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技术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影响下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电力系统自动化,则指的是通过远程调控与监控,电力系统中各个分析系统与相关元件的自动控制与自动检测的方式,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安全、稳定地运行状态。文章阐述了我国电力系统以及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探析
引言
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重要意义。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条件。所以通过对电力系统以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进行探究,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指将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监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它通过在线监测技术、监控平台、信息技术对电网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一旦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情况,电力系统监控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电网的异常信息,并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找到电力系统异常原因,并将异常信息传输到电力调度中心,电力调度中心根据故障位置、故障范围安排电力技术人员赶到故障现场进行维修,及时排除故障,尽快恢复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将电力企业各个部门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电子系统自动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1工作效率高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将数据信息和调度指令及时发布,从而快速传到调度指令,提高电力调度工作的效率。
1.2信息安全可靠
电力系统自动化平台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给电力调度人员,便于电力调度人员参考,发布正确的调度指令。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
2.1可靠性与安全性趋势
传统的电网中,由于技术比较低,无法带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所以对采集回来的数据不能进行自动分组,自动化电网中融入电力工程技术中,可以快速地采集回收数据进行整合与分组。除此之外,电源相缺故障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故障主要就是因为电源设计与安装出现的故障,导致电源部件的损坏或者电源的绝缘线损坏,最终导致电源相互之间发生故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现的故障自动地检查与处理,这就节省了很多的人力,不仅为电力企业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保证了电网的有效使用。现阶段,大部分自动化系统的通信主要以网络信息为前提,将这些信息资源相连接,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对现场通信的实时通信状态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现象或者其他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保证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2.2智能化趋势
当前国家电网大力建设智能电网,电力系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运行以及智能化检测,极大的提高电网运行水平,降低电力企业的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是目前这些智能化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通信标准,所以无法实现有效的兼容。目前在线监测技术、状态分析、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这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要求更高了,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兼容性能,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2.3简单化趋势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将自动化技术与其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能够促使电力系统的正常操作逐渐走向简单化的趋势。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下,电力系统自身的运行智能化水平也在提高当中,这样一来,操作流程以及程序就会越来越简单化、便捷化,这是电力系统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当前,虽然我国电力系统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其自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地区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应用造成影响[5]。但是,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对这些问题进行切实有效地解决,从根本上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
2.4远程化趋势
在过去的电力系统中,工作人员的管理范围有限,所使用的硬件平台一般是工业计算机与外加使用扩展测控法的融合,远程控制能力有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电力系统的计算机控制也必将为远程的网络控制所替代。电力系统研究人员应当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加速技术革新,增加移动终端的使用率,以求高质量远程控制的实现。通过远程网络控制让电力系统各项远程控制环节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使用远程网络控制,既节省空间,又节约成本,已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5新能源趋势
电力系统的分布化发展主要是指在用户周围一定范围内,设置一些发电功率在几十兆瓦至几千瓦之间的发电装置,这些装置可以自行发电,保障用户正常用电。随着环境的恶化,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要求形式多样的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这些新能源的使用,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新的考验。未来的电力系统将用分布式发电取代集中式发电,利用新型能源发电,节能环保。通过分布式装置,有效利用各种新型能源,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节能性。
2.6培训仿真系统的普及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电力企业的员工普遍存在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原理掌握不理想的现状,这就导致我国的电力企业已经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引进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技术。但是,由于出现了人为操作不当等各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先进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在电力系统中推广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将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与实践经验紧密融合的处理方式,加快仿真系统研发的步伐,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新型技术的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根据智能电网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确保智能操作系统的应用始终贯穿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各个环节中,这样不仅为电力企业基层员工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提供了便利,而且促进了员工专业素质的稳步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全面普及,我国传统的以机电电力网络、负荷以及控制中心梳理、整合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操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化、数字化电网建设的要求。所以,为了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电力企业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数字、传感技术等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和解决电力系统中隐藏的故障隐患,促进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系统的需求,将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进行有效地结合,在保证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同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任彦敏.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8):92-93.
[2]唐一程.刍议新时代下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12):366-367.
[3]余良红.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7(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