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维护发电厂整体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加强对其热控系统运行过程的把控,这就要从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生产单位都要引起对热控专业足够的重视,从提升管理机制内容科学性、加强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并结合现代化手段和可靠性技术加大对热控系统的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热控系统应用水平的同时加大规避风险、提升安全的力度,进一步促使我国电力行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
1引言
电厂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但是操作人员在电厂中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电厂中越来越重视热控系统的运用,该系统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推手。电厂之所以能够正常的运行,就是因为热控系统在各个部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能够促使电厂工作正常的运行,还表现在发生事故的时候,能够最大可能性的减少事故的损失和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电厂从建设到生产的热控系统技术,才能使工作的开展更加令人放心。
2热控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热控系统由许多设备组成,所以热控系统的影响因素来自方方面面。通过对热控系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及时找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
2.1热控系统的管理存在问题
热控系统的管理制度还是以前的制度,不管是否存在问题都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全部检修。这不仅浪费财力,人力还有可能因为经常触动设备而导致设备出现一些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正在运行的设备进行检验、分类,从而制定合理的检验周期,这是电厂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一部分电厂对热控系统的设备没有仔细挑选,可能会选一些并不合适的设备进行使用,这些都会导致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出现问题。
2.2热控系统的元件出现问题
一旦热控系统发生误动,会给电厂带来严重影响。热控制系统包括:热控设备、电源、电缆以及外部设备和内部控制。如果这些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误动问题,都会给发电厂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也会带来热控系统的误动,所以如何提高热控系统得设计、安装、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是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3缺少监督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都比较相信专业团队,所以大多数电厂在平常的检修过程中会直接从外面请来专业的检修团队来取代之前的本厂工作的检修人员。由于本厂的专业监督人员都被取缔,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缺少一个专业的监督体系进行专业技术上的监督、评价以及定期的维护。还有一些电厂虽然有自己的专业检修团队,但是团队的文化水平不高,很多甚至没有念过书,他们只是进行一些体力上的劳动,许多专业性的知识都根本一窍不通。所以,这些人在进行监督时只是起到观看作用,至于到底检修团队的检修成果有没有问题,他们也不清楚。这就造成了监督不力的现象,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技术研究内容
3.1热控典型控制策略研究
目前大机组所采用的辅机控制逻辑,同协调控制策略一样,基本上是随各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DCS)从国外引进的技术,虽各有其特点但技术差异较大。而热控保护和辅机控制逻辑的正确与完善,是大机组安全运行的基础。热控误动有很多原因来自于辅机控制逻辑的不正确或不完善,尤其是新建机组,投产前几年,热控专业一直在进行辅机控制逻辑的改进和完善,但这种改进和完善,多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故障或发现的某种故障隐患,因此只是被动的事后改进且有其局限性。
3.2编写《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导则》
目前国内大中型火电机组热力系统的监控普遍采用DCS,电气系统的部分控制也正逐渐纳入其中。由于各厂家产品质量不一,DCS的各种故障,如电源失电、操作员站“黑屏”或“死机”、控制系统主从控制器切换异常、通信中断、模件损坏等仍时有发生。有些故障因处理不当,造成故障扩大,甚至发生锅炉爆管、汽轮机大轴烧损的事故。
3.3 热控系统优化专题研究
(1)提高汽轮机监视仪表(TSI)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技术措施。由于TSI系统导致机组运行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这几年各大发电公司都为提高TSI系统的可靠性而组织了各类研讨会和专业会议,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2)提高热控系统接地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技术措施。火电厂的热控系统工作环境存在大量复杂的干扰,其结果轻则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系统工作的稳定性,严重时将引起设备故障或控制系统误发信号造成机组跳闸,因此热控系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所采集信号的可靠性。接地是抑制干扰、提高DCS可靠性的有效办法之一,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却发现大量的热控保护误动事件都与接地有一定的关联。
(3)热控控制逻辑优化。当用作联锁保护的测量信号本身不可靠时,系统的误动概率会大大增加。而热控保护联锁系统中的触发信号采用了不少单点测量信号,由于这些设备和系统运行在一个强电磁场环境,来自系统内部的异常和外部环境产生的干扰(接线松动、电导祸合、电磁辐射等),都可能引发单点信号保护回路的误动。如温度测量和振动信号受外界因素干扰,变送器故障,位置开关接触不良或某个挡板卡涩不到位,一些压力开关稳定性差等。统计数据表明,热控单点信号保护回路的异动,很多情况是外部因素诱导下的瞬间误发信号引起,不少故障仅仅是因为某个位置开关接触不良或某个挡板卡涩而造成机组跳闸。如某电厂4号机组冲管初期,突然送风机B跳闸,检查报警记录和历史曲线,发现风机轴承温度(共3点,三取二保护)同时大幅度跳变超过90℃后风机跳闸。经查原因是就地接线盒处电缆屏蔽层有毛刺,碰到金属电缆套管造成2点接地而引起。某机组原设计单点“低压旁路位置反馈信号大于50%开度”跳机,因就地接线接触不良,该信号跳变至60%开度,触发ETS保护动作。但如设计时将低压旁路全关的行程开关信号取“非”后和该信号相“与”,本次跳机故障可以避免。
3.4热控设备可靠性分类与测量仪表合理校验周期及方法
热控设备的可靠性差别很大,有的设备运行多年无异常,有的设备一投运问题就层出不穷,其原因除设计外,与设备选型也有较大关系。为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系统的设备应根据可靠性要求,选用可靠性级别不同的设备。
3.5开展热控系统与设备质量评估工作
监督或设备评估等工作,但评估标准的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参与评价的人员对规程的理解和专业水准不同,评价的结果差别较大,且很少开展设计和基建的评估工作。因此有必要在贯彻落实热控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评价标准,收集、消化吸收国内有关电厂技术管理经验,总结、提炼自动化设备运行检修和管理经验、事故教训,编制一个系统化、规范化、实用、可付诸操作的《热控系统与设备质量评估导则》,用于开展行业热控系统设计、基建、运行维护、检修、监督的评估工作。
结论
简而言之,文章为了探讨电厂热控系统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提高热控系统的操作技术。通过具体的分析之后,得出切实可行的依据来提高该技术,从而有效保证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曹阳, 海浩. 提升基建机组热控系统可靠性的监督活动实践[J]. 仪器仪表用户, 2018, v.25;No.160(6):111-114.
[2]熊敏. 电厂热控系统调试问题与解决措施在项目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 No.136(14):236.
[3]赵日臻. 火力发电厂PLC热控系统的干扰问题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