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多样,这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系,还与初中语文的内容存在的基础性相关,从初中学生们接触到的语文内容,到未来要接触高中的语文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这不仅仅考验着学生对语文思维性的锻炼,而且还考验着教师对于本节课堂的备课程度以及对本班学生层次的理解,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应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这一门学科是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学习期间,学生可以积累语文的相关知识点,学习语文的思维方式,掌握有关语文学习的解题技巧,可以说此时的学习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接触更高年级的语文知识而打好基础的关键期。但是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式特别,由于刚刚从小学时期过渡到中学时期,学生很容易异想天开,并且思维活跃,学生在上课时也很容易走神,并且不会时刻专注在教师的讲课内容中,如果学生在讲课的时候出现了走神的现象,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课进度,还会对教师接下来的教学进度造成影响,因为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一个高效的语文学习课堂,因此,初中的语文学习课堂是教师最应该进行关注的,虽然语文的学习内容难度不高,但是学生的状态是决定着教师的讲课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二、教会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提问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更具有新颖力,也更容易发现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并且每个学生都有探索研究的内在精神,教师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和研究,才能掌握和熟练运用所教知识,让自己的教学目标发挥到全班当中。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正确思考。
1、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在正确的解题思路上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对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解题时遇到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题目时,首先想到的是询问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这就是由于在课堂上没有更好地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而造成的。教师可以根据这种现象进行情景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任何方式来表现出来,可以是根据教学建立起来的,也可以是通过目前的教学内容建立起来的,更可以是围绕学生近期较为关心的事情建立起来,使学生感到内容的趣味性,并与生活的现实紧密相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由于语言类的学科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于是学生有一些难以着手或者难以掌握的情况是正常现象。在教学中,要表扬和鼓励学生及时提问,并且给学生营造一个正确的学习心态,使学生更可以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人,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和求知欲。教师要努力在学生的提问中找到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进而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将自己变成课堂的主人,并且教师的职责就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负责学生的一切课堂学习活动,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合理进行讲解以及有针对性的扩充知识点,如果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对此教学有帮助的,也可以将问题汇总在教学当中,这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帮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让学生渐渐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提问技巧。
三、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提问的重要性
一个有效的问题是要善于猜疑疑难问题,让学生理解,掌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意图,把握要点,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艺术要求学生在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造和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将问题提出,那么就可以带动学生进行各种思考,让学生找到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学生进行提问时如果不能进行积极的思考,是很难提出一个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的,所以学生对于课堂提问不应该是想到哪里就提出哪里,应该自己进行思考后发现有知识点的断层后再提出来的。这样得到的问题才是一个更符合学生目前基础的问题,也是可以使自己今后的学习活动更加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教学实例
在之前参与过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班级都会有某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异常的活跃,经常会对教师讲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无论这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如何,这个学生总是在教师讲解之后进行发问,在课后询问教师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个学生在第二天的知识点询问中总能及时的回答,而且相比于知识点的掌握来说,总是优秀于其他学生。在一开始,其他学生很难接受这样的询问方式,不过渐渐的,其他学生总是会在这个学生提问后进行相应的回答,这也是带动班级思维活跃的一大方式。
结束语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提问比教师讲解知识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局面,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心理依赖,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充分挖掘了学习的潜力。学生只有用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才能学会学习,形成一个优良的学习之风。
参考文献:
[1]刘江红.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陈铭. 当代语文教育名家的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