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路面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因外部荷载、自然环境的侵蚀而出现诸多病害问题,其会对交通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满足交通运行需要,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从而消除病害的影响,保证路面的稳定性,确保交通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
前言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其组成成分较复杂,含有多种烃类物质,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具备强度高、稳定性强、耐久度好等特性,成为当前我国公路路面的首选施工材料。沥青公路结构的性能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而取得了很大进步。
1现行的公路领域行业标准
沥青路面平整度指标是反映路面评价及路面施工验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与驾驶员和乘客舒适度和安全质量的一个参考依据,它的计算是以几何平面为基准,指标为路面纵向和横向的凸凹程度,即路面实际表面相对于理想平面的竖向偏差。平整度的影响因子和道路设计,施工,养护各部门各方面都息息相关,分布甚广。为了检测评定道路在交竣工验收的时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甲方建设单位的要求,国家和部门颁布了很多国家行业标准,如《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等。我国现行国家和行业规范中是这样规定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中规定的平整度测试方法主要有:①3m直尺方法(T0931);②连续式平整度仪方法(T0932);③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方法(T093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所采用的平整度检测指标是:3m直尺测定的最大间隙,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的路面不平整度标准差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m/km)。
2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
2.1桥梁伸缩缝对平整度的影响
伸缩缝主要设置在桥梁、涵洞等结构的连接位置处,一般会产生一定的细小裂缝,进入雨季后,路基会产生严重的病害。也会因桥梁伸缩缝的结构形式选择不合理、施工中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等因素,而造成桥头跳车现象。对于这一问题,要加强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切实保证伸缩缝结构的质量。
2.2摊铺工艺对平整度的影响
摊铺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参数设置不合理、行驶速度不均匀、摊铺不连续、熨平板设置不合理、散落下层的材料没有及时清除干净等,都会导致路面的平整度较差,甚至存在波浪路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出现,应结合路面的等级与质量要求,选择具备更高性能、参数稳定、找平性能高的摊铺机,从而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并且需保证摊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连续、稳定地进行施工。此外,还要准备充足的施工材料,保证摊铺施工的连续性,不能出现中断。最后确保摊铺机在施工中保持均匀、慢速行驶,通常其行驶速度控制在2~4m/min之间,如果摊铺机的速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忽快忽慢则会导致摊铺层不均匀,使其厚度相差较大,局部位置会存在厚度不合理的问题,难以保证平整度。因此摊铺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摊铺运行速度。
2.3碾压工艺对平整度的影响
在初压过程中,主要采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2遍,保证摊铺层基本稳定。不能使用轮胎压路机,因该设备所产生的车辙无法清理,无法保证路面平整度。复压可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终压运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2遍,以路面不存在任何轮迹为质量标准,同时要检查路面的密实度。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度达标,在压实的过程中,需应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过程中应先进行静压,关闭振动装置,由专人指挥完成碾压施工。
碾压时应该注意起步要缓慢,禁止在碾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振动、急停等操作情况,防止混凝土发生偏移的情况。碾压温度也是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达到较好的碾压效果,可达到平整度要求。在保证材料不黏轮的情况下,需尽快碾压,并且要随时摊铺、随时碾压,否则会因温度下降过快,而导致其碾压效果无法达到要求,同时也会使路面出现松散、开裂等问题,使结构强度无法达到要求。
3保障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措施
3.1从路基开始保障
基层与面层直接接触,面层的平整度与基层的平整密切相关,而基层的平整度又与底基层有关,底基层与路基的情况与基层与面层一样直接接触密不可分。因而,控制面层的平整度应该一层一层递进,进而好好控制基层,底基层,路基的质量。使用摊铺机进行施工能有效地避免平地机与推土机的结合这种方法导致的集料离析,平整度差的想现象。故应该在施工中注意总结,选对方法。
3.2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1)沥青。应该选择优质的A级沥青,沥青胶结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服役性能,影响到路面的工程质量、验收指标和路用性能。
(2)集料。沥青是温敏材料,大多普通的基质沥青的软化点在30℃~50℃之间,与酸性的沥青能有效结合的碱性集料是更好的选择,在重载交通的作用下,质地坚硬的集料更应该被选择。
(3)拌和时间。沥青混凝土主要是由沥青胶结料与集料之间的拌和粘接,然进行摊铺压实,最后混凝土冷却之后成型。而沥青胶接料和集料两者之间的粘结效果越好,沥青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在抵抗沥青路面水损害方面尤为显著。为此,足够的拌和时间,对界面粘附性能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3.3加强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的接缝对平整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尽量减少接缝数量。在每日施工停止之前终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暂停施工,对没有完全冷却的沥青路面结构中存在的废料清理干净,用水进行路面冲刷,有效确保路面结构性能达到相关要求。在第二天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需要将接缝位置涂刷乳化沥青,另外将摊铺机的仰角进行提升,以提升半格为最佳。在进行沥青路面的摊铺时,需要以横向碾压为主,有效确保接缝处得到合理的控制,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达到相关要求。
3.4严格控制碾压质量
沥青路面的碾压是有效保障路面平整性的重要步骤,在进行路面碾压时,初压主要是保持沥青路面结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初压时采用的是小型压路机,多以静压方式为主。复压是碾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确保压实度,满足相关要求,并且严格控制碾压次数。终压阶段是有效防止沥青路面出现缺陷的关键环节,也是碾压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终压时主要采用的是静力双钢轮压路机,需要与复压保持紧密配合。在碾压环节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路面形式合理调整碾压机械,有效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满足要求。在碾压完成之后,需要应用科学的检测办法对平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沥青材料应用非常广泛,为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需要严格要求沥青路面施工的平整度。因此在沥青路面施工时,首先需要做好对原有路面的处理,然后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最后采用科学的摊铺和碾压工艺,保障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加大对相关工艺的创新与完善,为推进沥青路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第一册.土建工程[S].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条文说明)[S].
[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S].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