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重庆 402260)
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为电力系统提供保护功能重要的设备,电力企业应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故障检修工作,在调试过程中,根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将装置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故障检修期间,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检修工作。本文基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及要求,以及电力运行过程中的隐性故障、运行故障、操作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调试与检修要求和检修策略。
关键词:电力;保护系统;调试;检修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和要求分析
1.1特点分析
从本质来看,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用于规避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减少运行风险。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自动收集故障信息,判断故障的位置,检测故障的实际情况,进而分析故障的原因和具体的位置。随着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持续发展,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从而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之下,继电保护装置逐渐融入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也更加便捷,其自身的作用效果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1.2要求分析
(1)选择性要求。当电力系统某一环节或板块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在短时间内查清故障原因和故障区域,并自动中断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以达到控制故障影响范围的目的。(2)速动性要求。电力系统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响应时间有着明确的要求,而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响应时间越短,则意味着可以尽快切除故障,以避免故障所造成的损失加剧。(3)灵敏性要求。当继电保护装置中断故障区域的电力供应时,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查明故障类型、原因和具体的位置,从而为后续维护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依据。(4)可靠性要求。从本质来看,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的意义在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故继电保护装置自身也有着较高的可靠性要求。在面对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出现拒动或者误动等情况,否则不仅无法实现对于故障问题的控制,还会进一步加剧故障问题的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控制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可靠性较低时,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潜在故障;而可靠性较高,则会加剧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的频率,引发误动现象的出现[1]。
2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
2.1隐性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隐性故障时,一般是由绝缘性能降低或者外界因素等引起的。继电保护装置绝缘性能降低,是长期受到高温的作用引发的,而外界因素是电力系统某个装置出现问题,影响到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出现隐性故障时,电力系统仍会正常的运行,但是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发挥保护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隐性故障,可分为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引发软件隐性故障的因素,一方面软件不具备完善的自检功能,无法准确自检出软件装置存在的故障,并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缺乏保护原理,软件未能设定合理的保护定值,并且缺乏足够的保护灵敏度。引发硬性隐性故障的因素,主要分为保护系统直流回路故障、保护装置元件故障、测量回路故障以及通信系统故障。
2.2运行故障
运行故障较为常见,电力系统长期保持运行状态,继电保护装置会持续发挥保护作用,但是在长期运转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绝缘性能下降、腐蚀等情况,导致保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故障,导致电路内瞬间出现超过规定近百倍的电流,严重破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3操作故障
操作故障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直流、交流电空气开关操作时,技术人员会将开关保持在关闭状态。(2)二次回路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在进行模拟实验时,技术人员未能在装置闭锁的状态下进行,无法判断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是否具备在闭锁状态下提供保护功能。(4)缺乏通信信号的检测,无法判断通信信号的监控范围,一旦电力系统内负荷电流,或者平衡额定电压超过规定数值,通信信号无法提供数据,影响到电流或者电压及时调整。(5)技术人员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后,未能进行全面的检查。
3调试与检修
3.1人员要求
技术人员在调试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素养,还应具备从业资格证书,在调试期间结合丰富的经验,使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到最佳状态,避免使用到存在问题的装置。电力系统在聘用调试人员时,应经过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后,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以便技术人员熟悉装置以及电力系统。此外技术人员应储备丰富的电力系统知识,在调试保护装置过程中,还能优化电力系统。
3.2技术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调试要求分为两点、:(1)提前发出继电保护装置调试命令,避免电力系统未在保护状态下运行出现严重的安全故障;(2)按照流程调试继电保护装置,包括工序检查、设备检查等,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调试。此外进入到装置的调试阶段,调试过程的要点分为以下几点:(1)强化责任意识。技术人员应具备丰富的调试经验,在调试中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解决措施,防止装置未能调试到最佳状态投入使用。(2)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调试,避免调试过程出现安全事故。(3)强化调试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根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技术人员在调试期间,应根据调试方案进行调试[2]。
3.3检修策略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分为三大类,包括(1)故障检修;(2)定期检修;(3)状态检修。继电装置出现故障时,或者装置无法运转,都需要进行故障检修,由于装置随时可能出现故障,所以故障检修具有无计划、无时间等特点。一旦装置出现故障,技术人员需要马上投入到检修工作中,避免故障长时间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定期检修是管理部门制定的检修方案,在方案内会制定检修时间、检修内容等,定期检修主要查看装置的磨损、运行等情况,并根据方案进行检修。一方面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装置处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定期检修具有预防性特点,通过定期检修可有效控制装置检修或者更换的成本。
状态检修主要监测和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结合状态和数据,制定检修方案。状态检修具有针对性强、节约成本等特点,但是状态检修涉及较多的数据,并且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修。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检修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法,其次运用科学的检修技术,并严格遵照管理制度进行检修,以此提高检修效率,避免电力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3]。
继电保护装置在检修期间,主要是由人工进行检修,提高人员的检修水平,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期间介绍检修技术、装置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结合实际操作,增强人员的实践检修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强调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人员正确的指导,以便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检修,不仅提高检修质量,还能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安全事故。
结束语
为降低电力设施出现故障的概率,在电力系统中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同时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使继电保护装置充分发挥保护作用,有助于提高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能控制电力故障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电力继电保护调试与故障检修[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2):68-69.
[2]王超.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3]李颖超.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方案及其可靠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