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行业也在加快发展,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规模日益扩大,这些都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地区的房屋建筑数量不断提升,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结构相对复杂等特点。同时,房屋建筑物的质量控制现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房屋地基施工技术是高质量房屋建筑的保证。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工程开始实施,为了能够开展更多的房屋建筑工程,开发商开始利用一些软地基,虽然解决了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但是软地基的强度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地基的牢固性和耐久度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头等大事。
1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重要性
房屋建设应遵循严格的步骤,其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房屋建筑完成施工后,若是才发现地基问题,就会影响后续改造,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还不能保证改造成功,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房屋建筑地基承受来自地表的诸多压力,若是地基出现质量问题,就会造成地基下沉或是房屋大面积塌陷等问题,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安定。地基施工期间,楼层越高,地基施工项目资金投入越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予以重视,地基施工单位和技术部门要对地基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从而保障房屋整体质量。
2对地基要求的剖析
2.1地基强度控制
地基具有充足抗压强度方能担负起整栋房屋建筑工程所带来的压强,因此地基要严格地控制其强度,防止房屋建筑在正常使用周期中出现抗压强度不足的事故。常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例如:对于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通常运用地基预压的方式来对其实施加固,主要包含有真空预压、堆载预压和降水预压方式。其中,真空预压法主要是对于土质比较差的基层面上铺上一层砂砾,当其达到一定厚度之后就可以对其运用土工薄膜来实施密闭的包裹以及掩盖,最后再对其运用真空泵进行真空处理,将地基之中的水跟气体实施抽空过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地基土层获得加固;堆载预压法主要在地基土之上堆压较为坚硬且具有一定重量的重物,以此来使土地在遭受重力施压的过程中促使其地基土质变得更为紧实;降水预压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是在软黏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快固结速度,加快强度增长。以上方法具有很多的优势,不仅可以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还具有缩减工期的功效。对于不同的房屋的地基施工,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来处理。
2.2地基承载力控制
当其房屋建筑的地基的强度、变形控制之后,还需要对其地基的地耐力控制。当房屋建筑的荷载超过其地基地耐力的最大值时,就会引发其地基产生形变。其地基所担负的荷载越大,其地基变形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因此房屋建筑的荷载应小于等于地基的地耐力。那么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如房屋荷载一定的前提下,一是提高地基的抗压强度,二是加大基础的接触面积。若是建筑其极小的范围以及领域之内产生了极限负荷,且致使其地基变形的数值在其允许的弹力范围之内,其地基一般情况下还是可以恢复至其原有的平衡状态的,且对其稳定性而言影响不大,同时其所具有的担负力依旧可以获得相应的保障,避免出现偶然的荷载而发生破坏。因此,在对其房屋建筑的地基承载力预估时,荷载要附加一定的系数,进而确保其所构建的房屋建筑地基达到其担负力度极限的状况下,也不会产生形变乃至开裂等问题。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主要技术
3.1注浆地基技术
地基注浆加固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主要采用水泥砂浆和硅酸盐砂浆。水泥砂浆是在水泥管或灌浆泵的作用下合理分配水泥浆的比例,然后在建筑物施工期间使用水泥砂浆。这种地基筑造技术可以在物化的影响下与周围土壤发生反应,使土壤的硬度和承压能力增大,从而明显增加了地基抗变形的能力。硅化灌浆技术在高压和电气条件下将已经混合的硅酸钠溶剂引入建筑物的基础,使硅酸钠溶剂可以与土壤产生化学反应,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基础的强度和硬度。许多新的注浆方法广泛用于地基处理,例如最常见的双流体筑基。使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需要首先确定液态玻璃与水泥的关系,然后根据一定的要求将两种浆液结合起来,最后根据一定的流速和一定的压力将两种溶液融合,而后注入建筑物的基础,加速了基础的压实。
3.2水泥煤灰法与粉喷桩法的联合处理法
最后一种方法是通过水泥煤灰与粉喷桩的联合作用,通过各自相互结合的能力组成较为牢固的混合型地基元素组成,这样通过粉喷桩的作用降低了水泥煤灰组成的强度,进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地基整体的承载能力,同时两者的结合增强了地基表面的形变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房屋的硬承载能力,同时可以保护周边结构的完整性,但是由于两者联合处理过程中,如果对桩与水泥的比例与用量做不到良好处理的话,那么在浇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质量传输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对地基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3.3振冲法
振冲法和强夯法类似,它们在房屋工程的地基施工处理中,都是应用相对广泛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振冲法的术语全称为振冲碎石桩处理技术,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提升房屋的整体基础结构,处理效果非常可观。振冲法的原理就是采用高压水和振动的方式对基地进行施工处理,这种高压水与振动的方式可以使地基基础得到非常理想可观的缜密效果。在施工阶段对于操作者是也非常简易的,由于操作上的简单,会节省不少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这种振冲法在目前的房屋建设中应用十分广泛。
3.4DDC灰土挤密技术
地理处理中还有DDC灰土挤密技术,即在地基内钻深孔,用钻机将灰土夯入深孔中,使地基提高稳定性。应用时可以分层处理,保证每层夯实强固。每次成桩时,都要不断冲击基桩,使桩与周围的土紧密成一体,构成复合型地基。该技术主要以湿地应用较多,灰土可迅速吸收水分而固化周围土质,能够有效防止地基扭曲变形,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但在黄土层效果一般,因此需要实地考察检测才能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除了要选用正确的施工技术,还需要在前期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勘查的精准度,避免因勘查疏漏而导致施工技术选用错误。增加地基周围勘查点。严格审核出建筑工程周边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基土层类型,为后期开展密实施工提供有效参考信息,提高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段宏.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8(10):187-188.
[2]张昊隆.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技术[J].居舍,2019(6):34.
[3]高士杰.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21):135-136.
[4]毛小强,章鑫.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8):70-71.
[5]凌建华.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6):158-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