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实践性课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07期   作者:李庆玲
[导读] 高中数学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摘要:高中数学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教师们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让学生们真正学懂学透这些相对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否则将会导致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减弱。本文通过分析实践性课程的开展方式,来探究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实践性课堂;课程开发
        实践性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加入实践活动的环节来增加学生们的实践参与感,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實践来完成教学目标,实践性课堂的教学方法等同于将学生和教师们同时放置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上,一般是由教师们来创造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同时让学生们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通常在实践课堂当中,学生们普遍具有较高的课堂参与感和讨论热情。
一、高中数学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意义
(一)加强沟通与交流
        自从新课程标准改革推行以来,高中数学教师们在研讨分析的过程当中,就不断强调要重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另外,教师们还应当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们没有思考出解题思路之前,教师们应当一步步引导学生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标准思路是什么。例如在学习《复数》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为学生们编了一句有关于复数知识点的顺口溜:“虚数单位一出现,数集立刻就扩大。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笔者根据这一顺口溜进行课前导入,引导学生们思考复数的几何意义,一边对顺口溜进行解释,一边向学生们讲解复数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思考复数和实数的区别,让学生们自己认识复数的概念。
(二)激发小组课堂讨论
        在实践课当中,课堂讨论所占的时间比较的多,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充分的探讨就需要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能够自主梳理和相互交换思路,当每一个小组的学生们都有了基础的思路之后,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就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尽量要给学生们更多自己的空间,才能够达到更好的讨论效果。比如在学习《不等式的性质》的时候,笔者先提出问题:a>2a是否永远不会成立?学生们根据笔者的问题开始激烈的讨论,并且进行自主分析和验证。笔者发现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高中数学实践性课程的应用措施
(一)通过情景构建导入实践性课堂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们普遍更加注重教学的生活化,不少高中数学教师们都开始将教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起来,并且鼓励学生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学生们从心理认知上减少数学课程的难度。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单元的时候,笔者利用刮刮乐的中奖概率来进行课前导入,这样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们熟悉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生活化和形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掌握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不能够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知识点,而是要巧妙地借助生活当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们自己去发现知识,同时享受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实践性课堂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课堂当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体现课程学习材料的丰富性,适合学生们用来自主预习和课后复习。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将视频、音频、图片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将原本抽象的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可能有的学生习惯于通过视频来学习知识,而有的学生习惯于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把同样的知识以不同的形态进行展示。例如,笔者在教学《基本初等函数之―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一课的时候,为了照顾班级当中大部分的学生,笔者在开始学习新课之前提前准备了微课来让学生们预习新课。接下来在课堂教学当中,笔者又借助电子白板进行了作图,笔者通过电子白板的便利性,来让学生们认识为什么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在作图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们发现指数函数y=ax(a>0,且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且a≠1)的图像是关于零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因此两者互为反函数。利用电子白板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画函数图像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也能够充分节省在课堂当中进行板书的时间。可见利用多媒体画板进行图形教学的便利之处。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能够拓展学生们的学习思路,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广度。
三、结语
        数学科目是高中学习阶段当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学习的难度也比其他科目要高,而数学科目又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只有把数学基础打牢固,才有利于实现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因此,实践性课堂有助于完善学生们的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学生们的数学学科能力,学生们也更容易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减轻高中学生们学习压力的同时,尽量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数学成绩。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实践性课堂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宋述刚,何先平,熊骏,谢作喜.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课程体系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1):136~138.
[2]陈健辉,缪绅裕,陈学梅,黄丽宜.高师院校实践性教学学生成绩评价改革尝试[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03):5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