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吐鲁番供电公司 新疆吐鲁番 838000)
摘要: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都越来越大,在促使电力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自身越来越受到电力资源的影响。电力企业作为电力资源同社会的连接纽带,在日常经营中,务必要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企业在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的时候,需要提供核算的单位和依据。放到电力企业当中,这种“核算的单位和依据”就是电力计量。因此,可以说电力企业的最终收益,依赖于高效、准确的电力计量。透过电力计量,电力企业可以对自身的经营状况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对电力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的最终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这一切都需要借助电力计量。不仅如此,高效、准确的电力计量也同电力资源消耗企业以及千家万户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在实际计量当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使得“电力计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既威胁到电力企业的自身权益,也威胁到电力企业用户的权益。有鉴于此,对电力计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改进的措施进行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计量;供电企业;计量误差
引言:电力计量误差不仅会使供电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还会侵害电力用户的利益,因此为了保证双方权益,供电企业必须对降低电力计量误差这项工作加强重视,基于电力基础设施、计量方式应用等实际分析误差出现原因,并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增强电力系统的完善性,以此实现消除误差、推动电力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1.引发电力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1.1基础设施安装质量差
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依靠相关基础设施,只有保证设施与装置安装质量,才能有效避免电力计量误差出现,切实提高计量精度。现阶段,多数供电企业在安装计量器等基础设施时并未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和固定程序,施工人员过于依赖自身经验教训,极容易降低安装质量。不同地区对电力计量装置的安装要求不同,若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安装技术,必然会影响基础设施运行效果,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装置烧坏问题。
1.2计量方式选择不科学
在开展电力计量工作时,需要计量人员规范使用装置设备,基于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从而有效规避计量误差。因计量方式选择不正确引发的计量误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有功电能计量误差,目前主要采用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对有功电能进行计量,在计量过程中易因为负荷不平产生零序电压,若是少计算了零序电流消耗的功率,便会导致电力计量出现误差;第二,如果电力计量装置的电阻超出了标准范围,同样会引发电力计量误差问题,主要原因是计量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使得中线在运行时电阻过大。
2.改进电力计量误差问题的措施
2.1增强计量装置装配合理性
控制电力计量误差可以从提高计量装置安装质量入手,通过增强计量器等装置装配的合理性提升计量结果的准确性。第一,在安装基础设施时,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装置安装的具体位置,比如只有保证电流互感器位置的科学性,才能有效控制变比,促使该装置的应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第二,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固定流程与标准规范开展安装作业,并在完成安装施工之后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调试,以此保证电力计量质量,避免给供电企业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为了推动自身与行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供电企业必须保证电力计量的精确度,致力于降低电力计量误差,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和改造。
对于装置改造工作,施工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提升电能表、TA、TV的实际精度为提升电力计量结果准确性奠定基础,尤其是在面对负荷变动相对较大的电力用户时,计量人员应格外重视S级电能表的应用,同时及时更换导线界面,合理掌控二次导线的实际长度,以此减少影响电力计量精确度的因素,切实提高电力计量质量;其次,科学选择并采用最适当的应用方法,这是保证计量装置能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一般环境条件下,供电企业可以将TA变比更改为复式,根据电力用户的用电规律选择变比档,如此一来便可有效增强电力计量结果的真实性;最后,计量人员应对中性点特征有一个明确且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升级电力用户端的非绝缘接地装置,此举有利于促使计量人员利用三元件计量替代二元件计量,对提高电力计量误差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2.2选择科学合理的计量方式
计量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电力计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为了切实提高电力计量质量,计量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计量方式,只有确保计量装置与计量方式相匹配,才能有效避免计量误差无线。对此,供电企业应立足于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自身能力资源,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对传统的电力计量方式进行革新,并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选择针对性电力计量方式,以此降低误差出现频次。例如,当电力系统的全部电负荷都表现为动力负荷时,供电企业应选择与系统匹配度较高的变压器,同时使用三相三线计量方法对电力进行计量;若是电负荷属于综合性负荷,计量人员应采用三相四线计量方式,通过设置单相电表的方式提高电力计量工作效率。现阶段,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以此为基础的智能电表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充分发挥自动化、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可有效降低结果与实际数值之间的误差。比如,计量人员在利用配电变压器对目标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计量三相三线的“V”型接线电力,并根据变压器具体使用特征选择计量方式和对电度表,如此可保证计量人员明确实际情况,有利于为后续计量工作提供帮助;其次,三相三线“V”型接线法的适用性比较强,在装置安装、设施维护、设备维护方便皆呈现出明显的简便性,是提高电力计量精确度的有效途径;最后,在选择计量方式时,计量人员需要对互感器、计量装置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予以高度重视,这对计量人员分析误差引发原因与制定解决方案具有积极意义[2]。
2.3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
电力计量装置中,电流互感器受到计量装置的位置影响,自身负载不断变化,因此,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计量工作的时候,务必要依据电流互感器的变化来进行电力计量装置的位置选择,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实践证明,在合理位置上的电力计量装置可以达到减少电流互感器的连接导线、让电力计量表电阻下降的效果,以此实现合理控制电力计量误差。此外,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还需要以电力计量装置所在地的外部环境变化为基础,通过了解实际季节与温度变化进行合理安排,保障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实时调整电流互感器,让其变化同实际环境变化相适应,以此提升综合效率。
结论
简而言之,电力计量基础设施安装质量较差与装置装配不合理是引发计量误差的基本原因,计量人员选择的计量方式不科学、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因此供电企业若想有效提高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必须保证计量装置装配的合理性,结合现代技术革新计量方式,并根据不同环境选择针对性计量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倩颖.电力计量智能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7):243-244+246.
[2]崔赫,冮若嘉,李菥然,等.低负荷下计量设备对电力计量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