工作不标准的问题。供电公司的设备部将两端定位法应用到中置柜、出现间隔柜内。如果需要挂接地线,工作人员可自行装设。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化之后,伴随着对危险点的检测安全系数也会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将危险点潜在的问题解决,还能够对变电运行作业的安全运行有所帮助。
2.3制订风险防范工作预案
在变电站全面建设的背景下,各类安全事故的产生势必会对整个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威胁大众生命财产安全。
除此以外,各种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变电站变电运行面临巨大风险与威胁,比如地震、火灾、雷击作用力等,均可能导致变电站变电运行期间面临着设备损坏、杆塔倒塌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变电站运行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对各种风险的处理工作,形成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种危险要素,合理分配抢修人员,以尽可能控制损失,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理,恢复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2.4设备巡视管理
精益化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劳动的有效性,而设备巡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劳动的有效性。就目前来说,变电站值班人员工作量较大,而且相对重复,即使对值班人员对设备的巡视有严格的规定,仍然还是会出现值班人员巡视次数缺少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变电站的位置都在较为偏远的地区,根据所处地区的特殊环境,环境问题对设备巡视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缆的智能标签技术。在系统施工图设计中统一规范光缆标签的回路编号、光缆去向和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数字编码技术,研究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缆智能标签的编码、生成及解析方法,实现过程层光缆标签信息的“即扫即看”,而且可批量查找一根纤芯内的所有虚端子信号,可极大提高智能变电站调试、检修和改扩建的效率及正确性,准确实现过程层物理回路与逻辑回路的“虚实对应”。
2.5提高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术水平决定着电力运行的安全和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技能与素质发展的投入,一方面,组织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遍化教育,使全体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降低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和技能因素产生故障的可能。另一方面,对于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要采取差异化的培训,针对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实际工作和具体操作进行人员的专业化教育,使其在专业领域和运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变电站变电生产的实际,进而实现变电站变电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等一系列战略目标。
2.6加强母线倒闸操作管理
在变电运行管理体系中,母线倒闸操作管理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将会直接决定变电运行质量的优劣,此时就需要加强母线倒闸操作管理工作。例如,在开展母线倒闸操作时,为了有效避免母线开关跳闸现象的发生,则需要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和标准及时拉开母线倒闸阶段所涉及到的操作电源;如果母线出现突发故障,则需要在母联开关的帮助下,工作人员立即切除故障;如果母线上电压互感器由于设备倒换而出现停电现象时,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母线不带电反充电管理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自动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由于断电而出现不该有的错误动作,进而发生电压熔断器、回路器熔断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变电运行的安全事故。
结语
现今的电力设备的技术水平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各种过去不敢想象的智能化变电站也随着时代的潮流建立起来,变电运转已经成为新型变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其质量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变电工作管理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制度和方法已经基本完善。在电网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为了解决日后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就必须要从管理机制上下手,引进新的管理理念,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改变变电运转的方式,以这种新的方式来提升变电运转的科学化水准,为日后变电站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俊杰.试论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其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18(6):159.
[2]祁天东.浅谈供电企业变电运行维护检修管理[J].商情,2018(9):129.
[3]杨波.变电运行管理巡检一体化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