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市政工程数量逐渐增多。许多新型工程机械设备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正确应用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提高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加重视和控制工程机械和设备的选择。只有保证选择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才能使选择的价值最大化,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选用;探讨
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和桥梁工程等均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机械完成,而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种类、型号、规格繁多,各自又有独特的技术性能和作业范围。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时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市政道路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时必须首先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选择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选择关键依据就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对应工程量及施工进程所提出的各类要求及需求。通常想要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进程与技术经济效益提升,若是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较大时,就使用较大型的机械以及设备装置,关于工程量较小的则就应用中小型机械以及现有各类设备装置。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公路建设机械施工的影响因素是各个方面的。
2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
2.1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有较好的工程适应性
施工机械的选择必须与道路工程的特点相符,应以相应建设项目的现场地质及作业内容为主要依据,以适应道路工程现场周围的环境,运距及工程要求为标准,同时也要考虑施工机械自身的工作容量,施工效率等,避免出现机械的施工能力无法满足工程的现象。
2.2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备较好的经济性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必须考虑到施工的成本,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机械选择时应以施工单价作为选择的重要基础,而施工单价与机械的磨损及使用费用密切相关,故而在选择机械时要考虑机械的抗磨损度及其使用价格,综合考虑工程量、机械损耗及机械使用之后选取合适的施工机械,以创造出最大的施工效益。
2.3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被称为施工三要素,而施工安全作为整个施工工程的基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选择施工机械,必须要衡量该机械是否安全可靠,是否会对工程施工人员及其它设备造成威胁。
2.4选择的施工机械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或专用性
在保障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前提条件下,应考虑机械的通用性及专用性,通用性指的是机械具备一机多用的功能。对于大型工程,则必须选用专用性机械进行施工,专用施工机械具备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因此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及施工量较大的工程,应优先选用专业性较高的施工机械。
2.5技术先进性原则
应该基于适用性,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是最终目的,不能脱离了具体却一味追求技术先进性,还应该有效预防所采用的机械性能低劣。技术的先进性也就是相关设备具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并且其应用性能稳定优良、结构紧凑,是高效低能耗及故障发生率偏低,还是安全可靠、质量较轻、体积较小以及经济效益较好的特征。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选择方式
施工机械合理组合也是公路建设中选择施工机械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分为技术性能组合和类型、数量组合。
3.1依据分项作业内容选择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通常涉及土方开挖,挖掘和填充,压实,维护等基本内容。还有辅助操作,如切割和生根,松土和爆破相关的表面清洁,可根据工程分类选择最合适的机械设备。
3.2根据施工工期进行选用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其自身的施工特点也决定了施工期间更严格的要求。施工中的严格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工程机械设备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机械选用方式。具体而言,对于一些时间有限的分项目,如果工作量大,应选择一些施工效率较高的机械设备,同时应控制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数量,以确保其充足性。
3.3运输距离、道路情况及土质与气象情况选择
除上述因素外,施工段与物料场之间的运输距离以及运输过程中道路的实际情况将影响相关设备的选择。此外,在选择施工设备时,施工人员还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土壤地质条件和施工期间的气象条件。由于土方工程的性能会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磨损,防止因地质或气象原因对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害或影响其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在雨季最好选择重型机械操作,如履带机械,旱季可采用轮式机械操作。
4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选择方式
在多年的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中,我单位从实际出发,根据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和本单位施工机械保有量(机型、规格、数量),采用如下不同的方法选配施工机械,不断摸索和探索施工机械的使用方法。实践证明,这些选择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且所完成的工程建设任务的技术经济效益较好。
4.1依据分项作业内容选择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通常相关作业内容是包括着土石方挖掘以及铲运和填筑、压实、修整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还有伐树除根以及松土和爆破与相关表面清理等辅助性作业,这些作业都可以依据工程分类来选择最为适应的机械设备装置。
4.2依据分项工程量及工期选择
通常沥青路面施工设备装置包括着拌和及运输和摊铺、碾压等辅助性设备,拌和及摊铺设备是最为关键的,应该最先考虑。运输车应该选择较大吨位的自卸车,其数量应该依据拌和站的产量及运输距离来决定。压路机数量应该是摊铺的速度及混合料厚度与要求碾压温度来决定。相关装载机应该是确保拌和站生产作为标准,再依据对应集料的类型,还有距离配料仓及其数量计算来确定。其他的较小设备依据工程相关要求来确定。
4.3根据土质选择施工机械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土壤是施工机械作业的主要对象,其性质和状态直接关系到施工机械的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成本,因此土质是选择施工机械的重要根据之一。根据土壤性质和状态,可选择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等,压实机械有光面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土方施工机械。
4.4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施工机械
雨水会迅速改变土壤状态,特别是粘土。因此,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气象情况。如久晴不下雨、土质干燥时可选择轮式施工机械进行作业,反之,旷日持久下雨、土壤过分潮湿和作业场地及道路泥泞时,则选用履带式施工机械进行作业为宜。由于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除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调燃料供应、机械维修与管理、机械的调迁与转场等,因此要针对道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的具体条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着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选择高效、经济、实用的施工机械。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机械选择整体来讲是非常综合的管理科学,要合理考虑机械自身各类性能及经济实用性等,更要充分考虑相关工程项目特征,工程施工的地质及地貌和水文情况等方面,并且有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人员操作及管理水平等全方位分析各类因素,科学有效的选择最适宜的、最经济实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着眼于处理重点及难点问题,保障工程施工是按期且保质保量完成,以便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海涛.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机械的选用.科技信息,2019(13).
[2]杨春风.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配置与优化管理.交通标准化,2014(13).
[3]张少飞.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选择及应用实践.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