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电厂的日常生产活动中,电厂热控保护装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使得发电机的容量和发电机的各种参数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发电机性能的逐渐完善,其中对于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电厂热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需要检修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共同合作才能确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现在我国电厂热控保护装置存在问题,然后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电厂热控保护装置;检修;维护措施
1 热控设备的检修难点探究
DCS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到在电厂生产作业中,DCS系统的应用对提高电厂生产效率,防范安全事故發生有着积极作用。DCS系统对提高了热工自动化的程度有巨大帮助,但目前来看DCS的应用还不能完全杜绝热工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的发生。主要是DCS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对误差容错率不足,不能防止DCS系统出现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因此强化DCS系统和管理现场的有限衔接成为电厂关注焦点。热控设备覆盖着热力系统和热力设备的所有环节参数,当前电厂系统复杂,很多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系统某一个环节发生故障,会引起连锁反映造成整个热工保护系统的故障。因此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并且迫切的问题。当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由于保护系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误动作,会造成主辅设备停止运行,这种现象称为保护误动;当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保护系统不动作,这种现象称为保护拒动,这两种行为最终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事故。
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管理方面
电厂设备机组的保护装置的设计、管理不规范仍是需要长期重视的问题,例如一些机组仍存在机组保护装置的功能设计缺陷,设计规范程度不健全;保护设备的操作环境不达标,操作的要求不规范现象的仍然存在,设备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落实困难,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图纸、档案保管不善丢失,都会损害的对设备管理的具体执行,管理人员衔接程度不够,人员工作调整后,管理出现下滑,工作交接不科学导致设备管理存在滞后性。
2.2 检修管理方面
在设备检修中,要求检修人熟悉掌握保护措施操作系统形。目前存在着检修人员对保护装置系统整体运作不熟悉,在执行检修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工作纪律不严、不重视深入检查,工作流于形式只注意解决表面问题;设备的检修工作流程存在漏洞,疏忽检查环节的由于衔接,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措施不细。
2.3 运行管理方面
运行管理是个系统化管理流程,需要各级人员在检查工作的密切配合,在设备巡检中各级人员检查力度不足,对存在的相关问题隐患排查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对保护装置定期检查时,相关试验措施制度细化程度不够,检查方式方法陈旧,不规范化执行相关检查制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运行管理系统的整体协调运作,因管理人员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特别是在对重要设备,对相关保护用元器件、装置,没有按规程要求进行周期性测试造成热控保护设备的实用性不能真正发挥。
3电厂热控保护装置检修及维护改进途径
(一)加强日常检修
DCS故障问题对整体保护装置的性能影响较大。
例如,在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网络接口较小或信息激增问题,该系统就会出现延时甚至是直接停止运行的状况,严重影响装置保护作用的发挥。对于此类问题,有关企业应加大日常检查,并重点检查DCS系统。可以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检查机制,若发生故障就要立刻采取检修措施,结合机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DCS系统检修工作,如提高系统的自主诊断能力等,强化系统性能。与此同时,热控元件也是构成保护装置的基础部分,在整体保护作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统计,在保护装置故障中,由于元件质量不合格引发保护失灵的几率在50%以上,所以应加强此部分的检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勤加检查。对于保护装置一定要加大检查的频次,并且在检查中重点关注元件有无破损,并定期对其寿命进行计算和分析,及时替换性能较差的部件。另一方面,加强维护。除了及时替换减少故障次数外,可以通过维护的方法提高元件的使用性能,进而提升其运行质量,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这种方法相较于检查来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有效减少因为元件替换产生的资金使用。
(二)强化检修技术
对于上述文中提到的接地系统和电源故障问题,有关企业应强化自身检修技术,不断提高检修效率,及时、有效的进行故障排查。对于接地系统而言,加大检修力度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也可以定期对其进行维护,降低因长时间得不到维护产生故障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对于电源问题,应重点强化检修技术,应用适当的设计方法予以解决。举例来说,安徽省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就针对热工信号的动作电源故障进行了技术规划,由于该部分对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此部分的设计之时就采用了1:1的冗余设计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冗余设置和监控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解,还能针对同一位置上的测点电信号进行判断。经过该技术的使用,该电厂误动断电等故障情况明显降低。冗余技术在保护装置的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能够明显提高装置的性能进而降低检修、维护工作的压力,有关企业可以借鉴该企业做法,在设计之初就应用该技术,强化保护装置的性能,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三)加大传感器检修力度
对于上述文中所提到的传感器故障问题,有关技术人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精度检查。传感器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若误差超出合适范围就需要及时进行替换,保证其能具备较好的准确性。第二,加大环境保护。举例来说,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厂会定期对传感器工作的环境进行清洁,保证该环境中不能存在大量的粉尘,且定期对相关部位进行散热,能起到很好的维护效果。由于长期的运行会使其内部温度升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定期散热和清洁能对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且无需进行资金的二次投入,是一种很好的维护手段,有关企业可以参考此方法。第三,加强外在保护。上文中提到的传感器故障的引发原因就有外部压力,为了避免其遭受外来设备或人员的物理破坏,应在该设备外部进行保护,可以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对其进行保护,但要注意预留通风口,避免因散热不均引发故障问题。
结束语
热控保护装置对于整个火电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虽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只要企业能够牢牢把握热控保护装置,从系统优化开始,对装置进行定期有效的检测,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建立完善相关的规定和制度。充分发挥热控保护装置对于火电企业保驾护航的作用,进而使得我国企业能够安全稳定进行生产。
参考文献:
[1]陈鹏,张稀森.关于火电厂热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4):234.
[2]田爱军.火电厂热工设备保护系统优化分析与研究[J].工业技术创新,2016(1):53-56.
[3]廖丛林.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