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解析王丽君

发表时间:2020/5/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3期   作者:王丽君
[导读]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防水防渗工程的有效开展,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防水防渗工程的有效开展,能够避免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对于建筑所造成的影响,进而为室内业主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建筑工程事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完善工程整体性能,则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针对于此,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防水防渗技术加强把控力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应用
        1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概念
随着我国市场需求量逐步提高,现代建筑工程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所以在实际施工当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改良。从实际角度来看,现代建筑工程企业虽然对项目施工开展逐渐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但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依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其中渗漏问题最为常见,也是对于建筑内部业主产生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气候因素变化,在雨雪天气当中,难免会对建筑产生影响,不仅造成建筑美观性下降,更加会导致建筑内部管道锈蚀、损坏,造成业主生活受到影响,并且在渗漏情况发生期间,需要物业及时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维修,由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也会产生额外管理和维护成本支出。基于以上情况,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防水防渗技术施工质量,则能够有效规避风险,进而为建筑耐久性和公众的生活提供良好保障,所以,相关技术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应当坚持以严格的标准执行操作,提高施工规范性,并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引进现代化工艺技术,对渗漏问题有效遏制
        2建筑施工中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及其原因
2.1建筑屋面渗漏
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作为建筑的顶棚,为人们遮风挡雨,是房屋建筑与外界隔绝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建筑物的屋面是渗漏现象发生最为频繁的部位。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一旦建筑物出现积水情况,基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和流体形态的便利性,会不断向结构的缝隙进行渗透,特别是出现雨雪天气时,建筑顶层屋面首当其冲,会不断受到侵蚀和冲刷,从而造成雨水入侵室内的情况。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作业时,没有进行规范操作,在防水材料铺设之前没有实施混凝土振捣操作,从而影响防护效果。
2.2建筑外墙渗水
建筑外墙也是渗漏问题的高发地带。由于外墙是立式结构,虽然与外界直接相连,但是很多建筑工人在施工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雨水等顺着墙体自然留下,无法在外墙停留,在进行贴砖等工作时不够仔细,留下缝隙。特别是在墙体与窗户接合部位,缝隙较大,虽然经过液体材料的补充,但还是会留下隐患。在一些气温寒冷的地区,一旦北风大作,空气中的水分会凝结成冰,在缝隙中的水分结冰之后由于体积增大,会将裂缝撑大,进而造成更严重的渗漏隐患。墙体渗漏发生时,会使建筑墙体内外的涂料及外层墙皮脱落,不但影响建筑美观,还会使墙体保温作用减弱,情况严重时会使墙体龟裂,使建筑安全强度下降,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
2.3建筑厨房、卫生间渗漏
家居生活中,厨房、卫生间是接触水分最多的地方,是由人为造成的且无法避免的常见渗漏区域。但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改进,针对厨卫排水设计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少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导致厨卫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渗漏问题非常严重。

常见问题如下:第一,厨卫地面坡度设置不够造成积水问题,导致渗漏;第二,结构设置不严谨导致渗漏现象。
2.4建筑地下室渗水渗漏
地下室渗漏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与地平面以上的建筑部分不同,地下室墙体常年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且地下管网比地面墙体内部管网更加复杂多样。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建筑地板大面积潮湿且没有明显的裂缝和渗水部位,但地下储物间放置的物品经常因为潮湿出现严重发霉现象。地下室与建筑地基距离非常近,出现渗漏情况时,会从根部侵蚀建筑钢筋混凝土的核心部件,如果钢筋受潮形成锈迹,会严重威胁建筑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地下室渗漏的原因是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出现问题,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3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根据渗水环境的不同,改进屋面防水工艺
采用正品的防水材料是一方面,另外,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然后根据不同的渗水环境做出有效处理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进行屋面的防水处理时,施工工艺就要考虑到外界天气的炎阳炙烤和雨水冲刷,除了采用正规的防水材料之外,需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以保证在外界不同时刻的环境作用下,加大混凝土的防水密度,增强其防水能力。
3.2改进外墙的防水工艺
在进行外墙的建造处理时,需要考虑到和屋面相关的外界环境因素,采用保温节能且密封性强的材料进行外墙建造,另外,在进行外墙抹灰工艺之前,要确保防水工艺的标准和合格性。除此之外,要保证外墙不会出现墙皮裂缝、开裂等情况。做到即使受到外部恶劣天气的影响,外墙依旧不会出现墙皮脱落、开裂等现象,利用标准的技术手段,彻底杜绝外墙渗水漏水的情况出现。
3.3关于卫生间的防水处理
因为卫生间是在室内,一旦发生渗水、漏水。第一时间就会确定是否是施工材料的问题。因此,除了采用合格的施工材料之外,对于整体的结构性以及布控需要合理的设计。例如地漏的位置,一定不要高于地面的水平线。地漏的正确位置应该低于卫生间地面整体的水平线,确保卫生间的水能有效快速的排出。与此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对管道以及各种防水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质量把关。
3.4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
地下室防水防渗的工作重点在于将地下室与地下管网及建筑地基有效隔离。一般情况下,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外防内贴法,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板上下建造额外的垫层砌筑保护墙体,之后分别涂抹防水涂料或铺设防水卷材,在完成防水层设置后浇灌混凝土。第二,外防外贴法,直接在底板垫层上面铺设防水卷材,墙体保护层施工完毕之后再铺设一层防水卷材,采用双重防护的方式,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证地下室的干燥程度。第三,建设内墙。在地下室内部贴合墙体建造一层内墙,本身墙体和新增内墙都需要铺设防水卷材,虽然效果良好但是工程造价会十分高昂,因此不建议大规模使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防水防渗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要想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应做好防漏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加强隐患排查工作,清除潜在的隐患,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建立完备的数据库系统,使重要的施工步骤能够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做参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优化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朱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四川水泥,2016(01):185.
[2]王庭.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1):32-33.
[3]马琴.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0):69+79.
[4]杨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73.
[5]王蕾.试论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门窗,2015(02):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