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电力供应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及生产质量,火电厂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部门,其自身系统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文章将对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以推动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增强电能供应效果。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
经济的发展,电能需求量的增加,使火电厂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为维护火电厂的运行安全,改进电能供应质量,就有必要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控,减少故障问题的产生,从而推动火电厂的安全运转。
1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作用
1.1各行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
电能是现阶段我国各企业生产发展的原动力,是增大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要素。火电厂是电能供应的重要场所,如果设备存在安全问题,则势必会阻碍电能供应质量,影响企业日常生产作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有必要做好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对运行的电气设备展开科学管理和维护,以降低故障发生率,保证电能供应质量。
1.2减少火电厂运营中的效益损失
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可加强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电气设备的高效运转,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火电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也能够降低设备故障问题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
2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
2.1安全意识和思想培养
随着火电厂建设数量的增多,建设规模的加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现有专业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岗位趋势的需求,火电厂相关作业出现断档,不利于火电厂的安全运行。虽然部门企业安排临时人员从事岗位作业,但由于其自身思想意识不高,专业技能不过关,导致工作中问题频出,增加了火电厂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员工思想意识的缺失,还会阻碍日常维修检测的开展,电气设备在长时间运行中,零部件难免会存在老化、摩擦严重等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实施及时处理,则会产生蝴蝶效应,增加运行的危险性。
为此,有必要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做好现有人员的培训作业,深化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开展作业,做好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从而维护设备的运行安全。
2.2检测方式的科学选用
目前火电厂电气检修采用的方式有常规检测、在线监测和离线检测这三种。常规检测是目前火电厂维修检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对熔断器熔丝、线圈、接触点及绝缘体的细致检测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常规检测较为简单,适用范围比较广,故障准确性高。在线监测是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后研发出的信息化检测方式,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智能化设备的实时监控,对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行监督和管控,并对存在的异常数据予以报警处理,降低故障问题的影响。离线检测是利用远红外成像与振动机对设备开展检测的一种方式,其精准度较高,对隐藏故障的挖掘能力较强。
3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
3.1熟练掌握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知识
火电厂中所有电气设备均不是孤立存在的,设备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一个出现故障问题,都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实际作业中,要做好电气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电气设备检查和维护作业,维护电气运行安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知识,深化人员自身的安全管理认知。火电厂的运行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极强的工程,需要所有岗位的负责人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不可因为极个别人的放松和敷衍引发各类问题。
为此,需要深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与规定标准要求相符,并做好电气运行中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上报并解决问题。
3.2强化操作人员能力
火电厂电气设备操控都是由基层技术及操作人员完成的,所以要想减轻故障问题的影响,就应增强基层人员的专业能力。企业要通过对日常作业的监督和巡查,对操作人员的行为予以了解,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出和纠正,以加强操作规范性、标准性。同时,做好基层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各项设备的运行要点和难点,借助实践练习增强工作人员的动手能力,减少操作中失误的产生。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火力发电厂急需开展自动化操作以及系统化控制的培训,确保员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改善工作水平,从而适应火电厂的未来运营。
3.3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工作要点及任务划分到每个人头上,这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工作要点。以此在现有制度要求下,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工作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也可加强电气运行的安全性。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落实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权利及责任关系,之后按照管理要求进行工作划分,开展监督作业,保证工作的有效落实。
其次,将电厂电气的维护操作与绩效联系起来,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纠正员工在电气操作中不合理或者错误的行为习惯,最终保证人员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准确性,顺利实现电厂的运营目标。
3.4基础部分安全管理
电气运行安全与基础单元部件的正常运作有着直接关系,要想加强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大基础单元部件的管理力度,了解基础单元部件的性能特征,分析其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之后采取合理措施实现基础单元部件的保护,降低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完善管理细则内容,参照以往数据资料,对常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探究,解决员工习惯性犯的错误,可适当惩罚违规违章的行为。这样可让人员注意到细节性的问题,形成严格的工作氛围,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安全管理工作。
3.5做好设备检修和维护
设备检修与维护主要是对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把控,火电厂中涉及的电气设备种类较多,为降低设备运行间存在的干扰及不良影响,就需要对设备运行状态展开实时监控,了解运行情况,及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具体内容为:先制定定期设备检修和维护计划,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计划内容开展工作,详细记录不同时段内设备的运行参数,以此为后续作业提供参考。其次,利用在线监测和离线检测融合的方式,对设备实行综合检查,做好数据分析作业。最后,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其实行控制和处理,避免故障问题扩大带来的危险事故。
3.6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
火电厂需要结合以往的信息及经验,对较常出现的故障问题及其原因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开展事前预防管控,以此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同时,构建完善的管控体系,增强人员故障识别能力,做好电气设备检修作业,尤其要加大对重点设备的检修及排查力度,根据故障种类编制科学有效的防控计划,从而全面改善管理水平。另外,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认知能力,定期考核员工的专业技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落实,维护火电厂电气运行的安全性。
4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对于电气设备以及系统的安全运行,火电厂内部的正常运转,以及电能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好该项管理工作能够增大电厂运行的安全系数,避免事故的发生,最终提升火电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金鹏,董幸.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8(17)
[2]王瑞.火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与故障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