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程明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期   作者:程明 彭勃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是常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有多种原材料配合而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是常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有多种原材料配合而成,在应用中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安全,需要进行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基于此,本文对混凝土材料检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激烈竞争环境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为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建筑施工需求和设计图纸中的要求,来进行科学的混凝土配比,在经过混凝土试验检测后,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过程中,以此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1混凝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各种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具有整体抗压性强、结构稳定等特征,在各种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混凝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建设材料,它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混凝土作为一种需要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它的制作过程中,人为、原材料质量问题等因素很容易对其质量造成影响,且在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人为因素导致其质量下降。建筑工程是关乎民生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检测试验的重视,确保混凝土在制作与运用过程中的质量,从而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2混凝土试验检测的有效应用
        2.1根据实际需求科学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混凝土的原材料由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组成,在进行混凝土试验的时候,需要先根据施工的需求来选择不同品种和规格的原材料。例如,在选择了水泥的时候可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必须满足相关规定中的要求,确保其质检合格;在选择骨料的时候,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是选用粗骨料即人工碎石,还是选择细骨料即机制砂。在确定好水泥的品种和骨料的类型后,还要应用合适的外加剂,使用外加剂是为了增强混凝土的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够抵抗住低温天气,而且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外加剂的质量同样也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并不固定,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时,浇筑模式与凝结时间要一致。
        2.2混凝土配比
        在进行混凝土试配时要也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的要求进行操作,在配比操作中要适当地添加矿粉,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在满足试配要求的条件下,还需要充分考虑浇筑的特点,进而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变形性要求,在进行室内试验之后,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生产性试验,选择最优的配合比。只有在满足试验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投入使用,通过现场试验能够检测出混凝土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性和拌和物的分离性。在混凝土试配工作中,需要根据设计配合比进行多次试配工作,在试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黏聚性等各种因素,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2.3混凝土密实度检测
        混凝土密实度会受到混凝土构架荷载力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荷载力不符合建筑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就会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足等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在混凝土的检测实验要重视对混凝土荷载力与密实度的检测试验,以此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就目前而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密实度的检测试验主要采用的是热图无损、弹性波、电磁波三种检测方法。其中,热图无损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最为突出,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出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也不会影响混凝土本身的结构;弹性波法是一种利用声波的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缝隙、孔洞情况的检测,进而明确混凝土的密实度;电磁波法是一种利用电磁波的检测方法,它能够检测出混凝土内部结构所存在的问题,是判断混凝土结构与密实度的重要方法。


        2.4混凝土抗压性检测
        在混凝土的检测当中抗压性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检测,因为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抗压性是否能够达到施工标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在实际的混凝土抗压性检测中有多种检测方法,比如回弹法以及拔出法和射钉法、钻芯法等等,每一种检测方法都有其特有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可以根据不同施工用处的混凝土进行针对性的检测方法的选择。其中回弹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因为回弹法首先在检测工程中不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损坏,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沙石表面的回弹值进行计算,再结合F(R)来有效的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虽然回弹法的精确度不是很高,但是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技术相对比较成熟。而钻芯法则是需要破坏混凝土的结构进行混凝土芯样采集并进行相应的检测,这种方法精确度高。
        3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3.1控制原材料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控。所有的原材料在购买的过程中,就应当先进行一次质量检验,选择信誉高、价格合适、质量过硬的材料商合作,以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原材料进场之前,不仅要携带合格证书,还应当由专人来进行质量验收。若是发现了质量有问题的原材料,那么一定要进行重新检验,生产日期比较久远的原材料同样要进行重新检验,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完全符合施工要求。运输原材料水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需要根据水泥种类来进行分开保管,不能将不同的水泥堆放至一起,也不能掺入其他杂质。砂和骨料同样要进行质检,可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钢筋入场的时候,除了要有合格证书之外,还需要针对同一批次的钢筋进行取样抽查,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不仅配合比要严格按照规定来设计,还需要控制好搅拌时间。
        3.2进行科学的材料配比
        通常情况下单位体积中混凝土的各个组成成分的重量比被称之为混凝土的材料配比,而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时主要的参考数据为砂率以及水量和水灰比,这些数据也是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的关键参数,所以必须对混凝土材料配比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由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有不同,所以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需要进行实际环境的多次检验从而确定出最佳配比值,同时也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层层审批,最终才可以进行实际的配比施工。一旦确定下来以后就不许在施工过程中擅自更改,而且一旦出现错配漏配等问题的混凝土也坚决不允许投入施工。在进行配比以及配比后的检验工作都需要监理部门的权利配合,做好相关的监督和检验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配比的科学性。
        3.3混凝土的泵送
        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利用泵送技术来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在泵送开始阶段,泵处于低速运转,当大部分工作都进入正常运行之后,再提升泵的转速。泵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及时供应和连续性,一旦泵送发生中断将可能引发输送管的堵塞。同时,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受料斗内填满混凝土,避免吸入空气,保证水箱内装满洗涤水,并及时进行更换和补充。在泵送结束之后,需对输送管内混凝土的量进行估算。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进行科学的配比设计,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技术试验检测来确定混凝土的各种指标,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能满足工程标准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邓远达.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7):188.
        [2]陈鹏.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15.
        [3]刘伟超.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分析[J].居舍,2019(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