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工程机械将朝着智能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以此满足工程建设等需求。我国将工业机械的研究重点集中与信息化与智能化领域,然而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差距较大。为了全面掌握高端技术,促进工程机械领域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和探讨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以此推动我国工业机械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机械;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工程机械技术影响着我国城镇、工业和信息等多领域的发展速度和规划。我国作为工业技术兴起较晚的发展中国家,各行业对工程机械技术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认识不够深入,工程机械技术人员对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掌握程度有待加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工程机械技术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们需要通过合理化的途径与措施加强改善工程机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整体效果。
2 信息化工程机械的改革特点
2.1 提升工作效率
对于工程机械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革,可以使得企业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有效的对于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弊端进行了补充和改革,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少企业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缩减企业投入,使得企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拥有较大的竞争力。工程机械信息化的改革还使得企业提升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延伸了生产链,而且对于工程机械的新的智能化生产方式有了准确的把握。
2.2 提升质量同时节能减排
每一个企业在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都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工程机械的信息化改革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信息化的工程机械可以对于产品各个步骤都进行相当精确的控制,使得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在掌握之中。节能减排也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节能减排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对于能源消耗和废料排放的问题研究,而信息化的工程机械可以使两者做到协调统一,从而使得企业效益获得最大。
2.3 实现多维交互
工程机械的信息化智能化主要是人、计算机和设备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统一管理,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使得机械设备得在合理化规范化的运行,从而推进企业的高效智能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3 工程机械技术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管理
施工单位想要实现工程机械智能化,相应的智能化管理必不可少,一般来说施工单位会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方法来实现,以全新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替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智能化管理可以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性,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施工企业机械的整体工作效率。此外,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较,智能化管理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动向,可以根据当下市场的变化对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3.2 智能化调平控制系统
工程机械调平是行驶的主要仿真,不同的机械系统有不同的动力传动线路。例如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使用,首先需要使其连接,接着再与变矩器进行连接,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平稳行驶的目标。调平系统一般由传感器、处理器以及接收器组成,可以较好地现信息的自动传递,从而精确寻找程机械的施工位置,大幅度提升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不同的工程机械对调平的要求不同,工程机械要朝着智能化调平控制的方向发展。
3.3 远程操控技术
大型工程项目都需要应用工程机械技术,机器运转所需时间比较长,且操作人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熟悉机器操作方法,对操作人员的身体机能造成影响。通过应用远程操控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工程机械采用远程操作方法,能够对被测机械进行精细化控制,并且能够实时观测机械运行状态。从某种角度上讲,远程操控技术能够解放双手,操作人员在办公室能够远程操作机械运转,以此提升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水平。谁找工程机械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机械工程的体积也日益增大。若仍然依赖人工操作方法,将会对机械工程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必须不断完善远程操控技术,并将其推行到其他领域中,以此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4 虚拟样机技术
虚拟样机技术是由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运用计算机的仿真软件对其受力、运动、设计进行分析,以此来检验生产成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在此之前,工程机械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人为的对其进行检验和分析,具有检验难度大、人力成本高、花费时间较长、准确度和科学性较低的缺点,现如今,随着虚拟样机技术的研发与使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建模、运动、分析和优化来获得理想的参数,在此数据参数的基础上制作出最优的方案。虚拟样机技术不仅可以弥补原有技术的不足,更可以精进工作程序,科学化智能化的完成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提高工作效率。
3.5 信息的传输技术
信息化技术需要将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转化。机械设备当前一般采用光线、声波当作载体,而信息化的过程就是将这种载体重新进行分析成为信息的过程,使得设备可以根据信息中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此外机械设备还对基本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解读和接收载体信息来使得设备进行更为精确的工作,这也是信息化机械更深的价值价意义。
3.6 集成控制技术及网络管理智能化
其实集成化控制、网络管理智能化就是通过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将不同的智能化系统集成的目的,以形成一个管理优化、资源共享、信息聚集的综合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将公共安全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设备系统等的数据通过平台集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央管理系统,然后通过平台整合集成的信息资源,最终实现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的综合化管理。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中能通过该系统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及分配,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3.7 混合动力技术
工程机械设备大都体积较大,需要较高的推动力才能完成设备的驱动和工作,这一点导致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导致资源的浪费。使用混合动力技术主要是通过动力系统将多余的有可能会被浪费的能量与能源进行转换,这种技术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消耗,将这些能源转换至其他机械设备的工作流程使用,提高能源的合理化利用和利用效率,减少对发动机工作的依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发展中,我国应当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由于工程机械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多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微电子控制技术。上述技术的研发多集中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该类高端技术研发方面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必须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注重人才培养,以此发展高端核心技术。因此,工程机械的未来发展必须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此提升工程机械的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尚松.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的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10):193-194.
[2] 张震.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18(09):212-213.
[3] 李浩冬.浅谈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63.
[4] 薛锦灏.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探析[J].时代农机,2017,44(12):47.
[5] 李欣.工程机械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概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