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必备的基础设施,给排水项目的质量、安全程度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之后城市的建设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海绵城市理念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新兴理念,并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海绵城市理论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在提升城市排水能力,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率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提高了利用雨水资源的效率。这一理念的应用为给排水设计提供了正确的引导,提高了城市建设科学性,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引言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不断推进,各项基础设施都在跟随时代进步不断改进完善。海绵城市理念虽然是一种新兴理念,但是实际应用于城市给排水及其他系统的建设中,能够有效提升给排水系统的工作效果,同时更好的发挥水资源的价值。对城市的规划除了增加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之外,还需要积极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这一理念发展并落实,为城市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1)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口的集中化、水资源的匮乏程度都在影响着城市的后期发展策略和轨迹,水资源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因此,在当前基本国情的影响作用下,该理论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城市用地是十分紧缺的,地下资源也应该做好空间规划和有效利用,以免造成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的不匹配。海绵城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起到了综合把控的作用,使得城市地下管网系统能够有序的分布,并发挥各自职能。(2)经过对该理论的反复实践,使得现阶段我国城市给排水管路系统设计越来越精细化、有序化、人性化,使得城市面对汛期有了更多的控制力,也能够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想过去,城市给排水系统未综合考虑汛期的雨水的处理过程,更未考虑将雨水进行转化和利用,使得水系统设计陈旧、雨水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海绵城市理论的综合有效应用,大大促进了城市给排水管理的设计和优化,使得给排水系统更加合理、科学化,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现如今,我国很多城市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行业更应该去学习、研究和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将该理论充分的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去。建筑行业也应该按照建筑物需求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比如将雨水资源通过小区绿化带和渗水路面进行搜集,并将搜集的雨水进行蓄积,用于小区绿化浇水,再有可将建筑物内部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也可利用到建筑物内部使用。水系统主要蓄积城市中的雨水资源,但并不能将城市全部区域进行无死角的搜集。因此,作为建筑行业的建设单位,有义务和责任对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现阶段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相关设施缺乏完善性
随着我国的建筑类型和结构不断增多,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老旧的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原来的旧管道不能支撑现阶段的城市供水和排水流量。为了确保城市正常的发展和运营,需要更新和优化供水和排水。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生活用水和城市用水量在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达到城市发展预期目标,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跟上步伐。这需要相关部门,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案,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重建,并扩大其规模。
2.2不能对雨水资源展开充足的利用
虽然我们国家土地辽阔,但实际的水资源分配是不平衡的,如果一个城市不能得到水资源的均匀分布,将会限制城市的建设。因此,有效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今,城市地面硬化率,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和建设不断上升。
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雨水不能渗透到地下,最终不得不占用地下管道,同时导致资源白白的浪费。因此,对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视度,需要提高。而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为城市排水降低压力,同时,还能对自然水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2.3养护与建设工作不平衡
随着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上升。有不少建筑物已经延伸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因此城市给排水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给排水建设材料,发现这些材料难以适应建筑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与建造给排水的方法方面也比较落后。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都只注重地上建筑物的质量,对于地下部分疏于管理,建设进度难以令人满意。现阶段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给排水设计建设都刚刚开始,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也不及时,难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3.1极端天气的影响得以控制
虽然当下的天气预报系统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实际气候的变化难以进行准确预测,极端天气的出现给给排水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海绵城市的兴建能够有效控制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降低应对极端天气时城市的损失,将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概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贯彻海绵城市理念的给排水系统,对城市中其他相关系统也有提升与辅助作用,有效的维护城市生态环境,降低雨水管道及末端提升系统的压力,充分发挥雨水资源的价值。
3.2突出规划重点,满足城市需求
海绵城市的建设十分复杂,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工作,对于城市的供水、排水,环保各方面都应当综合考量,建立有效的连接,对其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满足当前城市需求。相关工作者在进行系统建设时,一定要将市资源保护和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总结起来,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如果相关工作者想要改善供水不足的现状,就应当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协调城市资源和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3注重海绵理念,合理应用于雨洪资源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给排水设计旨在使城市的雨洪资源被有效利用,进而促进海绵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应利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管理平台进行方案设计,主要以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方针为核心建设原则。这样会建立起即具独立性,又具关联性的城市水文健康循环系统。其中,所说的渗是指绿色屋顶下的透水铺装;滞是指建设植草沟、下凹绿地;蓄是指建立雨水湿地即调蓄水池;净是指人工湿地即初期的雨弃流设施;用是指对雨水进行综合性利用;排是指专用的排水管网。相信通过上述六大顶层设计方针,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将雨洪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对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合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虽然现阶段我国海绵城市相关设计还存在缺陷,导致在施工时存在某些问题,但也不会影响我国海绵城市今后的发展。在之后,我们会更关注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应用技术,大力推广相关技术,在实际建设中吸收经验,使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更加科学的存在,并日渐成熟。
参考文献
[1]熊克芬.海绵城市理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121-122.
[2]杨成民.海绵城市理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19(34):131.
[3]刘东生,杨杰.海绵城市理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思考[J].地产,2019(22):32.
[4]刘志军.海绵城市理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2):105-106.
[5]郝华来.海绵城市理念在给排水设计中的思考[J].地产,2019(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