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险评估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李宇晨
[导读] 现如今,在开展公路项目施工的过程之中,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仍面临不少的挑战与难题,

         摘 要:现如今,在开展公路项目施工的过程之中,我国的公路施工企业仍面临不少的挑战与难题,整个施工过程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要想尽可能全面地对各项干扰因素进行管控,确保有关的施工项目能够按照约定期限高质量地完工,就应该在施工企业之中积极地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调控与风险管理工作,从而规范企业的行为,推动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危害因素
1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概况
         对于社会的各个团体、组织或者个人而言,风险管理是一种决策的过程,它的目标是显著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企图借助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效果。风险管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而风险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情况之下,因各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损失的可能。风险往往具备不确定性、不可度量性,一旦风险产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后果。要想开展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就要确保风险评估工作的质量,风险评估工作能够量化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为企业制定安全管理决策、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对于公路施工企业而言,风险评估工作一般是评估公路建设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在充分识别评估桥梁施工项目的风险之后,对其进行分级。科学地采取各式各样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为项目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推动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与环境目标的达成。
2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
2.1风险辨识
         风险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风险识别,只有开展了风险识别工作之后,才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保障。精准且高效地对风险进行识别能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对于风险识别工作而言,最主要的两个步骤就是风险感知与风险分析,前者主要用于对风险进行初步的识别,而后者主要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对关键的风险要素进行评价与甄别。对于风险识别工作而言,过往的经验与对风险敏锐的感触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有利于潜在风险的挖掘。
2.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工作能够挖掘出单个因素的变化对整体安全的影响大小,从而对技术与施工中所产生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大小进行界定。当其中有一个因素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的改变也不造成较大的影响时,我们叫这种因素为不敏感因素。当有一因素一发生变化就产生较大的影响的时候,这种因素就被称为敏感因素。在充分的掌握了所有风险因素的敏感程度之后,正确的风险决策与风险判断也就应运而生了。
2.3风险估测
         借助风险评估测定工作能够得出损失概率的具体值,这一数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地对损害情况进行预测。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风险应该着重关注,而对于那些影响较小的风险而言我们则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风险评估工作之中最需要处理的难题就是评估损失的可能性大小与损失的严重程度。对于公路项目工程而言,往往采用一般风险评估测定法与中等风险评估测定法。
2.4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指的是根据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预计带来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的综合分析,借助风险矩阵体系法,设置一系列变量指标来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其进行风险评级,同时给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风险评价的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⑴确定风险的等级顺序;⑵挖掘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系;⑶确定风险之间的关系;⑷削减风险的不确定程度。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有以下步骤:⑴确定风险评价的标准与体系;⑵对风险的水平进行评价;⑶对风险的水平进行类比,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预先确定的标准与规范。
2.5风险决策
         对于风险评估工作而言,制定风险决策是最终的目的所在。只有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测定、评价之后,才能够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从而得出合适且有效的处理方案。风险决策往往需要秉持下述的几点原则:⑴以评估结果为基础挑选最合适且最符合的方案;⑵以风险的应对能力为基础,对工程遭遇风险时的抵抗能力进行评估,进而给出决策方案;⑶以项目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基础,充分考量主体能够承受风险并制定对应的方案。

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演变成风险事故的可能程度,减少施工过程可能因风险而产生的损失。
3开展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3.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体系之中,风险评估体系已经十分的成熟,各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纷纷制定并开展建设《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中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之后,经济全球化成为了我国发展的聚会,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安全管理体制逐渐与国际发展相脱节,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安全性的需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十月正式宣布加入到《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之中,希望借助这一政策,最大程度上降低我国生产的不安全性,尽可能地将潜在的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贯彻落实上述公约的同时,对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评估。2014年,全世界第一个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国际标准ISO45001(草案版)正式出台。这一标准能够在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充分地评价企业建设过程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从而给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案,依据“PDCA”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从而减少或者全然消灭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3.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需要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修订了《安全生产法》,新一版的《安全生产法》较旧一版的有了较大的变化,新版《安全生产法》主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坚持实现发展的安全,摆正了安全生产的首要地位,采取以预防为主而全方位管理为辅的安全生产模式。要想让这一理念全然实现,就应该将传统生产管理中的事后管理方式改为事前预防模式,真正做大事前的管理与调控工作,尽可能地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
3.3公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需要
         依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报告内容,在2018年全年道路交通行业产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总数同比减少了3.2%,而因此造成死亡的人数同比减少了4.7%,整体上看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不过和其他的行业比较,这方面的数据仍然表明道路交通业属于高危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2014年国家出台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一文件一方面进一步推进了国家对交通运输业的部署,另一方面也为交通运输业的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公路施工的风险调控是以对风险的源头进行评估为基础,再加上各式各样的风险调控的技术来采用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概率,还可以在显著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保证管理活动的安全进行。进一步推动安全制造风险调控工作能有效处理甚至是杜绝交通安全问题,还可以提升交通安全制造的全方面实力。对施工单位来说,这无疑是减少甚至是杜绝安全制造事故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了,也是显著降低风险发生损失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3.4从业人员劳动保障的需要
         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而言,现如今最显著的问题主要在于:⑴公路施工的施工环境恶劣而且配套设施严重不足;⑵施工过程之中有较多的干扰因素与风险隐患;⑶项目的安全基础不够牢固;⑷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⑸违法行为猖獗;⑹岗前培训不规范,员工安全意识差;⑺施工单位未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这些因素都使得该行业的从业人员没有办法树立起风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无法第一时间进行自救,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扩大化。就另一个层面而言,许多单位并没有提前告知工作人员岗位的风险,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核心因素就是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向员工传达岗位的风险程度。总的来说,种种现象都表明当前阶段,公路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到位。故而,要想尽可能地确保项目的安全,显著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就应该积极开展风险评估与风险管控工作。
结 语
         综上所述,以往在公路施工已经出现过太多惨不忍睹的教训了,在这样血淋淋的教训面前我们已逐渐的意识到了传统事后管理太过陈旧,风险管理应该取而代之,我们只有把风险管理的重要地位与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成本放在同一高度,才可以进一步的优化公路施工的管理与安全调控的体系。
参考文献
[1]薛建波.山区干线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D].长安大学,2019.
[2]曹海洋.高地应力隧道施工岩爆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