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面临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4期   作者:钟杨周
[导读] 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供同仁参考

         摘要: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优化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这一过程中,起很大作用的就非电网莫属了。在现代化背景下,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都与科技和电力密不可分,所以,为了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让社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就必须要做好电力调度工作。这一工作的完成,除了需要广大的人民的支持外,也需要从业人员的努力和奋斗。因此,现在摆在从业人员面前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如何结合当今时代的技术,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质的飞跃。基于此,本文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供同仁参考。
                                                                                
二、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功能简介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一般都达到了国际上的工业标准,技术要求极高。电力系统调度每个功能的发挥都依赖于主站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对调度员的培训模拟、画面的显示和编辑、多媒体的语言报警、报表的自动生成和打印、进行Web浏览、事件的顺序记录、历史的趋势、事故的追忆、信息的处理、数据库的高效管理、数据的合理采集、报警的处理以及统计的计算等。另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点在于双机热的备用上,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可靠性;在这个系统中当一台设备出现问题时,所有在服务器上运行的数据就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运行的服务器,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面临的问题分析
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发展,而计算机技术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光纤电力网络逐渐替代传统有限串行传输,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自动化系统能够处理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单个变电站的信息点数从2000年初的200点以内增长到目前的5000点以上,极大的强化了对于电网的监控强度,微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与此同时,采集数据量的增加对于信息的存储,处理,分析,显示带来了新的挑战,监控数量的增多也加强了调度控制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需要新技术减少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维难度,提升运维效率。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不断深化,系统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从传统的监视控制系统发展为监视,控制,分析,计算一体化系统。系统功能不断强化。计算机已经深入渗透进系统的方方面面,如状态估计模块,AVC模块,调度自动化模块等,系统复杂度与日俱增。运维人员知识水平和技能对于自动化系统要求增长迅速。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的优化策略探讨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监控管理系统的核心。

具有实时监管电网的功能,功能具有多样化、监控结果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提出了一些应用问题的优化策略。
(1)设置系统防火墙,优化系统网络架构。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想将网络安全性充分体现出来,往往会设置相应的系统防火墙,给予网络安全性一定的保障,也可以将各种信息数据进行过滤,确保数据交换和传输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电力系统网络入口中,防火墙系统属于重要的一项控制装置,对系统内部的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设置防火墙装置,可以将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过程中,还要定期开展电力运行设施和硬件检测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满足电力安全运行要求。
(2)优化网络结构。良好的网络结构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为远程工作站中是用自身的设备进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这就需要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去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相对于移动工作站而言,远程工作站可靠性略强,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架构远程工作站,保证数据在检测和传输的过程中保持原有信息的准确性。为了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还可以引进         RTU         接口(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装置)对不同工业设备和现场信号进行监控方便查看整个电力网络的运行情况,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
(3)优化数据库的连接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与其他系统相类似的是,它们之间均是靠连接口维系起来的。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多个数据库。当不同的数据库彼此之间进行访问和交互时,这种以局域网为媒介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数据的交换效率,使程序之间的信息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交换。                                                     
(4)加强数据备份及恢复技术的应用。备份与恢复技术就是要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数据展开定期的备份,一旦出现运行数据丢失、电力运行系统崩溃等问题时,能够实现第一时间的准确恢复相应的关键运行数据,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对于备份及恢复技术来说,其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关键运行服务器、电力网络设备等进行有效的处理与规划,避免由于其中某一设备、配电环节发生故障而导致电力系统的整体瘫痪。另外,配置网络安全设备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关闭网络边界路由器中的         OSPF         路由功能,并使用         SNMPv2         及以上版本的、安全性能更高的网管协议,同时,配置至少八位的、相对复杂的密码,就能够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更换密码,同时也要封闭空闲的网络端口,进一步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安全性能。        
(5)提高电力调度员的工作水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调度可视化监控系统的应用,设备得以快速更新,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对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对电网调度人员进行业务和专业素质培训,不仅仅要促使其成为合格的电网运行指挥人员,还要促使其在降损节能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培训,全面提高电力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事故,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电力调度人员也应该充分合理利用教育培训机会,认真学习电力调度规程等相关制度,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事故处理方法,必须将规则制度熟记于心。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自觉学习,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对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及作用深入了解,熟悉电网的运行方式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五、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将越来越成熟,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在电力行业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后,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电力客户的电力需求,还可以有效提高国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面对国内外市场,对电能的巨大需求,只有努力研究,不断创新,加快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并重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以提高中国电网的运营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继生.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的运维要点[J].通讯世界.2016(12)
[2]罗小杰.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改造问题探讨[J].信息化建设.         2016(06)
[3]陈新锦.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安全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7(36):158-159.
[4]甘斌.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7(24):174-175.
[5]郭大可.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2):143[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