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本身的使用会产生重大影响,确保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价格是否合理,存储方式是否有效等,对施工水平的提高和施工成本的有效减少均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工作,能有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更是控制施工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的有效策略。在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强化材料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深远,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中仍存在些许不足,影响着材料管理的有效性,对此本文提出施工材料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具体如下文所述。
1建筑材料定义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质量合格、品质良好的建筑材料能确保施工建筑的坚固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建筑材料成本在项目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达到60%以上。因此,应严格考虑各种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组成、结构和特性,建筑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是否是高质量和经济合理的。材料标准要求同类建筑材料中每个等级的材料必须保证相同的质量。材料标准是建筑施工整个过程中建筑材料生产和使用的重要依据,规定了材料的规格、尺寸、成分和技术规范等。在采购时,必须取样、检验材料,确保其符合材料标准。生产厂商必须注意在保证产品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合理节约成本,加强建筑物资分类管理和物资仓库管理。
2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材料管理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材料采购不规范。材料采购环节不规范主要体现在缺少相应的采购标准,在材料价格以及种类等方面没有进行细化,同时由于市场各因素均会影响到材料价格,材料采购的不规范,致使材料的采购管理难以把控。第二,仍使用传统的材料管理方式。在材料管理中,还有较多企业选择传统手工管理的方式。在现今信息化环境下,这一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建筑企业的发展要求。材料在入库至出库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环节,传统处理原料模式,操作速度慢且会出现人工操作失误,极容易造成材料浪费,从而增加企业材料成本。此外还会由于经管团队与仓储沟通不善,出现仓储原料囤积的现象,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运转造成影响。第三,缺乏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使得其实际的材料管理工作并没有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由于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材料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环节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如领料、用料等,在材料存储工作上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如施工材料未分类、随意堆放等,给领料工作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并且材料可能发生变质、生锈现象,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增加了不必要的施工成本。
3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对策分析
3.1要制定严格的建筑施工材料采购计划
即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工程的进度,工程的风格,以及工程的面积,来制定详细的材料用量计划,从而确保施工前期的备料工作可以做好,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合理进行。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每个部门都要积极地参与进来,从而保证在建筑施工的备料环节都能做到准确,及时并且全面,为建筑有效施工打好基础。另外,还需要在建筑施工前制定好相应的材料供应计划,即根据施工的具体进度计划来制定相应的材料需求计划。同时,所做的材料供应计划应该将材料的具体名称,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材料的供应时间和材料的数量都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库存的材料储备情况,做好材料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平衡。
3.2材料堆放管理
(1)对建筑材料做好清楚的标记,分类保管。在一个建设项目中,需要用到多种多样的建筑材料,同种建筑材料也涉及到多种的规格。比如说,钢材的规格从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不等,有几十个品种。
这些品种用于建筑项目建设的不同部位,如果不能分类妥善保管,很容易出现混用的问题,给建筑安全性埋下很大的隐患。(2)建立专门的库房,对施工材料进行妥善管理。为了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应该建设专门的库房对建筑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因为水泥如果被雨水冲淋就不能使用;钢材如果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氧化锈蚀问题。
3.3做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既要对材料的领取,以及材料的使用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同时要严格落实限额领料制度,对材料进行按批次发放,避免建筑材料出现丢失或者浪费,同时负责材料发放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材料发放流程进行材料发放工作,并且对材料发放的具体情况也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另外,在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的材料损耗现象,但一定要加强对材料损耗的管理,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实际损耗量。要综合计算材料的计划用量,材料的实际用量,材料的实际运输损耗,材料的实际加工损耗,从而详细了解材料的使用情况和损耗情况,如果材料的实际使用量远超过材料计划的最大使用量,那一定是在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就一定要严格检查材料的运输,材料的发放,材料的领料,以及材料的加工等多个环节,明确产生材料浪费的原因,并且对不合理的环节进行修改调整,严格控制材料的损耗,使材料发挥最大的价值。
3.4建立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在建立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首先,所建立的材料管理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功能,以保证材料入库、出库等情况的全程记录,以报表的形式,使企业管理人员掌握到详细的信息。其次,材料管理信息系统应符合企业管理需求,从而进行材料的全过程管理。最后,应不断完善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需求会有所变化,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材料管理,应不断对材料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3.5现场材料管理总结
施工完成,没有了材料的进出,还必须对本项目材料现场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目的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水平。
3.6完善材料管理制度
首先,材料管理人员应根据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开展材料管理工作,并且为防止材料管理人员消极、懈怠情况的发生,材料管理人员间应互相监督,使材料管理工作更具严谨性,在材料管理信息准确性及真实性提高下,防止出现材料浪费现象。其次,材料管理人员应详细掌握自身工作流程及内容,在实际的工作环节,需遵循流程标准,强化材料管理的每个步骤,并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科学合理地进行材料管理。再次,应落实三元分开制度,材料管理工作应以凭据为依据,三员指采购员、材料核算员以及仓库管理员,保证每项工作的独立性,并互相监督,避免相关人员弄虚作假、相互串通,影响材料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现象的发生。因此,实际的材料管理环节,应以具体凭据为依据,如材料采购、领料、调拨以及退料等,以强化材料的内控管理。最后,完善材料保管及盘点管理制度,材料入库存储应按照划线定位、分类编号的原则进行,并且放置场地应保证无污染物、无积水、干燥不潮湿。在材料入库后,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做好防腐蚀、防火及防潮工作,从上述四个环节入手,使材料管理制度得以完善。
结语
建筑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工程的前提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不仅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好坏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建筑的造价投资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合理节约建筑材料成本是提高建设单位综合效益的关键。建设单位要不断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增强竞争力,力争在建筑行业中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杰.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No.530(21):184-185.
[2]于欣令.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1):110-110.
[3]李智慧,杨阳.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