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张晓林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期   作者:张晓林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程也有很大的进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程也有很大的进步。对于目前建筑的品质和功能有很大的提高,使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有着促进作用。而建筑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主体结构部分,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繁杂的工程,为了保证主体结构施工品质,一定要在施工之前对每一项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对整套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才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功能,提高整体的建筑耐久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管理
一、 建筑主体结构的意义和流程
        从完整的建筑工程来说能够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地表以上的工程另外一个是地表以下的工程,其中地表以下的工程指的是建筑的地基部分,地基会对建筑上部分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建筑的主体结构是地基上部分的建筑,这里它重点在于承担着支撑和传载整体建筑的负重和保持地表建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目前而言,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比较普遍的主体结构是能够分为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然而框架结构又可以分为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预应力结构等这些在高层建筑工程之中相对普遍。根据形式的区别建筑的主体结构能够分为抗风墙、构以及筒体结构等;依据分项工程的区别能够分为楼板、柱、 梁、 屋面和墙体等。由于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比较繁杂,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施工结构都一定要在施工人员的责任、技能方法以及品质验收上严格审查,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实施工过程顺序如下:勘测定位、柱钢筋的绑扎、柱模板的安装、柱混凝土浇筑、拆模、混凝土的养护、梁板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预应力钢筋安装、梁板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拆模板结束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在实际施工时需要保证施工的进度,在施工之前责任人应该对施工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安排、分工明确,保证所有阶段的责任都能落实到个人,所有单位相互协调配合、相互监督,一起保障所有环节能够很好的完成。
二、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特点和质量管理
1主体结构测量工作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基本是勘测,勘测的功能主要是为主体结构施工结果信息数值。勘测过程中需要留意以下三点:(1)对标高线进行严肃的处理,每一层楼都最少需要预留四个空洞,方便定位标高线测量的位置。并且经过水准仪反复测量和调整,使标高线测量数据更加准确。(2)将建筑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勘测做好,依据高层建筑主题结构的实践施工计划的条件,精准定位建立主体结构边角柱,用激光仪和加重锤在施工勘测过程中做好二层检验。(3)增加对轴线的掌控,工作人员需要留意准确复核,注明提前埋钢板的掌控位置,综合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条件,采用激光经纬仪做好引测。
2钢筋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
(1)钢筋搭接
        钢筋的搭接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四点:①在梁板的钢筋接头位置,对于承载从下往上作用的构件,下部分钢筋在跨中上部分钢筋在支座;然而对于承载从上往下作用的构件,下部分钢筋在支座上部分赶紧在跨中,承受重量的钢筋接头位置需要互相错开。测量下部分钢筋需要放在主梁下部钢筋的上面。②搭接接头在重叠的任何一段以及焊接接头位置35d并且大于 500mm 的区域内,有接头的承受力的钢筋区域在承受力钢筋总面积里应占据的比例需要达到以下条件:受拉区中低于 25%;受压区中低于50%。③梁的跨度超过九米的时候钢筋接头应该有焊接的接头。当柱墙节点地方的梁柱纵筋要是高于二排的时候需要采取对焊接头,为了避免搭接的时候钢筋数量增加使得混凝土振动捣实的时候不严密。因此全部种类的焊接接头一定要根据钢筋焊接和查收规定合格以后才能使用。④柱墙钢筋能够选在楼层的地方搭接,然而不适合在一层地表搭接。搭接区箍筋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00毫米,附近的接头之间的距离焊接不能低于500毫米搭接不低于600毫米。


(2)柱、墙钢筋绑扎
        房屋地面的混凝土上放线以后应该再一次调整预留的插筋,而位置偏移多的需要仔细的处理,如果问题严重是需要与设计组一同协商。墙体的钢筋网绑扎相当于基础,当钢筋有180°弯钩时,弯钩方向需要对着混凝土的里面,首先绑扎四根竖着的钢筋同时标记好,其次同下部分及齐胸绑扎两根横着的钢筋固定并且在横向钢筋画好分档标志,然后在绑扎剩余竖着的钢筋以及剩余横着的钢筋。墙筋应当每个点绑扎,此搭接的长度和地方需要达到设计与规定的条件,二排钢筋中间需要绑间距来维持,外侧绑侧砂浆垫块可以确保防护层的厚度,若有洞口的时候在洞口立钢筋上画出标高线。洞口需要根据设计的需求绑扎附带钢筋,洞口上梁和下梁两端嵌入墙内的长度需要复核设计的规定。结构梁和柱帽等钢筋应该放在柱的竖向钢筋的里面。柱、墙钢筋应该在模板装配之前绑扎。
(3)梁与板钢筋绑扎
        纵向所受力的钢筋使用双排列的时候彼此之间需要用直径超过25毫米的短钢筋支起来,如果纵向钢筋的直径超过25毫米时,短钢筋的直径应该与纵向钢筋的直径一致才可以维持设计方案的间隔。箍筋的接头需要交叉安放在两根在起来的钢筋上,悬臂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剩下的位置和主筋绑扎一致。板的钢筋网绑扎需要在模板上画好底板分档标志的同时把下层钢筋摆放好。在下层的钢筋捆扎过程中除了离外面两边的相交点近的绑扎之外,中间交叉的部分也可以扎牢,但是一定要保证钢筋承受力到时候不会移动,由于钢筋需要双向受力所以一定要跳口绑扎,绑扎板的抵抗负弯矩的钢筋防止被踩掉,特别是挑檐、雨蓬、阳台等悬臂板一定要掌控负弯矩钢筋的地方。
3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
        主体结构主要内容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对建筑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混凝土的形成是由细骨料、水泥、水再加一定量的化学添加剂、矿物质材料等,经过一定的比例掺合在一起进行均匀的搅拌和振动捣实以后造就出高强度人工石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假设施工企业自行搅拌混凝土,必须要严格的掌控好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同时做好混凝土检验抗压强度的测试工作。普遍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选择的水泥强度是成正比的。当水灰比例配好以后选择高标号的水泥所搅拌出来的混凝土比用低标号水泥搅拌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好很多。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第一要注意的就是原料,比如石子的大小、水泥的标号、以及化学添加剂等。此外,在混凝土浇筑以后所产生的表面裂缝或者结构裂缝等现象,也是和水灰比例有关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怪出现大量的水化热,然而因为混凝土体积比较大外面散热比较迅速而内部还处于高温状态,如此内外温度相差较大所形成的高强度的热应力,在这种应力高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时候就会使混凝土发生裂缝,因此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由此可见,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第一个就要考虑到水灰比例是否合理,或者使用水化热低的材料,也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在水化以后温度升高的状况下实行有效的控制,来避免水化热引起的裂缝。然后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做好有效的振动捣实工作,普遍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动捣实过程中需要保证密实,所有地方振捣过程中以混凝土上面冒出浆液同时不再冒泡的时候是合格的,再继续下一个地方振动捣实。结尾就是做好混凝土的保养维修工作,主要是在于确保混凝土的表面润泽和合理保养维修时间以内。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是主体结构,主体结构施工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务必悉知建筑工程的每个阶段和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依据我国或者地方的制度严格要求施工质量,同时要推进新的环保建筑材料和绿色的施工技术,特别是建筑行业目前的持续发展下建筑材料要持续更新,施工的方法才能不断的提升。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主体结构以及施工的质量管理是每一位技术人员和监管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黄晟. 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管理[J]. 名城绘, 2019.
[2]邓杰. 浅谈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 低碳地产, 002(010):11-11.
[3]王浩宇. 房屋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6(24).
[4]陈柳强.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